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美国增长赤字
2011-12-29迈克尔.斯宾塞
财经 2011年24期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逾三年,但美国经济依然步履蹒跚,这让人们看清了一件事:除非美国改变其经济中的内需和出口结构,否则根本无法提振增长、减少失业。美国的当务之急是来一次结构性变革,扩大可贸易部门并增强其竞争力。
在2008年危机爆发前的十多年里,美国经济的加速一直依赖过度消费。家庭部门储蓄节节下跌直至几乎为零,而低利率导致了过度负债、资产泡沫以及财富不断膨胀的幻觉。
政府也在削减储蓄——不断地增加赤字。总之,美国经济扩张的速度要快于制造收入的速度,出现了贸易赤字,并通过向外国人借钱来为这一赤字融资。不管从家庭还是政府角度看,美国的支出-收入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由于内需强劲,因此尽管劳动力数量大增且节约劳动力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美国经济和就业仍保持了增长。除了财政可持续性之外,这一模式还有另一大隐患:分配——中产阶级收入增长十分缓慢。
此外,由于美国经济过度依赖内需,其结构开始偏向不可贸易部门,而对外需从而出口的依赖不足。由此引起的收入和价格变化造成了可贸易部门的萎缩,因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开始向新兴市场转移。
2008年的危机给需求端的不可持续模式来了一脚急刹车。资产价格下跌,家庭开始了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储蓄上升,而面临着下降的收入和上升的失业保险支出,政府根本无法承担弥补不足的责任。
但这一模式显然不可持续。其净结果是内需大幅萎缩,总需求严重不足。结果美国经济增长几乎陷入停顿,特别是如今联邦政府寻求减少自身预算赤字的环境下。
内需的严重不足妨碍了不可贸易部门的增长和就业,这是唯一合乎逻辑的结果。相反,可贸易部门对外需产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