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1-12-29缪蕴珏

成才之路 2011年14期

  摘要:初中毕业班学生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面临中考,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出现对自己学习上信心不足、对前途担心等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适时地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调节教育,预防与消除他们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尽快地调整好身心,更好地迎接中考,成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毕业班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
  
  时下,有媒体不断报道出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新闻,如自杀、犯罪、离家出走、厌学等,引起了老师、家长的忧虑和社会的关注。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着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毕业班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正确的人生态度。拥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既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又不冒进……
  第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的世界是单纯的,交多少个朋友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他拥有良好的心态,乐于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第三,拥有良好的个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奋发向上、积极乐观;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合作精神。
  第四,拥有满意的心境。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既能接受自己,又能善待他人;有自知之明。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我平时更是注意观察比较学生的行为,力求在他们的成长中做好心灵的护航员,使他们在人生的路途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影响初中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焦虑与不平衡的情绪。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而过高的焦虑则会妨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作为毕业班学生,他们处在一个特殊重要的阶段,成绩是他们最重要的追求。面临中考的他们,考试也越来越频繁,因此,有可能产生考试焦虑,而考试焦虑往往与学习成绩存在着一种负关系。而学习成绩的上下波动也会造成情绪的极大不平衡。有位男生在和我谈话中这么说道:“我觉得自己平常学习还不错,有时候还能帮同学解答难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一遇到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勉强坚持下来,结果总是考不出好成绩。”
  (2)抑郁的学习心理。毕业班学生学习负担比以前增加了,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也愈来愈强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提高,在很多时候,会将喜、怒、哀、乐等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当他们觉得父母、师长不理解他们的想法时,就会产生感情上的疏远。我班一位女生在日记里这么写道:“每当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就非常难过,不知怎么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苦闷、烦躁、气愤充满着整个脑袋,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而学习困难者到了毕业班,随着他们学习负担的增加,他们对学习更无信心,如果长期得不到关心、帮助,对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他们来说,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不满的抑郁心理。
  (3)紧张的人际关系。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中考在即,也意味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好同学即将面临别离,不少同学热衷于照纪念相、赠纪念品、写留言等活动。他们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也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争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当言语发生争执的时候,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有些时候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做出对人对己都十分不利的傻事。
  那么,如何进行心理调节,解决毕业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呢?
  (1)教育学生客观评价自我,合理定位。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大,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容易出现信心不足、对前途担心、对父母的说教反感、心情压抑、烦躁等现象。其实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学习上突飞猛进,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在班级、年段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否则,对学习有害无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避免夸大考试的实际作用。对考试期望要合理,不做无事实的推论,不以偏概全。在还没有考试之前,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不要轻率地认为自己就一定失败。也不要以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否定自己的真实能力,从而自暴自弃,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同时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我的担心是毫无必要的。”“我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考出好成绩!”诸如此类对自己有激励作用的话语,以此提高自信心。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减轻学习压力。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毕业班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了,往往会引起他们心理的变化。此时,老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压力这一症结,适当进行调整。为此,结合学习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及时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会使学生学习突飞猛进,其效果大大超过班主任许多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作用。
  (3)指导人际交往,保持良好心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人际交往的关系,使他们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体会父母老师的一片苦心,选择品行兼优的朋友相处。同时父母、老师也要体谅学生要求独立、勇于进取的愿望,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人和事。
  毕业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很难改观。但心理教育的途径很多,只要教师切合实际,方法得当,终会使孩子们身心愉悦地健康成长。
  (乐清市乐成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