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
2011-12-29马辉张鲲
出版参考 2011年16期
出版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出版机制应如何适应出版业发展形势的嬗变?各方面的讨论层出不穷,但终身教育的话题在出版业内部似乎还鲜见提及。古代教育注重博,近代教育强调专,现代教育追求的则是创新人才培养,其重要标志或基础之一,便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普及。
出版业实施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终身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将它赋予新的理念,则是法国人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的,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为Lifelong education。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它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及其环境,并在职场和居住区发挥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终身教育既是教育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3.技术迅速发展的呼唤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的应用,逐渐与出版业渗透交融。信息手段的更新,使出版由传统意义上的纸介质发展到电子媒介,并逐步走向网络出版。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出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悄然改变。
出版业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1.符合行业特征。舒斯特是美国出版业元老,40年前他告诫编辑的一段话,今天看来仍不过时,“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知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
2.有助于从业者树立积极的文化心态。文化心态是某一民族、阶层在特定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再现为以感情、风俗、习惯、道德、审美为内容的心理倾向。弘扬其建设性的积极一面,抑制其破坏性的消极一方,对出版业尤为重要。没有健康的文化心态作指针,不思进取,又怎能指望制造出优秀的精神产品去鼓舞人、陶冶人呢!
3.有利于激活出版业的竞争机制。 有关出版业内各环节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抱怨,可谓见怪不怪了。长期计划体制下编辑→校对→出版→发行链条,使人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动性日趋萎缩,而出版竞争对“通才”“创新”的渴望,激活了完善自我的欲望。谁也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利者”,领导负责制,编辑中心制,轮岗交流、市场营销、职业经理人,等等,都在探讨、引进和尝试。
出版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步骤和措施
1.树立新型人才观。对于出版机构来说,培养并拥有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是其立社之本;对于具体个人而言,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增长技能和才干,使个性全面、持续发展,以适应精神生产的新要求,同样是出版从业人员安身立命之本。储备性学习被终身学习取代;被动灌输,大批量“模压”成型,让位于个人自主开发自己的“知识产权”。
2.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掌握先进工具,借鉴成型经验。计算机和外语的重要作用人人皆知。新的教育体系正是建立在信息化和国际化基础之上,数字化图书馆、网上大学、多媒体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内容、模式和组织结构。欧盟将1996年定为“终身学习年”;日本为终身教育专门制定法律,将其视为一项基本国策;美国在2000年底推出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信息化学习:把世界教育放到每一个儿童的指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也明确指出终身教育的地位、作用,为我们融入这一世界性大潮指明了方向。
3.制定保障实施的具体条文,修订评估体系。出版业终身教育实施效果的好与坏,与深化人事制度管理改革不可脱离。要把全员竞争,动态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制定评价考核标准,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才能满足从业人员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的需要。因为“学习社会的终身教育,并不是有意创造特定的‘完人’,完全是以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得到丰富成长发展为中心,以提供多种教育机会为重点”。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自己的家中,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比尔·盖茨正在策划着的美好蓝图,出版业人士既是受益者,又是当仁不让的创造者。
总之,出版界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什么样的智力支持,奉献多大的精神动力,取决条件之一在于从业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终身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作者单位系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