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语文阅读教学
2011-12-29李凌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3期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这种情感上的“预热”是接受知识的最为有利的条件,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在这种心理环境中的“静”则表现为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学习无关的多余动作全部排除,学生的主动性非常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营造这种“静”的心理气氛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识,并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初读以静求思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中,感知是思维的基础。通常学生在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学生在读懂课文这一环节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就能够主动控制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学情境的营造还要求学生在默读时一边读一边思考,从字里行间钻研语言文字的含义并提出问题,用自我设疑、释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及内在联系。默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要是学生仅仅做到看着一个个字而不去想它们表达了什么内容,这样的默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执教《卧薪尝胆》一课,教者第一步出示卧薪尝胆的图画,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说:“看了图,读了成语,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有的问:图中的人物是谁?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有的问:“卧薪尝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的问: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此时学生未深入地读课文,仅限于就“卧薪尝胆”这个词来提问。第二步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通课文,看看自己能知道哪些问题,并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三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主要了解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的。初步感知勾践忍辱负重后,才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你又能产生哪些新的问题?由于教师先让学生去读了,去理解了,去思考了,学生的提问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们提的问题也就不是漫无目的的。这样就使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效果最大化了。第四步明确指出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读书解决这些问题,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精读以静求情
在讲读中仍以学生的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的训练,调动并调节、疏导学生的情绪,“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有目的的反复诵读揣摩中,学生不仅能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知倾注于自己所朗读的语言文字中去,而且还能将自己的这种感受倾注于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可有些课文所描写的生活场景学生不熟悉甚至很陌生,一些学生总是对教师的背景简介无动于衷,甚至游离于文本之外,这时就需要一个良好心理氛围,让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如教学《水》一文,文中的生活场景对于我们江苏的孩子来讲是很陌生的,如何突破文中的事例及场景,与文字相联系,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呢?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可在学生对目前水资源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再让他们去学习课文,去观看与之相关的视频,学生就获得了大量感性的认识。听着、读着那一篇篇凝聚深刻思考的文字,看着那一幅幅土地干裂禾苗枯死的画面,学生们真正的震惊了。在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强力冲击下,他们仿佛刚刚推开了一扇门,看到了他们一直都不曾涉猎的“风景”……这样,在“静静的”思索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刻得到了体现,教师在静静的等待中,学生在静心的思考中,思维快速地流淌,触发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关注,对生存状况的反思。他们产生了关于“水”的深层的思考和“一吐为快”的需要。
泛读以静求悟
“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以致于语文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篇篇课文就算完结了,它必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让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泛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面对大量的课外阅读,清代曾国藩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比喻为春雨润花、鱼入水中,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让学生“静静”地坐下来,“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充分发挥读的借鉴作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章推荐学生进行延伸阅读;或者根据一个主题设计主题阅读的活动……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平时将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摘录下来,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感情写下来,再与老师、同学交流。这样,学生在课余就能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不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应用语言,最终达到有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话写自己要说的意思,真正体现出从积累到应用这一语言规律的科学性。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静”下来,实现心灵与文字之间的交流,去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变其为生命的涌动,是积累与运用的一个途径,是情感与价值观的一次升华,从而在“静”中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