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寒冬来得正好

2011-12-29王毓明

财经 2011年29期


  没人怀疑,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光伏企业目前的困难有多大?从刚刚公布的三季度财报可见一斑。11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公司,因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全部计提了数额可观的存货减值准备,大部分公司还计提了坏账准备;毛利润环比出现显著下降,半数公司的毛利率为负;除多晶硅供应商大全新能源之外,其他10家公司全部出现运营亏损(loss from operations);高库存、高负债、债务短期化、经营现金流严重恶化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尚德电力还在财报中披露,今年下半年的遣散费用最高将达到1000万美元,而且考虑到近来股价大跌,可能会对商誉、无形资产等进行减值处理。我甚至担心,熟悉中概轻资产公司而很少关注光伏行业的投资者突然看到这样的财务状况,是否会被“吓一跳”。(见附表)
  光伏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以及买方市场格局的强化,让光伏公司三季度交出这样“惨不忍睹”的财报也在预料之中,而且现在看来,四季度的整体情况恐怕会更糟糕。EnergyTrend 11月2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多晶硅组件和电池的均价已分别降到0.924美元/瓦和0.519美元/瓦,而156mm×156mm硅片的价格更是跌至1.183美元/片,合每瓦价格0.296美元!这是个让人比较绝望的价格水平,就算是成本最具优势的硅片巨头也将游走在零毛利率的边缘,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更在情理之中了。
  
  游戏规则变了
  导致光伏制造业迅速步入寒冬的原因可以归纳出很多,包括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欧洲债务危机”、“市场增速急剧放缓”、“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美国政府双反调查”等。诚然,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开始执行严格的财政紧缩计划,依靠政府补贴生存的光伏发电首当其冲;欧洲银行也开始紧缩信贷,光伏电站开发商在项目融资时难度很大,导致需求进一步恶化。但是,根本性的原因,还是严重过剩的产能。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制造业经历了一轮“疯长”。在许多传统制造企业看来,光伏产品制造,尤其是从硅片到组件的产业链中下游和传统意义上的加工制造业没有本质区别;而另一方面,处在行业高速成长阶段的光伏制造业又拥有相对很高的毛利率和貌似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传统加工制造企业充满了诱惑。一时间,以前和太阳能毫不相干的企业和资本纷纷涌入。而原有的光伏厂商们也在不断发力,考虑到行业门槛过低和产品同质化程度过高,它们选择了“野蛮生长”的竞争手段,即尽可能多的融资后,尽可能快地做大规模,希望借此拥有更多的出货量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占领市场、树立行业地位。
  地方政府的“GDP冲动”也在给光伏制造业的“大跃进”火上浇油。我国有100多个城市在打造大大小小的光伏产业发展基地,10多个城市提出打造“双千亿”规模的光伏产业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守估计,眼下国内产能已达30GW-40GW,实际情况是,产能有可能“已经超过50GW了”。
  或许,根本没人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家光伏企业。不过,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仅仅是在美上市的十家中国光伏公司(不包括大全新能源)年末的组件产能就已经达到16.5GW,而今年全球组件安装量最乐观的预期也不会超过24GW。显然,没有哪个市场的增速能够快到足以消化中国迅速膨胀的产能。
  行业“大跃进”之后,产能严重过剩已是必然。
  当然,对于正在经历寒冬的光伏行业也不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理论上,这是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可以让市场回归理性,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欧债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的到来。只不过之前玩的太High,现在难免要多忍受一些痛楚。
  市场趋于平淡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光伏公司开始意识到,“游戏规则变了”。以前大家都很粗放,无非是融资、买进口设备、雇人,做出产品后,再融资、再买设备、滚动扩大规模,那是一个“拥硅为王”/“产能为王”的时期。然而,随着价格骤降,产品积压,大家开始发现,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再不重视资本结构、优化财务状况、着手“医治”已经恶化的现金流,很快巨头就会变“大头”。
  在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中,我们看到一些可喜的转变。以尚德电力和赛维LDK为例,这两家公司之前因为过高的短期负债率和激进的规模扩张备受外界质疑,甚至传出了即将破产的谣言,三季报中,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止进一步的产能扩张,把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同时提高运营效率、改善流动资金。
  有人寄希望于国内市场能在短期内迅速启动,以拯救深陷困境的中国光伏制造业,特别是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中小企业。但只要保持理性,就会发现正在进行的这场“淘汰赛”中,大批匆匆介入、成立不久的中小企业势必是最早出局的选手,一些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经营理念过时的行业先行者也将被淘汰。
  
  汰劣进程开始
  其实,这轮行业寒冬还可以冻得更透一些,让一些地方政府彻底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光伏制造业不再是快速拉高GDP的廉价工具。就在前不久,一位当地完全没有光伏制造业基础的地方官员,在谈到为什么尽管多晶硅和光伏组件已经产能过剩,当地却仍将大力发展相关制造业时还在说:“如果只在我们这里装电站,那用我们的土地、阳光,拉动的是江浙等光伏制造业发达省份的GDP,对我们的区域经济就没有带动。”
  之前外界对多晶硅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也多有诟病,其实这些问题主要是集中在生产工艺粗劣的落后产能和效率低下的中小规模企业,现在的行业寒冬正好提供了有效的治理路径,比各种行政措施都更高效、更彻底。
  道理很简单,以前多晶硅卖几百美元一公斤的时候,一次还原生产出来的多晶硅就可以赚钱,许多人选择了门槛低、投资少、开工快的传统西门子法(开环),副产品四氯化硅、氯化氢对它们而言只是“负担”罢了,违法排放、倾倒,严重污染环境的事屡禁不绝;现在多晶硅的合同价已经跌破30美元/公斤,不循环利用四氯化硅、氯化氢等副产品的制造商,其成本是这个价格的几倍,不需要动用行政手段,它们自然会选择关门。
  其实,就算是采用闭环西门子法的多晶硅厂,要想赢利也得尽可能地提高副产品回收率(99%以上),同时采用新工艺(如氯氢化)来降低综合能耗(75千瓦时/公斤以下)。这种优质产能生产的多晶硅不仅没有先天性污染问题,而且最终光伏产品的能量回收期也会在2-3年左右。
  随着投机资本撤离,落后产能被清除,光伏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加强,三季度,英利、尚德、赛维、阿特斯等传统光伏大厂的组件出货量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环比上升。随着低毛利率时代的来临,市场也在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客观上对光伏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只有具备技术、规模双重优势,管理精细化的公司才能提供效率、品质和价格均有优势的产品,也才能形成竞争力、获取市场份额。
  行业入冬之前,一直有人担心会不会突然诞生一种新的太阳能技术把蓬勃发展的晶硅电池技术彻底替代,让中国的光伏制造业彻底歇菜?这种可能性现在依然存在,不过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真正能够确定的反而是,此轮行业寒冬正在增强晶硅电池技术路线及其产业的长期竞争力。晶硅电池技术路线的光伏产品正拥有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而稳步上升的转换效率和超预期的成本下降使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美国已经有一部分光热发电项目开始转用晶硅光伏技术。
  成本大幅下降之后,光伏发电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也在迅速减弱。某欧洲光伏电站投资商提供的信息显示,得益于廉价的光伏组件,一部分在光照充足地区新建的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经可以实现电网平价。相信光伏发电项目不需要政府补贴也可以获得合理内部收益率(IRR)的日子并不遥远了。
  最后,引用昱辉阳光高管的话来作结,“其实,困难时期长一点也许不是坏事。最理想的是这个困难期刚好够长,把一些供应商逼走后,需求也刚好恢复”。
  作者为雪球财经/i美股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