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革新
2011-12-29董欲晓
财经 2011年20期
银行业新一轮长达近十年的资本革新即将开启。
8月中旬,银监会发布《资本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在这份包含16个附件,近15万字的“银监会最长文件”中,对银行资本定义、计算、监管以及信息披露均作出最新规定,这是国际监管新规巴塞尔协议第二和第三版本(下分别称Basel II和Basel III)落地中国的最重要文件。正式文件预计于四季度出台。
相比此前业界内部讨论的资本标准,此版《办法》对“核心资本”及“附属合格资本”的定义更为严格。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将被剔除出“附属合格资本”,代之以满足“自救机制设计”的高质量债务工具。
这意味着当前银行业近10%的资本金将被剔除,为减少震荡,银监会为这一新规的推行设立了近十年的过渡期。银行业融资创新之路也将随之打开。
增强灵活性
与此前公布的内部征求意见稿相比,此版本中并没有大幅提高特定资产的风险权重系数。前一版本中,长期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等目前银行所持高占比资产的风险权重调高至150%-1250%不等,这将使得国内银行业平均资本水平下降1个-2个百分点。文件下发后市场为之恐慌,此前在北京金融街召开的银行内部沟通会上,银监会受到了来自银行的激烈反对。
8月的最新版本则对此做了大幅修改,风险权重的调整也从法定资本要求框架下,转移到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框架中,从法定要求变成弹性约束。
“做此修改也是考虑到了不能频繁调整资本监管要求。”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解读,“硬性的‘法定要求’要保持长期的有效性,如果对地方融资平台等阶段性突出问题作额外资本要求,必然需要频繁调整监管指标。”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层放弃部分资产风险权重的上调,将其归为监督检查框架,相关信息无须对外披露,“灵活性更大”。
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系统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等与上一版本没有区别:国内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9.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为10.5%、8.5%,系统性银行附加资本为1%。
由于安排了较长的过渡期,新规对整体行业影响中性偏负。
“对银行资本影响,新规中既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条款。主要商业银行资本水平是略有下降。”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说。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近期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新规下拉该行总体资本水平0.2%-0.3%。
根据公开的征求意见稿,银行操作风险、同业资产等资本消耗增加。但小企业贷款、首套房贷等资本占用减少,明确了贷款损失拨备可以计入资本均是好消息。各家银行不同的业务结构将面临多寡不同的资本变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较早推行新资本协议的银行,将会因为“风险计量更为精确”而节约一定资本。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6月末,311家国内银行全部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2.2%,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9.92%。但是也有数家银行资本再次接近红线,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3%和7.75%,后者较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兴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较大,较去年末的8.79%下降了0.55个百分点至8.24%。深发展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也降为7.01%。
资本再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质量要求的提高一致,文件中对核心资本以及附属资本均做了更严格的界定。
此前被大量使用的次级债和零星发行的混合资本债将被剔除出“附属合格资本”,取而代之的是满足“自救机制设计”的高质量债务工具。银监会要求此类债券必须含有核销或转股的条件,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这些债券能立即核销或转为普通股。而“触发事件”是指不进行政府注资等非常规手段银行将无法生存,具体情景由银监会认定。而目前业内对此类债务工具的设计和发行均未有实践。
这也是吸收国际监管新趋势的一部分,这一趋势要求债权人在银行出现破产清算等极端情况时也要承担损失,而不是完全由国家也就是纳税人的钱为损失“埋单”。银监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研究此类债券方案。
