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拐点可以确认
2011-12-29程凯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6期
2011年是“很艰难”的一年,无论是对于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而言,还是从业者而言。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依然还“活着”,即便经历了很艰难的一年。
市场残酷,每一名参与者都在不断经受洗礼,同时也都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研究员,其实和一名投资人并无区别。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每一个结论会在未来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几乎不可能做到。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是,回头看,让自己有机会看清“如何犯下错误”,进而在未来做到“更好”。通过回顾过往的分析对错,验证哪些分析方式和逻辑是正确的,才能提供更准确的预测。梳理2011年来的预测,我坚信中期拐点确立的结论。
行为金融:最具实战价值的研究方法
纵观2011年,我做了两件事。其一,将行为金融的真谛介绍给大家。从结果来看,至少令我满意——在跌宕起伏的2011年,年内周线级别的拐点无一漏报,一个月以上性质的反弹均提前预报。在高达三十余次的指数预测中,错误率不足一成,特别是在重要拐点均给出了“坚定”的正确方向。
行为金融的基石“行为学”属于非常冷僻的研究范畴。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建立在长期以来传统思维模式的废墟之上,这成为众人试图理解行为金融“难以逾越”的瓶颈。正如巴菲特的思想更容易解释、模仿,而索罗斯的著作甚少有人能读懂一样,任何“反人性、反规则”的思想都难以被“常识”所接受。立场角色的改变,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自由切换,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
其二,填平宏观研究与市场策略之间的鸿沟,跳出“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常规思维路径,以“预期、行为、价格”为锚,以估值积累α(市场认知程度是否充分?)与事件推动β(宏观事件触发时点多寡?)作为预测市场热点的唯一标准,进而制订具有前瞻性的投资策略。从结果来看,此分析体系在过去一年充分经历了市场考验。
“预期”传导至“价格”,并经过“行为”这一环节。通过“预期”捕捉,填平信息不对称缺陷,然后观察市场“行为”数据,进行二次确认,进而给出“价格”趋势判断。简化而言,就是估值积累α与事件推动β。
与常规策略思维不同,在我的策略中,强调“预期”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强调“行为”是否存在苗头?强调后续反身影响的可持续性(可预期事件的不断刺激)。
价格溢价幅度决定于最后的资金合力(流动性水平相关),与预期强度不产生正比关系。由于2011年整体流动性趋紧,策略最终效果或不及往年。不过,从最后的成功概率来看,这套方法具备了实战性,机会把握做到了可测,可标准化,投资风险可控。
1-7月的正确证明了方法有效性
1月中旬认为要“贪婪”一些,话音未落,市场立即迎来了“最后一跌”——150点的跌幅,一个多礼拜的下跌与宽幅震荡,让“看多”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也是智能系统AP在公开测试中第一次展现它的能力。事后来看,“最后一跌”的出现与中国央行密切相关,随后A股出现了今年最好的一段上涨。
但在一季度日本地震的突发事件,日本央行累计注入资金相当于6395亿美元,日本央行就此彻底成为第二个“美联储”。基于此背景,我提出了“宽松三期”的假设推论(“宽松一期”2009年3月——2010年4月;“宽松二期”2010年7月——2011年1月)。从而推导出,未来A股“泡沫性”上涨的趋势应与全球其他股市方向趋同的结论。回过头看,这一中期判断并未实现。A股在二季度初“见顶”,美股也在二季度“见顶”。从结果来看,日本央行流动性释放的作用被“高估”了。幸好,我的评估体系并不依赖单条线索进行判断,进而未酿成“大错”。
二季度一开局就将迎接考验。清明节刚过,智能系统AP提示A股极有可能出现加速上升,并在下旬出现回落。同时,提示这至少是上半年的指数高点。在当时看来,这一预测前瞻得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事实胜于雄辩。这也是智能系统AP在公开测试中第二次展现它的能力。
