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月多情”悟文化

2011-12-29刘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3期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及审美功能。中国文学的审美既有文字表象之美,更有情韵之美,意象之美。《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也是一个传说。传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凝聚着太多的人文积淀,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以至于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学的一个共性的形成——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言志。很多无情物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至纯至性的猜测,而它们成为特有的文学意象,典型的如月亮。月亮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多情、最伤感的寄托。以至于涌现出许多借月抒情的诗词歌赋。尽管这不仅仅由嫦娥奔月这个故事而来,但至少今天再读这个传说,还是自然地会引起我们追溯它最初的起源。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们觉得这是有必要渗透的。这篇课文正是一个契机。
  
  教学流程
  
  一、诗词导入体会环境之美
  1 师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配乐:幽怨婉转的古筝曲)
  2 这里的宫阙指的是哪里?我欲乘风归去,为何又不去呢?恐什么?(月宫寒)
  
  二、品读课文。紧扣“情结”感受形象之美
  
  1 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什么要奔向这寂寞冷清之地呢?是被逼的?是自愿的?还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既是被逼的,又是自愿的)
  2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3--6自然段,你觉得逢蒙是怎样的人?嫦娥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分别用“——”“~~~”把课文中的句子画出来。
  3 挚生从三个层面来回答:(1)我认为他是怎样的人;(2)我是这样理解的;(3)我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4 逢蒙是怎样威逼的?嫦娥又是如何与之应对的呢?文中用了一个词叫“周旋”,谁愿意扮演美丽的嫦娥与之周旋?“周旋”是什么意思?
  (1)小组讨论表演。
  (2)大组交流,请两个同学分角色表演。(学生精彩地演绎课文中相关的内容,并适当补白)
  5 同学们,如果此刻你就在嫦娥身边,此情此景,你会( )?为什么?(会心急如焚,会担心,会难过;因为嫦娥吞下药之后,就再也见不到至爱的亲人了!)
  6 师问扮演嫦娥的同学:你想到这个后果了吗?在你吞药的刹那间,你想到了什么?(生答:什么也没有想,时间不允许;想到了乡亲们,必须吞药;想到了丈夫,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7 善良的嫦娥将永远离开她爱的和爱她的亲人、乡亲、家园。多么(无奈),多么(凄凉),多么(美丽)。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8 后羿回来后不见了妻子,他会怎么想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9 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后羿的痛苦)
  10 可以用哪些词形容他此刻的悲痛?(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11 师小结:是的,他多么爱他的妻子呀,为了守在她身边,他才没有(吃灵药)。
  12 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
  13 嫦娥深情地凝望着痛不欲生的亲人,她会遥遥地说些什么呢?(离开你是不得已的;照顾好自己;当心逢蒙这个小人;教育好自己的弟子……)
  14 师总结:美丽、善良、多情的嫦娥为了正义忍受孤凄,独守广寒宫。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一个动人的传说。
  
  三、积累延伸。升华情感,惊叹意象之美
  
  1 有月的夜晚,我们仔细聆听,也许会听到千年前的思念之音。后羿于月下徘徊低吟,嫦娥月中传来锦书。于是有心聆听的诗人、词人创作了大量借月抒发思念之情、离别之苦的千古绝唱,谁愿意吟诵这些词句,以慰英雄美人别后之情呢?(提供众多词句供学生选择。如:十年生死两茫茫……明月夜,短松冈;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 借景抒情是我们通常的写作手法,只不过我们在抒发不同的感情时,要选择不同的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景物。
  3 因为一个(动人)的传说,因为有了(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心头的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
  4 让我们心怀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广寒仙子,让我们共同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共同“把酒问青天”。(师高举斟满了红酒的杯子,与学生在音乐声中共吟《水调歌头》。)
  附板书:
  嫦娥奔月
  一个动人的传说
  
  教学反思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有一联讲得特别好:“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说的是作者为文时,心中是有特定的意境、情境的,教育只有引领学生进入到作者所表现的“境”中,才能亲切地感受到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入境”是语文教学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语教材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传说编写的。到了高年级,“理趣”在学生心中开始逐渐代替“情趣”。教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在整堂课中,走的是“批文人情,情偕境生,入境明理,情理交融”的路径。
  首先由学生们已学过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导入。在“幽怨婉转的古筝曲”中教师示范吟诵。引出本课要涉及的一个特定境域——月宫。由“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营造月宫“清冷寂寥”的氛围,带着学生进入到一个问题情境:嫦娥奔月究竟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从而引发了一场讨论,这里形成了本课的第一处波澜。在读读、想想、议议中,学生们通过进一步熟悉课文,接触到了“境中之事”和“境中之人”,又通过臧否人物的讨论,阐明了很多的道理:善良、机智、重情义的嫦娥和阴险、虚伪、坏心肠的逢蒙在对比中让学生的道德鉴别力潜滋暗长。
  道德认知要转化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动,必须经由道德情感这一中介,而体验是由情人理的不二法门。教师借鉴情境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这一人物体验,让学生更深地“入境”,形成了本课的第二处波澜。我一直以为,儿童的“童话情结”、“戏剧情结”和他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圆融统整在一起的,语文课堂上适当运用“角色扮演”是符合并尊重儿童世界的逻辑的。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是十分投入也十分愉悦的。
  到课堂教学的归结阶段,教师链接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许相对“过深”的古代经典的悼亡伤离别的词作,但我相信,在教师一以贯之的熏陶和坚持下,学生通过大量的储蓄,是会逐渐加深对经典的理解的。这个环节,形成了本课的第三处波澜,在诵读涵咏之中,学生内心的感受恐怕会比外表热闹的“高潮”要更具有“语文价值”。
  教者紧扣“月”字,以月牵情,优美的教学语言和传说中的语言汇融为一体,像一首诗,如一幅画,似一串歌谣,绽放出典雅的文化气息,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者抓住课文的空白点和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将之有机结合,设置了一个优美、宽松而又秩序井然的学习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导人与延伸首尾呼应,在师生共吟诗词的韵律中,创设了课堂的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