目前,中国银行业发行的次级债占资本的比重在10%以上。6月末,建设银行次级债占资本净额9.7%,中国银行14.4%,深发展占约14%。
此前,次级债作为质量较低的资本工具,其作为合格资本的身份已经受到国内外银行监管机构的质疑和否定。2009年8月,银监会出台政策收缩次级债作为合格资本的空间,要求商业银行将互相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但是,不断抬升的资本要求,加之过去三年银行信贷规模极速膨胀,使得银行业加剧资本饥渴,次级债发行量有增无减。2010年,各大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上市融资、定向增发等渠道补充核心资本,满足监管要求后附属资本补充空间随之打开,2011年即大举推出次级债融资计划。
截至8月23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已通过次级债募资1485亿元,这还不包括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将要实施的分别高达800亿元和500亿元的发债计划。
融资成本上升
银监会对于银行存量次级债做了“过渡期安排”,以减弱对银行资本的冲击。按照征求意见稿,对“新老”次级债区别对待:文件正式颁布前发行的次级债,从2013年1月1日起,计入监管资本的数量按年递减10%,2022年1月1日起不再计入监管资本。而办法发布后,商业银行发行的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将不再计入监管资本。
目前,已经公布次级债融资计划的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均表示不会更改融资计划。但是由于建行800亿元以及浦发银行500亿元次级债均是未来几年的发行额度,所以势必有部分无法继续。
不过据接近监管层人士称,目前银行发债补充附属资本限制较少。此前银行如果有存量债务到期,需要通过“滚动发行”维持资本水平达标,只要相关监管指标满足要求,排队后不难获得批准。对于新债券的发行,银行势必需要修改融资计划,但是对于业务发展需要提出的融资要求,也不难获批。
新型债券因为需要投资者承担更大风险,其发行难度和成本或将上升。
“潜在风险更大了,银行需要支付更高的回报率才可能卖得出去。”国内债券评级机构资深人士说,有投资者表示对购买这类债券要谨慎。
据了解,由于机构对新规中“核销”等概念拿捏不准,对于该类债券如何评级尚未有定论。又因为债券发行成本与债券评级息息相关,对银行发债成本有多大影响尚难评估。较接近的例子来自混合资本债,这种债券在特殊情况下承担吸收损失更多,因此评级更低,发债成本较高。
今年4月,深发展发行一期36.5亿元混合资本债,票面利息达7.5%。几乎同期的5月,上海银行发行同为15年期限的次级债利率为5.8%。可以确定的是,由于限定条件更为严格,符合“合格资本”要求的新债券发行成本会较之混合资本债更高。
今年以来,由于市场资金面较为紧张,银行发行次级债成本已经有所上升。根据wind数据,近三年次级债发行利率多在4%-6%之间,而进入到2011年,利率多维持在5.5%-6.5%之间,最高一期泰隆银行于6月发行的3.5亿元次级债利率达7.3%。
“预期未来一两年内,发债成本都会比较高。”中信证券债券业务人士说,这与宏观调控收紧等因素有关。
在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受到限制后,该类债券的主要投资方包括保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日益壮大的银行理财产品。
“实质性”转型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8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称,新资本管理办法出台的一大初衷是,通过资本约束引导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该位负责人说,监管层已意识到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增速过快,投向集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历史高位带来的潜在风险。
今年上半年信贷规模扩张并未因为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明显下滑,生息资产继续快速增长。根据近期陆续发布的商业银行中期业绩, 七家银行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642.28亿元,同比增约34.70%。资产规模的增长仍然是主要原因。
然而越来越紧的资本约束,已经成为银行做出实质性转型的重要动力。低资本消耗、高收益的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资本要求变高,融资难度和成本上升,简单总结就是要银行有多少资本就办多少事。”一位国有大行副行长说,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摆脱“铁公基”等传统大客户,“但是会在资产组合中想办法调整”。
“我们今年不仅制定了小企业信贷的增长计划,”中国银行公司部人士说,“还专门制定了中型企业的信贷额度。”发展中型企业业务是摆脱垒大户模式的实质性一步。
包括民生银行等经营更为灵活的股份制银行,转型战略更早更快。民生银行副行长赵品璋在近期举行的媒体会上表示,未来该行资本主要配置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私人银行方面。该银行2011年上半年新增贷款额度超过一半配置在以商贷通为代表的小微企业信贷方面。
“发展资本节约业务是大趋势,不过从习惯做大客户转为经营小客户,需要经济和金融多层面的逐步渗透,并不能一蹴而就。”上述大行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