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的视角看待语文的人文性
2011-12-29张菊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7期
《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或许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导向作用,使人们常常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看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最高境界。然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动态标准,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标尺,以致《语文课程标准》推行了十多年后,依然有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对语文整体的认识与把握,常常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个极端之间游走,很难摆正两者的关系。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化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非语文”、“泛人文”的倾向。更有甚者,对人文性进行错误解读,以致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难以彰显其应有的魅力。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解读,归纳起来可以这样阐述:人文性源自于人文主义,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道德取向、传统文化,也包括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感化,对人的引领。从更高的层面来说,人文性也表现在对人类价值的探寻,对人类命运的思索。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伪人文”、“机械人文”的情况在课堂上时常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文内涵在解读中被扭曲
案例一:对于《狼和小羊》这个故事,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大多数教师在上完这篇课文后,都会有意无意地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狼扑向了小羊, 同学们想一想,小羊会怎样?于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一说老狼遭到报应,撞死在巨石下;一说猎人出现,枪杀了老狼,及时救下小羊;一说小羊机智,利用水中的倒映,骗倒了老狼……教师对此都一一给予了肯定。从这样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在努力地彰显《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营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系列结局是学生对弱小的小羊进行潜意识的关怀,对凶残的老狼表达了深层的憎恶后所表现出来的,但却有悖于文本的真实取向,也有悖于自然生存法则。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到底要给予他们什么?
二、人文取向在评价中被淹没
案例二: 长久以来,教师、学生都已习惯于一种评价思维,那就是被评价者喜欢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评价,同时也默认了评价具有“定性”的功能。其实不然,评价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的。然而,在许多的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仍频频使用“激励性评价”,以彰显人文精神,却不知这种评价脱离了文本取向,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也淹没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如《船长》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面对忠于职守的哈尔威船长,你想说些什么?
生:哈尔威船长用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师:你说出了人生的意义。
……
生:哈尔威船长在救出全体人员后,完全可以与他们一起逃生。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好一个不错的想法!这个“不错的想法” 扭曲了文本的真正内涵,也葬送了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毫不吝啬的表扬、肯定,到底给了学生什么?课堂这一丝丝的人文关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人文性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闪烁,可当我们循着这些光芒进行探究时,却发现师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而为”。
三、人文关怀在操作中被淡化
案例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能使课堂学习的氛围空前活跃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进入多维度的空间。但是,这也对控制课堂秩序提出了难题,使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发展,进行了人文关怀,实则是形式主义。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情形:四人或多人围坐在一桌,开始讨论、探究,其中一两个学生掌控局面,其他学生则随波逐流。在一番激烈的言语过后,匆匆进入下一个主题,而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展示。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真正领会的情况下,进行形式主义的合作、频繁的表扬和缺少真情的人文关怀,都不过是“伪人文”、“机械人文”。那么,我们该如何抛弃“伪人文”、 “机械人文”,打造一个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课堂呢?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要止于理性。”是啊,我们对“文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剖析时,要有理性的思考,要有客观的分析,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有悖于作者的真实意图,不能有悖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不能以牺牲 “求真” 为代价来求新、 求异。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