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经济周期下的主题投资
2011-12-29孙宏廷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6期
指数经过连续2周的快速拉升后,露出了疲态,个股涨幅已经符合一个小波段的幅度,创业板指数涨幅超过20%,大量个股的阶段涨幅超过30%。回顾本轮反弹行情,更多的是主题性的投资,如文化传媒,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其实都是对未来经济转型成功的预期。问题是经济转型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大盘在这个位置上,也不会一路向上,而是会走出一波三折的走势。
时间到了2011年的11月中旬,各大机构开始举办2012年的资本市场年会,也开始对2012年的经济形势和股指走势进行预测,但是本轮行情的演变已经为明年市场的盈利模式做出了预演。
经济增速方面,今年中国经济仍然维持相对高位,但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经济结构日益显现的结构性问题,明年经济增速逐步下滑的态势已经形成,预期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将下滑至8.5%左右。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在消费未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外需的下滑使得增长更多的依赖投资来完成。预期2012年投资仍维持24%左右的增速,通货膨胀率如果维持现有调控力度,预期明年能控制在4%左右。产业政策将是未来投资的主线,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搞清楚了政策指向,那么在投资的实际操作中,就有了方向。国务院在2010年10月18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是未来几年我们主题投资的重点,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主题投资的操作方法。
主题投资脱胎于国际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与融合,区别于传统的行业和地区投资路径,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寻找驱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外部政策等主导因素来挖掘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板块群和相关公司,并对此进行集中投资。主题投资框架主要建立在中期的主题投资特征之上。
第一要具有较大的时代特征,或具有爆炸性效果。主题投资不注重企业的业绩和盈利,更注重的是这一事件或政策对相关股票的催化效应。最典型的如1999 年网络股板块的崛起正好处于国外网络股泡沫的鼎盛期,港口股的发力得益于中国加盟WTO,稀土股飞涨反映了国家的控制稀有资源的战略,而水利作为一号文件具有爆炸性。近期的文化传媒得到市场资金的爆炒更是印证了这一特性。
第二,主题投资要具有新颖性。很多主题投资在第一次出现时都会带动相关股票的大幅上升,但第二次就不再作为催化剂存在,或催化作用弱化。
第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能够成为真正主题的一般都有1-2 家上市公司作为龙头,随着事件影响力的扩大和深化有其他公司同步进入上涨行情,这不仅扩大了主题的容纳范围,而且还延长了共同上涨的时间。
第四,要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主题投资虽然不太重视业绩,但如果这一主题不能给上市公司盈利带来明确的大幅的改善,那也将会影响到主题效果。只有那些能够给相关股票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的主题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最后,主题持续的时间受到盈利的约束。无论任何主题,最终都将受到盈利的制约,如99 年的网络股,02 年的重组股以及07 年的垃圾股等虽然都有一波大的上涨行情,但许多股票由于没有得到业绩的支撑而出现了下滑,主题再大最后还是要得到盈利的确认。
过去两年市场上发生的主题投资,除了产业政策引发的如高铁、稀土、文化产业外,还有和时代特征相关如工业化、老龄化、能源瓶颈等主题投资,由证券制度驱动的如新三板、国际板、转融通等主题投资,事件驱动相关的如迪斯尼、日本地震、央企重组等主题投资。在主题投资的实战操作中,要注意龙头股涨幅立足翻番,主题涨幅立足30%以上,低位置的股票更具有高弹性。
(作者系中信证券高级投资顾问,第一财经“今日股市”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