APP下载

向你致敬

2011-12-29杨柳\\姜昆

读书 2011年7期

  以“现代性”脉络观察电影史,“一九六○年”是一个极具界碑性质的分水岭,佳作频出,意义深远:路易·马勒的《扎齐在地铁》、小津安二郎的《秋日》、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英格玛·伯格曼的《处女泉》、让-吕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枪击钢琴师》、路易斯·布努埃尔的《年轻人》等等,这些杰作中电影本体的自觉以及革命般的现代气息,影响了之后无数电影人的创作轨迹,也深刻改变了观众对于电影这一媒介的理解。
  那一年,还有一部公认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的上品——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惊魂记》(Psycho)。五十年过去了,《惊魂记》的影响力丝毫不减,它不断地被不同的导演所翻拍、模仿和致敬。当我们看的电影越多,就越知道《惊魂记》的厉害;当我们对电影的思考越深,就越发崇敬希区柯克的遥遥领先。《惊魂记》五十岁了,希区柯克也已谢世三十年,但在今天的世界影坛上,它和他的魂都还在。
  《惊魂记》应算是第一部现代恐怖片。它与同时代主流恐怖片的最大区别在于威胁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这也成为后来在类型上区分恐怖片与惊悚片的关键所在。观众们在《惊魂记》中,第一次看到了在精神层面分裂的、极不完美的男主角以及在内心深处摇摆、困惑、开场不久便死不瞑目的女主角;第一次注意到侦探和警察既不是警匪片中的英雄,也不是强盗片中的勒索者或袒护者,而成为昙花一现的牺牲品和路人;第一次在看完一半影片时才明白剧情原来并非围绕爱情或金钱的得失,而是关于一桩悬疑谋杀案;也第一次被电影结局出乎意料的惨烈真相所震慑并为之深深感伤。
  在充满现代性的情节人物设置中,不见大制片厂时代的腐朽气息,却孕育着新好莱坞崛起前的颠覆精神。《惊魂记》所饱含的危机和困惑,正切中了那个时代的要害。希区柯克打破了以往类型电影的窠臼,在杂糅并突破一切类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实“二战”结束后,类型电影所依赖的稳定社会根基就已松动瓦解,古典时期明朗的艺术趣味也已逐渐暧昧多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自身文化危机和“革命”的浪潮中,观众需要这样一部惊悚恐怖片带领他们走向“现代”甚至是“后现代”。
  作为悬念大师的希区柯克,他对《惊魂记》的编剧约瑟夫·史蒂芬只有两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