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世前后的汽车记忆

2011-12-29李安定

中国周刊 2011年11期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接纳加入世贸组织。一晃十年,恍如隔世。
  前一年,也是11月,我在中南海报道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面带倦容的朱基总理从中国入世中美双边谈判现场赶来参加开幕式。他简单通报说,谈判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最后阶段,磋商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进行。会议开始,他匆匆离席。下午四点,朱基再次出现在怀仁堂的主席台上。这一次他朗声宣布:双边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最后的门槛已经跨越,中国入世大局已定。
  当晚,在怀仁堂举行了例行的代表和工作人员联欢。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江泽民、朱基等常委亲自出席,朱基还前所未有地亲自登台,自拉自唱了一段京剧老生,神态惬意而松弛。
  当时中国经济改革进入胶着状态,旧的体制、格局、利益盘根错节,难以突破。积极推进中国加入WTO,说透了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用全球化、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和竞争机制,打破旧体制留下的观念桎梏,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双赢中获得一片新天地。
  用参加入世谈判的中国首席代表龙永图的话说:许多事情积重难返,仅仅凭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往往不行。一个健康有效的外力,则可能推动我们完成那些想做却迟迟做不成的事。
  狼,终于来了。并非所有人都能解读战略家们目标达成后的淡定。
  耗时十五载艰难的入世谈判,最大的难点,就是给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汽车业,争得一个“幼稚产业”的地位,从而获得六年缓冲期。
  “这一天”终于来了,中国汽车业正被一片愁云笼罩,似乎国门一旦打开,长期靠高关税壁垒保护的汽车业就会“全军覆没”。
  说也难怪,当时中国有汽车生产资质的厂家120家,2001年总产量200万辆,远远低于一个中等跨国公司的年产量,面对狼群,一直躺在怀抱中的汽车业,不啻是一群无助的小绵羊。
  拒绝竞争,曾经是中国汽车政策的主旋律。不但闭关锁国,设立220%的高关税,实行进口汽车配额制;就连民营企业、行业外企业,主流汽车业也不敢过招。1990年代末,为了应对“入世”,有关部门发文“重点扶持”三大轿车合资企业,设立行业“准入”的高门槛,吉利、奇瑞、华晨等自主品牌被挡在门外,轿车研发生产出来,却长期拿不到准生证,命悬一线。我当时撰文评论:为保护“国家队”,连“陪练”也要斩尽杀绝。
  吉利的李书福从省里到北京,跑遍众多衙门,遭受的冷眼和讥讽已经让他麻木。他甚至对领导们发出恳求:“能不能给我们一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也算体现一次公平。”
  然而,李书福却坚信,入世后,这些“不公平”将不能被允许了。他当时对我说,吉利不怕竞争,甚至不怕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有我们的生存空间,三万元的低端车,哪个跨国公司做得出来;资本、人才、技术、零部件,人家可以利用我的,我也可以利用人家的;能够入世,好处太多了。
  2001年11月9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仅仅一天,国家经贸委突然增发了一批汽车新车公告,“吉利”终于榜上有名。吉利终于获得“准生证”。
  中国的自主品牌用降价迎接中国的入世。一直和吉利彪着劲的天津夏利,从十多万的价格,一路下调,宣布惊人的新价格三万元;吉利随即响应,豪情轿车最低价格两万九千八。“中国入世”和“李书福入局”,几乎出现在同一天的报纸上。
  2001年,是“入世年”,也是中国家轿的起步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首次写进“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虽然在两万字的纲要中,只有这短短的八个字,却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建立半个世纪后,第一次找到了真正的大市场。中国老百姓第一次名正言顺地获得了拥抱轿车文明的权利。
  “入世”和“轿车进入家庭”两大推举力造就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十年井喷。“入世”十年,全球汽车所有大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市场,“小羊被狼吃掉”的噩梦却再不听人谈起。倒是在“与狼共舞”过程中,中国从2001年年产200万辆的汽车弱国,以2010年1800万辆产销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汽车出口、竞争、新能源车,成为中国汽车业这十年间的关键词。中国汽车业从当年计划经济的活化石,成为中国最全球化、最市场化、竞争最激烈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