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电教媒

2011-12-29杨贵刚

成才之路 2011年14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教媒体进入了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营造情境、转换时空、渗透情感、拓展思维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快捷的教学特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优势,科学优化了语文教学。下面就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充满感性色彩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如,教学《黄河颂》一文,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黄河那奔腾咆哮、曲折回环的壮观景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学生们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母亲河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释疑解难,巧妙突破
  在教学中,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难点“化险为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搭建七彩桥梁。
  三、再现情境,激发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再现上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静态语言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形象和情感悄然渗透到学生心理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例如,《三峡》一文,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千姿百态的三峡风光,神奇瑰丽、奇妙无穷。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三峡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三峡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快速提高朗读能力。
  四、创新思维,引发遐想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广阔空间,唤起学生的热情,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擦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总之,电教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的过程活灵活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扮靓”了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美丽天堂。
  (唐山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