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和这些人
2011-12-29曹文轩
出版参考 2011年18期
安武林要出一本很特别、很有意思的书,内容全是儿童文学作家人物的随笔。这些随笔,有的我很早就读过,有的正在读,有的我没有读过,读与不读,都有一份温暖和敬意存在心里的。我了解这个人,所以我信任他的文字。这些随笔曾经在作为他个人的专栏刊登过,在出版圈内引起过不小的轰动。一些作家、编辑和出版人都在私下里和我聊过,说“武林这个随笔专栏很有趣,读了就让人发笑。他写人物很传神,尤其擅长刻画人物的形象和细节。”所以,这些文字成了丰盛的谈资,在圈内圈外流行。其余的篇章,都在《检察日报》《西安晚报》《北京日报》以及一些中学生报刊发表过,深得小读者们的喜欢。
武林是个性情人,我曾经说过他是“粗中有细。”我相信这些文字是最好的说明。表面上看起来他大大咧咧,实际上他有一颗敏感而又细致的心。否则,他不可能写出那么多如此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细节。否则,他对人物的观察不会那么深入,不可能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一个心灵阳光的人,才会珍惜阳光,收藏阳光。这些文字,在我看来,就是他平日里收藏阳光的碎片。
几乎很少有人注意,武林到底写了多少个作家。如果不是这本《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群像》,我都不知道他已经写了几十个儿童文学作家。这份执著,带给我的是一份惊喜。我像看京剧的脸谱一样,阅读这些文字,因为它的意义与价值和我们的儿童文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人,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说上10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名字。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是儿童,他们是不知道一个作家是什么样子的,他有什么性格和特点,而作品中又远远不能反映这些东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更何况,一个写过如此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像人,除了武林,我还没有听说过第二个人。其实,武林也写了很多成人作家的随笔,如《孙犁的遗憾》《朱自清的郁闷》《蒋百里的远见》《台静农的酒味》《浩然的沉默》《徐志摩的率性》等等。这些随笔大都是读书读人之作,但也能道出武林的性情。若非爱读,若非有心,这些文字是断然难以见诸报端的。
武林是一个真正的点灯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儿童文学阅读的推广人。他不仅把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家介绍给了读者,而且还写过大量的经典阅读的评论。这一切缘于他对儿童文学的挚爱,缘于他对书的酷爱,缘于他对人和生活的热爱。他是一个心里有阳光的人,所以才能给读者以温暖,以快乐,以明亮。虽然有不少人受“惠”于他,但他未必能得到温暖的回馈。这个人不在乎这些,他只要写出心中想写的,便得到一份真切的满足,他身上倒有旧文人那种可贵的品质。
随笔这种文体,介乎于散文和小品之间,看起来随心所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则和章法需要恪守,但倘若真的写好,却是大不易的。自从现代文学以来,我们大体能看得出来,写随笔的人(作家)大多都是钟爱读书和藏书者。对书抱有特别真挚的感情。而这些文字,大多都能体现出一个作家的性情来。思维缜密的,狂放不羁的,严谨矜持的,无不在随笔中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武林对这种文体似乎情有独钟,深得其中三昧,写起来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也是因为他性格的原因,所以他写的那些细节和故事深受读者的喜爱。这些亦庄亦谐的文字,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和作者所想表现的主题背道而驰。最起码的,作家有些故事和细节如果换了别人,恐怕作家本人是不太愿意被提到的。
武林写的人物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他观察的独到而又深刻的缘故。作家的人物形象描写,他是用小说的笔法写的。因为这是写实性的文字,来不得半点虚构,所以需要撰写者有深刻的观察力和对文字的很高的驾驭能力。否则,人物的特色就显不出来。他是那种典型的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法,所以文字显得错落有致,既能刻画出一个人细小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又能从大的意义上对一个作家作出评价,做到了形、神、义的有机融合。一篇千把字的文章,就能把一个作家活灵活现地传达给读者。
我听说,他的人物系列在博客上贴出,许多中小学生十分喜爱。有的小学生还专门整理出了“安武林人物系列”,把他写的人物描写全部集中在一起,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他们是从写作的意义上学习的,这些文字对中小学生的写作有实际的帮助,还有一些实用的价值。无论如何,中小学生的作文,写人算是一项大内容。其实,对人的观察,理解,感悟,到文字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能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那是需要真功夫的。
对作家而言,文字就是他的心血,就是他的情感,就是他的精神,就是他的审美,就是他本人的气质。认识儿童文学作家,了解儿童文学作家,这本《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群像》无疑就是一本地图,是一个有价值的范本。读者们读作家的作品,肯定有了解作家的愿望,作家无论是在作品之中还是在作品之外,读者想真正体察起来还是相当不容易。武林的心血,犹如涓涓细流,汇成了这么一本厚厚的书。如果说这是海的话,那是人海,这些给儿童写文字的作家组成的海。我非常愿意把武林这本书称之为一个“了不起的创新”。正是因为有他讴歌的这些人的存在,中国的儿童文学才会有希望,才会繁荣。而我们的读者才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