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读写是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法宝
2011-12-29黎幼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4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多读多写,积累感悟,促进内化,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课外大量阅读,培植根基
现在,大部分学生课外知识之匮乏、视野之狭窄是令人吃惊的。比如,一个成绩还不错的四年级学生,居然不知道孙中山、周恩来是谁;另外一所学校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同样是成绩不错,在一次考试后问老师:作文题目中的“急刹车”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用来救人的车?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太少。纵观现当代许多大作家,大概不会像现在的学生做过这么多的作业。大教育家叶圣陶的一个儿子甚至不愿去上大学,但他也是一个不错的作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以激励为主,不增加学生负担
读课外书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为目的,而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这首先要求教师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自由、自主地阅读。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阅读占领学生一定的课外时间,如定期举行讲故事比赛、快速阅读比赛、读书会等。
(二)创造阅读条件
很多学生想读书,但找不到书,也不知道可以从哪儿找到书。教师除了利用好本校图书室的资源外,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图书柜;发动学生,建立班图书角;还可以与当地图书馆取得联系,使学生有更多的图书资源。
(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推荐一些与语文、品德、自然、历史等有关的书籍。但是教师不可干涉太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个性、自主意识的健康发展。当然,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要求学生不能读。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还要做好阶段小结工作。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学生写日记、记周记,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效果也不好。因为天天写日记,学生真的不知道写什么,就只好应付了事。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文章无非是例子。” 选入课文的大都是文辞优美的文章,如果教师有目的地选用部分课文,在讲读课文时用10~20分钟的时间,拿课文作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吸收、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句子,如果能培养学生养成吸收、运用这些词语与句子的习惯,那么,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将受益匪浅。例如,第八册的《古井》里有个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学完这篇课文后,如果马上用1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描写一处景物或一种事物,用上“温情”这个词语,学生的笔下就会出现许多精彩的语句。
(二)迁移运用课文中的片段
课文中有许多片段,如果提示学生借过来用,他们会用得活灵活现。诸如《苦柚》中对卖柚子市场的描写,《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对三味书屋陈设、布置方位顺序的叙述,《捞铁牛》中叙述一件事的过程时的衔接,都值得引导学生借鉴运用,进而迁移至所要写的文章中。练而久之,写片段的表达能力自然会有提高。
(三)鼓励想象描写,培养创新精神
不少古诗蕴涵着优美的意境,如果让学生体会大概意思后,就让他们放飞想象去说、去写,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有很大帮助,也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如《咏柳》,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诗句,然后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里柳树婀娜多姿的倩影。课文中有一些地方,可以让学生想象,然后动笔描写。如《峨眉道上》,讲述了作者遇到几个挑石块的人,跟他们攀谈了起来。这里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作者,你会说些什么,想到些什么,让学生分角色说,然后把说的情景动笔写下来。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
把规定的语文教学时间分出一部分,以制度的方式保证读写时间,从而提高语文整体素养。以中高年级为例,每周可以用三节课时间专门用于读写。让学生进入阅览室,前两节课给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书(教师可适当指导),第三节课则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价型、想象型。每周有了固定的读写时间,就能使每学期的阅读总量由原来的4万字增加到20万字;写作量由原来的不足3000字增加到7000字。当然,这样做需要充分的物质和时间支持。
四、增加语文实践活动
小修改后的语文教材已经注意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如采访名人;调查本小区与其他小区在人数、经济、治安等方面的不同;调查市场,看什么生意赚钱;坚持看新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必然会受到优秀读物的熏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就我看来,关键还是要多读多写。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