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2011-12-29黄群忠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2期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16节语文展示课,不由对当下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些许担忧。为了课堂出彩,教师们几乎都把第二课时的“分析课文内容”调了一部分,或是全部放到了第一课时,对第一课时应着重学习的生字和初读课文,只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试想,学生读课文还结结巴巴的,怎能深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语言的精妙?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连贯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初读,让初读也流光溢彩。
一、精心设计导入,为初读酝酿情场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手段,有人把它称作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富有魅力的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对提高初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位教师在执教《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播放人们送别叶欣同志的视频,同时满怀深情地说:“叶欣,一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抗击非典的勇士。她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她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舍己救人的赞歌,她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她的故事感动了全中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令人难以忘怀的2003年,去重温那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学生读书很认真,也很动情。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应有针对性、创造性地设计导入,力求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课堂导入意在通过不同方式的导入,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愉悦地走进文本。在导入时,教师要先融入角色,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精彩的语言感染学生,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提高初读质量。
二、注重指导,让初读扎实有效
朱熹曾说:“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现在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就急着检查学生对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甚至还要求学生归纳出文章主要内容。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困难!笔者曾做过一次实验,从一个班级随机抽调了二十名学生,选择了一篇第二天要学的课文让他们读,提醒他们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生字表,也可以查字典,难读的地方多读几篇,直到读通顺为止。第二天,当我检查时却大吃一惊,二十名学生几乎没有一个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精心的指导对于初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决不能把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简单化。学生初读课文时,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圈画出自己在读书时遇到的障碍,可以是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也可以是难读的长句子。然后开展四人小组互帮互学活动,找出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我相信,这样的指导和引领,必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都能经历“成长”的过程,这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初读的质量。
三、引导质疑问难,让初读魅力无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头脑里产生的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问题,引起细读的欲望,才能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阅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的能力。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不能说初读任务已完成,我们还应腾出时间让学生再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这样的举措并不是为了营造热火朝天的课堂氛围,而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欲望,敞开学生的思想大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为深入学习文本蓄势。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提出问题的学习则是有成效的学习。由于年龄特点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有时心存有疑却问不明白,问不清楚,或指向单一,提不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此时,教师应由权威者、主导者、训导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转变,有意识地与学生置换角色,探寻学生思考的源头,巧妙点拨,当学生问题产生的助燃器,帮助学生找到隐藏在文本后的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对学生的一点发现及时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和胆量。在这种宽松、开放的问题氛围的推动下,学生会变得想问、敢问、会问,主动探索提问的方式和提高问题质量的方法。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