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评论

2011-12-29

财经 2011年26期

  发债应有法制基础
  (《财经》2011年第25期“地方自行发债初探”)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一种国际通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
  为了确保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健康运行,美国《1975年证券法修正案》将地方公债纳入《1934年证券交易法》监管之下。
  除了地方公债条例制定委员会和地方公债办公室对地方公债进行监管外,美国各州的法律还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预算平衡、政府支出与收入都做出必要的特殊限制。
  中国应尽快出台关于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法规政策,使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一开始就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同时在发债规模上,地方债需纳入举债规模的整体预算和国家整体投资规模中,从总量上进行宏观控制,从而避免各地区“各自为债”所带来的风险。
  河南 刘英团
  
  谈不完的“猪周期”
  (《财经》2011年第25期“生猪规模养殖隐忧”)
  猪肉新闻从年头炒到年尾,本文中提到的“中间层”概念很有意思。以往谈到规模养殖时,细分的很少,仿佛规模化养殖就是大公司取代小农性养殖。而从文中的数据看,以中间层为核心的规模化,的确还很孱弱,这大概是猪价波动一直不休的原因吧。
  但文中为何没有谈到生猪期货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个新领域已经成为和生猪规模化养殖一样的调控猪价的杀手锏。
  生猪期货是不是真的能起到作用?为什么没有像美国一样搞猪肉期货,而选择了风险更大、更难以交割的生猪期货?搞了期货后,会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吗?一系列的问题期待解答。
  北京 刘鹏
  
  不宜放开生育
  (《财经》2011年第24期“‘单独二胎’僵局”)
  由于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过大,因此用“单独二胎”等适度放开生育政策来应对老龄化等问题如同饮鸩止渴。在暂时难以有效化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中央确实应慎重对待计划生育政策,不宜太早放松。
  因此,对于未来国家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等问题更宜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财政效率、加强社会保障等政策来应对。而对于已经显现的老龄化问题,也更宜通过逐步适度放开户籍管理,从其他省市引进年轻人口等来缓解。
  浙江 陈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