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1-12-29汪峰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0期
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个体的潜能。正是这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使得整个世界都在不断地反思现实,进行教育改革,探索更好的道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国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含义
著名人物丘吉尔、爱因斯坦、巴赫、姚明、凡高和苏格拉底,谁更聪明呢?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问题”的全新视角。
自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等人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以来,当今的学校教育就一直受到传统智力测验理论的影响。传统的智力测验认为,智力只有单一的性质,通过纸笔就能测出人的智力高低,即智商分数IQ。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尽量使学生获得高分。然而加德纳却提出了人具有多种智能,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是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的。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一个新的关于智力的定义: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力的核心和衡量标准并不像传统智力理论所说的那样是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每个个体都存在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同时,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具有较高逻辑数理能力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有很好的心算能力。同理,两个具有较高身体运动智能的人,其中一个可能是运动场上出色的运动员,而另一个可能是一个舞蹈演员。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有许多表现方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聪明与否。因此,我们在回答著名人物丘吉尔、爱因斯坦、巴赫、姚明和苏格拉底谁更聪明时有了截然不同的视角。我们不能说谁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方面聪明,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
二、教师应重新建构学生观、教育观、评价观
1.乐观积极的学生观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学生时代人文素养得到了单方面的高度发展,逻辑智能却遭到了压抑,以至于考大学时数学只能交白卷。近几年名震海内外的少年作家韩寒语言智能非常发达,而其他智能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数理化等功课成绩落后,不得不退学回家专心写书。从传统的学生观来评价,这两名学生都属于理科的“后进生”,而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后进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
2.欣赏肯定的教育观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经画过一幅漫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剪切冬青一样。教师常常就是这样凶暴武断地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运用赏识教育,个性化教学;相信Xmq7vCVA27crXYT1LZtAyszMDRopCKTfp7P68F8GJVc=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欣赏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应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个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能特点,促进其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一步发展。
3.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在传统教育中,智力测验分数是评价学生发展的主要指标,而智力测验题目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不仅难以反映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和创造出各种产品的能力。我们应摒弃传统的评价观,而应通过多渠道的、发展性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初探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提倡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打破原有框架,进行全新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
1.开发主体的多元
所谓尊重学生个性,所谓因材施教,一定要落实到对每个学生智能特征的了解和尊重上。教师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才能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资料、档案袋中的成长记录、课内外的细心观察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为开发主体的多元智能奠定基础,同时要不吝啬赞美,通过赞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所在的六(7)班有个小男孩××患有多动症,不能独立完成作业,需要别人的督促,注意力易分散,爱做小动作,成绩很不理想;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语言智能是强项,口齿伶俐,嗓音清脆,发言积极,虽然有时回答得风马牛不相及,爱和同学及老师交往。“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批评只是传递给学生一种消极的信息,而教师不失时机的赞美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增强自信心的最佳方式。于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地请××回答或朗读课文,适时奖励红五星,在别的小朋友羡慕的眼神里,他的自信增强了,同时在医生的治疗和家长的配合下,他的进步非常明显。
2.教材切入的多元
在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在一节短短四十分钟的课里把九种智能全部整合进去显然不可能,而且会令人感到挫折。所以,教师在教学每篇新课文时,应找准教材的切入点,通过三四种智能的切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发展。例如,《月光曲》这篇课文故事性比较强,又涉及音乐,所以我设计了在欣赏《月光曲》的音乐背景中,让学生以故事形式合作表演的教学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智能,又发展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我爱三峡》是一篇游记,描绘了三峡秀丽的风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欣赏画面后结合想象画出三峡的美景,巧妙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古诗四首》有写景、有记事、有抒情,在学习中可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描述诗中的故事或画出图画,使学生各项智能都有发展的机会。
3.教学手段的多元
传统的教学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手段单一,形式呆板,效率低下,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到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与朝气。
首先表现在新型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上,通过课桌不同形状的摆放,如圆形、弧形、马蹄形等划分自然空间,教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组员,选举组长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发展人际交往智能,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预习课文阶段请小组合作学习,记记生字,读读课文,效果比教师在黑板上讲要好得多。分析课文内容时,教师提出关键性问题请小组合作讨论,共战课堂。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提问:蔺相如抱着和氏璧要撞柱子,是真撞还是假撞?渑池之会上赵秦两家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从哪几点看出来?学生马上在小组中展开激烈的讨论。小组合作的形式还有利于小组成员间互相竞争,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其次表现在理解课文内容上也有多种的方法,区别于以往单一的讲读法。如课文《买猫头鹰》,由于课文浅显易懂,我摒弃了传统的讲读法,请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先自愿组合成表演小组,接着组内分工,有导演、编剧、演员、道具等,最后各组汇总表演。结果,小演员们表演得惟妙惟肖,让我不由地赞叹孩子们的创造力!
另外,利用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可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学习内容形象直观,在多媒体提供的特有的声、图、文、动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愉快,真正寓教于乐。例如课文《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如果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小河来回答,答案可能令人失望。于是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风景在小河中的倒影和小河流经的地方,听着河水的哗哗声,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根据画面想象回答,答案精彩纷呈。
4.评价方式的多元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谓是应试教育的写照。而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建了新的评价方式,试卷只是检测学生成绩的一条途径,还可以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外知识的丰富性、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改革试卷题型,加入“画画、编故事”等活泼的题型。如学完《啄木鸟和大树》,可让学生画简笔画,画年轻力壮的大树和年老体弱的大树,通过直观的图形,在有趣的作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的道理。再如,让学生随意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用几句话进行描写。这些题型无不渗透着多元智能的理念。
5.作业形式的多元
传统的作业通常是抄抄背背,单调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到乏味,激发不出学习热情。现在进行作业形式的创新,如收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学习《雷锋日记》前先请学生收集关于雷锋的资料,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录像等收集到很多资料,在班级中交流,资源共享;根据课文内容编绘连环画,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编出多幅画,巩固不同时期小蝌蚪生长变化的知识,发展学生空间智能。
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中,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而多元智能理论开拓了我们的思路,逐渐打破原有的框架,正向着全新的、开放的教学迈进。只要我们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认真灵活地与实际相结合,我们的教育必将培养出各级各类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新型人才!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