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舍“本”求“源”要不得
2011-12-29秦岭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2期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文本的基本价值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一、“舍弃文本”的倾向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在引进课程资源时,需要教师立足文本,以文本为辐射源,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嫁接,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使之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并成为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情感培植的新生长点。
1.舍弃文本主题
一位教师执教《灰椋鸟》(苏教版第10册),在上课伊始,揭示课题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静静倾听)
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来说说这首歌讲的是什么?
生: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位女大学生救鹤的故事。
生:这首歌讲的是一位护鹤姑娘为了寻找一只丹顶鹤,身陷沼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知道她是谁吗?
生:徐秀娟。
师: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与怀念之情一起学习一篇由徐秀娟写的文章——《灰椋鸟》。(板书课题)
每一篇文本都会有一个大家公认或较为赞同的价值取向,它是文本的核心,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灰椋鸟》这篇课文的作者徐秀娟借对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和归林后喧闹场面的描写,赞扬了像林场工人那样爱鸟护鸟的人们,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夙愿。上述教学案例中,教者却忽视了文本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过度发挥”,把文本主旨定位于“对徐秀娟个人的崇敬与怀念”,这样的解读显然是偏离了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是不妥的。
2.舍弃文本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很多,远非课堂教学内容所包揽,因而要在有限的课程资源内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生发展以及语文学习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任何盲目的跟从或草率的介入都只能弄巧成拙。
一位教师执教古诗《示儿》(苏教版第11册):
在带领学生匆匆读完诗、泛泛了解大意之后,便进入全面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