当进入6月份,市场情绪再度陷入极端悲观。连续大跌之后,底在哪里?从收集资料来看,外资投行一致积极看多、国内机构一致喊谨慎。结合宏观、市场、智能系统AP的数据分析,我给出的判断是,在6月底,指数没有下跌空间,震荡趋势将是主基调。事实证明,这一判断再次正确。当然,前瞻判断往往都有运气成分。6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一篇发表在FT的署名文章激起层层波澜,“政策转中性”预期快速升温令A股市场猛然拔起。
三季度展望中,我将7月中旬作为了重要的时间选择窗口。给出的判断是,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的市场预期将在7月中旬达到顶峰。若确认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股市中期上涨;若货币政策维持“明稳健、暗从紧”,股市中期下跌。不过,无论哪一种选择,短期市场都会面临资金供给的问题!新一轮“汛情”信号存在不确定性。7月份处于“中性”的概率偏大(中性相对于弱势、强势)。
回过头看,上半场判断非常准确,下半场判断出现了偏差。7月中旬见顶符合预期,但突然转向颓势却超出预期。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意大利出事了,欧债危机升级了。未来趋势的发展,总是由最后一个出现的变因所决定——没错,最后一块板砖。7月中旬,根据变因,我修正了三季度展望中的判断。当时,市场仍在憧憬政策转向中性,仍在憧憬A股的特立独行。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无比正确。摧枯拉朽的跌势竟然持续到10月底,坦率说,这也超出了我的原先预期。7月下旬高铁追尾便成为这一阶段的“板砖”。
8月偏差后的修正再次验证方法有效
8月份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如果站在全年角度来看,这个错误或许应该排名第一。8月2日,我给出的判断是,风险敞口再次进入收敛期,海外风险已经“潮退”不是“潮起”。判断理由,来自对于美债上限问题所引发市场波动的乐观评估。然而,短短一周后,我只能“悲情”的修正观点,并承认自己的失误。尽管猜中了美债上限“准时”提升,料到了评级机构可能调降美国3A评级,却没有“看到”金融市场会给予如此“悲情”的反应!整理后,我重新给出了判断——A股8月无战事,除了休息,还是休息。
8月底是市场变盘的一个观察窗口——按照智能系统AP的检测,新增资金流量已经成功“筑底”。只是,不知道这“底”究竟会筑多久……最终我锁定了一个“视角”,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根据历史数据统计,一轮中期下跌趋势的极限位置,将发生在47周以后。自47周之后,任何时候都可能成为“中期拐点”。在过去四年这一规律始终存在。
基于智能系统AP的历史数据观察,市场流动性已经处于“断流层”,换句话说,新增流动性的“流速”已经降至接近于“零”。即便在2008年最困难的时候,也只是很短暂出现了这种状况。所以,有充分理由相信,“杀跌”只是极端情绪的最后宣泄,而后必然出现报复性上涨。
从群体性行为研究的角度而言,下跌趋势保持时间到达47周,至少说明了市场这一轮中期跌势已经面临“尾声”,理由是投资人情绪已经从恐惧陷入麻木。欠缺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个理由,来让情绪面出现惊人的逆转。“拐点”通常发生在“绝望”情绪最后宣泄之后。回过头看,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判断的可靠性。
进入四季度,会不会出现戏剧化转折?在我看来,作为充分条件,政策基调发生转变,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A股正在政策护佑下酝酿一次“大反攻”。
虽然,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政策预期来支撑行情走强走远,但我相信,按照历史规律,A股一旦走出独立上涨行情(与海外市场“脱钩“),必将持续一段时间(一个半月到三个月时间)。所以,后续将会有新的刺激因素出现,只是现在还不在视野之中。眼前唯一能够确认的是,中国宏观政策趋向的调整一触即发。
新增信贷“触底回升”已是铁一样的事实,并且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一趋势将会在年内保持。无论政策导向的“书面定性”会不会发生改变,银行间流动性渐显宽松已经是“趋势”。这一趋势的形成,恰恰来自于决策层态度的转变。
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流动性回暖趋势已经形成,短期内再回归“冰点”的概率从历史统计来说,是非常小的概率。换句话说,指数短期趋势或出现反复,但市场热点会逐步增加,交易机会将增多。由于市场交易热度还处于历史低水位,期待A股市场不经过“预热”,就发动全面行情是不理性的想象。
因此,中期拐点可以确认,但过程或许有些坎坷。正如2011年年初那一轮中期上涨行情一样,攀爬“忧虑之墙”的预期氛围或成为主流。不过,这不影响市场辗转向上的主趋势。作为2011年的“收官战”,我希望,并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