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的低市盈率陷阱
2011-12-29胡宇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34期
不可否认,股市确实是博弈的场所,甚至是零和游戏。为何价值投资者能够长期盈利,主要原因在于价值投资往往按照最坏的打算来估计,比如当市场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股市才能出现最坏的结果。因此,巴菲特可以大胆的买入美国和欧洲的股票。因为,美国和欧洲的多数金融企业还处于亏损的状态,并且还在不断的裁人、削减成本,这就是经济收缩之后的结果,俗称去杠杆化。而这种经济紧缩的市场往往给金融股带来了较为安全的价格,尽管市盈率可能为负,但市净率却更低。
格雷厄姆习惯使用十年的平均收益来计算市盈率,因此,对A股主流板块的银行股也可以照此估值。深发展过去十年的平均净利润为17.63亿元,而当前的市值超过840亿元(截至8月12日),对应的市盈率为47倍。因此,按照格雷厄姆的计算方法来看,深发展目前的市值是高估了。尽管我们用十年平均利润来分析市盈率可能对成长性行业是不可取的,但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金融行业的最大属性是周期性,尤其是银行业通常与经济大周期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根据研究发现,金融行业往往会滞后于经济周期,因此,金融行业的盈利高峰往往对应的是经济周期的下降周期,但最终金融行业会在经济衰退的后期出现大幅亏损。
对应的目前金融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来看,与非金融行业的利润贡献度相比,当前上市银行业的盈利都被高估了。根据国资委披露数据来看,2010年1-12月央企累计实现净利润8489.8亿元,而对应的16家上市银行2010年已经创造了6842.74亿元的利润。换句话说,每家央企平均创造了70亿元的利润,已经不错了。但银行创造了更为辉煌的业绩,平均每家上市银行创造了488亿元的利润。以上对比明显可以看出,尽管作为经营实业的央企的盈利能力已经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但仍然明显低于从事中介服务的银行。
原因何在?银行从事的是虚拟经济,靠利差和手续费赚钱,可以超越其他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但央企是做实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只能取得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利润存在高估之嫌,原因在于银行业是靠利差保护赚钱的,更多的是垄断收入,而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倘若依靠垄断经营,则很难维持活力,也偏离了市场经济的本质。
加之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仍然较大,银行减值的风险仍然存在。以目前市场数据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值总规模已接近100万亿,超过M2的水平。如果未来房价真的下跌50%,意味着减少50万亿虚拟财富,不知道银行的拨备能否承受得住?
换句话说,即使考虑2011年超过50万亿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如果涉及房地产贷款按照30%且抵押物按照7折来贷款,按照这样的保守估计来看,房地产市值下降一半,也会导致银行整体损失5.25万亿,你说现在1.3万亿的拨备到底够不够。以上假设是建立在所有贷款都存在抵押物的情况下建立的,如果没有抵押物的话,那么损失会更大。
所以,银行业的低市盈率看似安全,但实际上存在巨大的“陷阱”。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原则,即使资本收益率非常之高,但在资产整体的缩水情况下,即使负债不变,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大幅波动。换句话说,即使银行资产目前的账面利润很可观,但只要资产泡沫往下降20-30%,银行资产负债表瞬间就可能因巨额的资产减值拨备,将净资产打入负值。
花了这么内容谈银行股,无非还是把握一个原则,银行股是最大的周期股,银行业绩往往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暴露出风险,业绩差的周期股未必不能买,但业绩好的周期股也未必具备安全边际。周期股的规律在于业绩太好,就容易变差,把握周期变换的时机,才是投资的真谛。
当前A股市场并未像美国股市那样跌得惨不忍睹,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更为严重,股票估值更低,尤其是金融股,那些拥有更大资产规模,更加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店,其市值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相比更加低廉。
因此,巴菲特可以大胆买入大西洋再保险公司Transatlantic Hol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