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简体书的一些不可思议现象
2011-12-29王乾任
出版参考 2011年18期
打从大学开始,就养成了阅读与购买大陆简体书的习惯,后来还在专卖简体书的明目书店打过好几年工,毕业后还是继续逛台湾的简体书店买简体书,将近二十年的岁月,同时看着简体书与繁体书,不断来回比较简体书与繁体书,于我来说,台湾的简体书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包含香港与台湾所出版的)繁体书所没有的,其中一点对我来说更是特别难以理解,那就是台湾的简体书用纸、印刷与装订的质量,似乎近二十年来仍旧保持某种程度的停滞。
早些年,我完全可以接受简体书印刷品质不佳、装订不佳,毕竟一本书才几元人民币,不可能苛求纸张、墨水等印刷品质。
然而,最近几年,台湾的简体书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艺术、设计、建筑、商管、语言学习等类型的出版品,价格更是三级跳,有些书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台湾出版的繁体书。价格已经大幅提升,按理说,印刷与装订的质量应该能够真的提升才对。然而,别说用纸大多还是轻薄,印刷的油墨照样不是过清就是过重,正文的文章更是很难规规矩矩地印在纸张上。彩色书更是灾难,印刷出来的效果总给人一种朦胧感,纸张吃墨的状况也不佳,如果说文字书还勉强及格,彩色印刷的书则仍是不及格居多。另外一点不可思议的是,简体字的彩色书价格往往比繁体字的书更贵(指两岸同时都有出版同一本书的情况)。
虽然有大陆的少数几个出版集团开始严格要求印刷品质,但整体来说,台湾简体书的印刷水平似乎没有随着图书价格的上涨而提升。
对于看习惯台湾与香港繁体字书,甚至是欧美日等出版先进国的出版品的朋友,如果单从台湾书店的简体书来看,大概很难相信,这是最新的印刷与装订水平。而且,容我不客气地说,如果简体书在台湾不是比繁体书便宜的话,恐怕一些书早就被消费者投诉到下架回收重印了。
或许大陆的出版同仁们应该好好想一想,在发展图书出版的路上,除了追求作品内容水平的提升,载体制作方面的水平似乎也应该跟着价格一起提升才对。出版人应该抓紧盯印刷,不要让一本编辑辛苦制作的书籍,最后毁在印刷上。无论现实环境有多少不利于印刷的因素,但如果简体书想要外销海外华文市场与繁体书竞争(特别是大众书、漫画书、图鉴之类的作品),印刷品质的要求一定要严格。
以我在香港逛书店的经验来说,香港的书店不少会同时陈列英文、繁体与简体书,光是从印刷与装订水平来看,简体书经常是敬陪末座。虽然说图书的重点应该是书中的文字思想,但做为文化商品的图书,卖相也还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毕竟有谁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一个质量较次等的产品?
我其实听不少在台湾的书店工作的业者说过,不少大陆朋友来台湾游玩或公干之余,最少都指定要造访一两家大型综合书店(有些书痴甚至还专跑台湾的二手书店或古书店),大量收购繁体书,就算是大陆出过简体版的,也还是要买繁体版,原因无他,除了喜爱繁体字之外,书籍的纸张、印刷与装订的质量比较令人信赖。
长远来说,当两岸交流更趋频繁,大陆的整体经济实力继续提升,两岸物价水平日趋靠拢时,繁体书的印刷品质还是明显领先简体图书一大段,简体书恐怕会面临相当程度的冲击。虽然目前两岸的华文出版情况似乎是大陆涨而台湾停滞,但若从图书载体的整体水平的角度来看,台湾的繁体书并非完全没有取胜的机会。
想要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光是有好作家写出好作品,好译者翻译出好作品,好美编设计出高水平的封面还不够,还得抓紧对印刷装订与用纸的质量控管,软硬合一,才能真正迈向高水平的出版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