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学

2011-12-29钱彬彬

成才之路 2011年14期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思想上已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使我们老师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在精心培养优等生和耐心教育后进生上了,遗忘了中等生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忙两头,丢中间”的教学局面。殊不知,这所谓的“中间”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大多数,是整个班级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学习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原因,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全面清楚地了解他们,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真切关注他们的发展,绝不能听之任之,漠然置之。
  关键词:关注;中等生;原因;重要性;中等生的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有的放矢,培养优生,辅导差生,“抓两头,带中间”。结果在我们老师心中久而久之“抓两头”成了重点,是要倾注大量心血去完成的大事,而“带中间”就真的“一带而过”了,忽视了作为学生主流的中等生,一不小心就造成了“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
  一、出现“忙两头,丢中间”的教学局面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忙两头,丢中间”的教学局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的心理趋势决定的。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优等生他们聪明、能说会道,讨人喜欢。美好的事物总是特别招人喜爱的,我们自然对他们会另眼相看。由于差生的调皮捣蛋和不听教训,跟老师接触频繁,想让人不注意他们都不行。而同时人们常常会忽视身边发生的事物,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被优生和差生吸引大部分注意力的时候,旁边默默无闻的中等学生就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忘了他们也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关心。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接触一个班级,能在任课教师的脑海中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而说起中等生,却很少知道。
  二、做好中等生的教育提高
  中等学生是班级的中间层次,是班级的中流砥柱,占班级学生的绝大多数,他们人数多,影响大。做好一个班级中等学生的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能更好地建立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毕竟人的“从众”心理会使人跟着大多数人的行为走,以“抓中间促两头”的方法,提高班级整体水平。那么怎么做好中等学生的教育提高工作呢?
  1. 要对他们同等关爱,增强信任
  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和信任,很大程度是由老师对其的态度所决定的。有些中等生因长期很少得到老师的关爱或连随意性的询问都少得可怜,而深感自卑,总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终日郁郁寡欢,最终自己也有意识地远离老师和同学。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关注的形式很多,从上课时目光的注视,到询问答疑时主动走向中等生,用鼓励的眼神和微笑,让他们积极发言。课余时间能融入这个群体,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努力。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一点鼓励,点点滴滴,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从而渐渐地对老师产生依恋和信赖,再到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这门课,“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自然有力度。比如你跟其他任课老师抱怨某某学生不好的时候,突然其他任课老师会冒出一句:“不会吧!某某挺好的!”这就是因教师对他不同态度所造成的“偏科”,同时也说明了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赏识学生,培养自信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推动力量。”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只是何时闪光,这就需要老师注意发现,适时培养,多加鼓励。尽量少批评多表扬,中等生学习成绩时好时差,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某次退步就批评他们,而应该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及时地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他们,让中等生在表扬声中不断进步。比如,学生的画画比较好的,可以对他说:“老师相信你只要好好学习,你的学习也会和你的画一样棒的!”当学生遭受挫折,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时:“你这次考试发挥不正常,以你的努力会更好!”当学生帮助他人时:“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些具有期望效应的语言,真诚地送给他们。平时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余,对于他们好的表现都给予明确的肯定和表扬,哪怕你只给他们一个眼神的肯定,也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是他们自信心田成长的肥料。
  3. 给他们创造挥洒的舞台,展现自身魅力
  大多数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现欲,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成就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只有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才有足够的动力向前冲。同理,中等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师的漠视下,得不到满足,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激情,这样下去,他们就成了“撞钟的和尚——得过且过”,成了“无头的苍蝇”。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提供一个目标和舞台,让他们有前进的方向。比如,可以建立“中等生带差生”的机制,使中等生在这一活动中得到被肯定的满足,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差生的学习问题,“一箭双雕”。也可以根据中等生自己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工作给他们,既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相信他们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总之,要关注“中等生”,不仅要像关注“差生”那样严格要求他们,也要像对待“优等生”那样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正被老师关注着,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中流砥柱,让他们学习的热情沸腾起来,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当然,我们呼吁,请不要忘了中等生,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帮助中等生,并不表示可以放松优等生和差生的工作,我们不仅仅要“抓两头带中间”,而要把“抓两头带中间”和“抓中间促两头”的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高谦民.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乐清市白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