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作隐形的翅膀
2011-12-29张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4期
“咬着笔头,皱着眉头,耸着肩头,搔着额头……”每每看到孩子们为习作而苦恼的样子,心头都不免一振,习作真的让孩子如此痛苦吗?通过听课,我们会发现我们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失误:
1.枯燥、孤立的习作课。习作课上,我们往往看到教师剖开单元主题、单元知识、能力点,单纯把习作当作“题目”完成,对于教材中的阅读内容置之不理,对学生引用阅读作品视而不见,学生只能“干巴巴”地闭门造车,苦思冥想。这样单打一的习作教学怎能不叫孩子痛苦?
2.干瘪、苍白的阅读课。阅读课上,教师的任务似乎只是完成教材的讲授内容,一节课甚至几节课学习一篇文章。这种细嚼慢咽逐渐窄化了学生的视野,试想想,一道“例题”能打遍天下吗?
3.空洞、浮躁的读写结合。阅读课上,我们会看到许多这样的安排:四十分钟的课堂,三十几分钟便完成了所谓的“阅读教学”任务,剩下的几分钟随意找个“写点”让学生草草动笔,不等学生写完下课铃声已响,根本没有学生交流、教师评价反馈的时间,实效性可想而知。
从这些事例我们不难看出阅读量少、阅读与习作关系处理不当是影响学生写好习作的重要因素。
要做到有效的读写结合还应该做到在课上能将教材作为例子,广泛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开阔视野、锤炼语言、促进表达。课外资源引入能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应掌握以下规律:
一、在典型表达处引入,开拓写作思路。
小学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多具典型性,表达特点突出,规律性也比较强,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对海底物产的描写生动有趣,一组偏正词组把海底美丽的珊瑚、威武的龙虾、懒洋洋的海参描写得活灵活现,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如果此时补充相同内容和体裁的文章——《海底世界》中对海底动物的描写,不仅能够巩固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还能从典型材料上进行延伸,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提升。
二、在经典细节处引入,学习精妙语言。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在细节处经得起推敲,课文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在数量和内容上还远远达不到具有“冲击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增强这方面的思考。比如在进行古诗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古诗中凝练的文字引领学生细细品味。例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提出:“古诗字字是金,为何作者第一句就用了两个重复的字?像这样‘低级’的错误,我们在古诗中常常会见到,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萧萧梧叶送寒声’……我们帮他们改改行不行?”问题一出,学生思路顿开,热烈讨论中将古人用词之精确牢记深刻。
三、在文本留白处引入,增加语言积累。
如三年级《燕子》一课描写了燕子的飞行状态,作者用了一个“斜”字来描绘,这个字准确生动地描写了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教师授课中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杜甫“水槛遣心”中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斜”字的理解,又积累了古诗,受到文化的熏陶,一举两得。再如人教版三下教材中的《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赞美太阳,歌颂和平的小诗,诗句文辞简单,结构清晰,易于仿写,文中第二小节用省略号留给了学生无尽想象,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省略号留下的空白,将自己创作的小诗填补于此,使诗歌的情感连绵不断,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于是,在文本和教师提供了资源的基础上,学生拓开了再创作的思路,形式会多种多样,在构句和用词上也会呈现出较好的效果。
四、在情感升华处引入,激发写作兴趣。
文章本是有情物,情感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灵魂,也是学生习作提升的核心。文章的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起伏,教师抓住着稍纵即逝的“感觉”引入资源,将会提升学生写作的深刻性。例如教学人教版四下《生命生命》中的“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一段,教师引入了杏林子生前创作年份与作品的对照表,帮助学生突破“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个教学难点,学生马上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中“有限”与“无限”的意义。然后,教师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杏林子是这样理解生命、使用生命的,我想你们也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像杏林子一样拿起笔,用心写出自己的感悟。”同时屏幕出现提示:我想激动地对自己说——;我想满怀感激地对父母说——;我想激动地对朋友说——……学生默默地用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汇报时,一位学生动情地读道:“我想满怀感激地对父母说,感谢您给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有限的,但我要像杏林子一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让自己活得光彩有力,来回报你们的养育之恩。”孩子真情的表达,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赢得了听课教师的热烈鼓掌,这正是文字与文字的对话,读与写的交融,情感与文字的共鸣,这也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吗?
叶圣陶先生说:“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讲,而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不知不觉之中自能影响作文。”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