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几个“不等式”

2011-12-29梁悦时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0期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教师教育理念逐步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研意识不断深化。在改革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提倡,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应反思的几个“不等式”,谈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启发引导不等于单纯提问
  小学语文课的启发引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单纯地把提问当做启发式教学,认为上课时教师问得巧,学生答得好,气氛热烈就是启发。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实际变成了“提灌式”教学。真正的启发,应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选择适当的时机,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师生间的回答是有声的,积极思考是无声的。“有声”是表象,“无声”是实质,只有经过“无声”,才能真正起到启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用通俗化、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又要用提问、板书甚至是一招828ae44703fb429f6b5c6605a21a164d62bbd3f4e0a8b6bdc7a588f32e744a58一式的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既在“有声”中回答问题,又在“无声”中积极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启发效果。
  如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可以这么问:“文章题目是‘穷人’,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针对题目提出:“这篇课文着重写桑娜,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谁能从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情来理解?”阅读分析完课文后,学生归纳出这篇课文以“穷人”为题,有三个原因:一是文中描写的三个人物都是穷人;二是叙述发生在穷人之间的事情;三是文章所赞颂的是穷人们的品质,桑娜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这样巧妙地提问,就自然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二、讲完规定内容不等于安排好授课时间
  在每堂课45分钟内,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有些教师往往不能科学地对待这个问题,认为课堂上讲完规定的内容就行了,把衡量时间安排的标准放在“不压堂”、“不空闲过多时间”上。这是不科学、不全面的。合理安排好一堂课应注意:已讲授的内容用少一点时间,把时间用于新讲授的内容上,多花时间在难点内容上,根据不同情况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思考,适当留给学生课堂思考、练习的时间。
  三、兴趣教学不等于单纯的引入发笑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可以说,一个教师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情感。但是兴趣教学不等于单纯地引学生发笑,兴趣教学是否成功,除了要看能不能采取有趣的方式,还要看这种方式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得是否紧密,更要看这种方式是不是有利于学生在畅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想、培养能力。
  四、贯彻“二为主”原则不等于“满堂灌”和“满堂练”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是有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并未取得共识,他们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理解为“主宰”,因此,他们在语文课上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易于丧失学习兴趣。相反,有的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上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一讲到底变为一练到底,并美其名曰:“强化训练。”而所练的内容往往未经过精心设计、精心选择,多为随手拈来,缺乏明确的目的,不是安排合理的、必不可少的练习,搞题海战,自然是白费时间,消耗学生精力。
  贯彻“二为主”原则,是指语文教学过程必须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通过组织、引导与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往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指出重难点不等于解决了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覆盖教材全面,起到核心作用之点,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所必须教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重要内容。教学难点就是教材中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运用的困难之点。在讲课中指出重点和难点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认为指出了重难点就行了,关键在于如何解决。
  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主旨: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就一定能达到目的。为突破这一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教材本身入手。让学生自读第3~5自然段,边读边想:“我同挑山工相遇几次?每次相遇各写了什么?重点写了哪一次?”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共相遇四次,重点写了第三次相遇。于是我抓住重点,让学生反复读第三次相遇时挑山工对作者说的那段话。我问学生:“挑山工与游人登山有什么区别?作者从挑山工的设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为什么‘意味深长’?”这样教学,起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二是让学生联系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熟带生,加深学生对课文立意的理解。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思考:兔子为什么失败?乌龟为什么胜利?其寓意与课文的立意是一致的。这样以教材为依据,抓住重点段,联系学生熟悉的相关名言和寓言故事,促使学生思维产生了一个创造的飞跃,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