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分析综合
2011-12-29黄蔼北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3期
第一节 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的第一点要求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文言文中的“信息”,就是指文言文本所隐含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容。如果是记叙式的传记或者游记散文等文体,一般表现为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是议论性或者政论性的文章,则表现为观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所包含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指向,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考生要善于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进行筛选与提取组合。历年高考所要求提取的大多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道德情操和才智等方面的信息。
考势预测
“筛选文中的信息”一般采取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具体命题形式一般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在题干中直接给出一个问题或观点,然后罗列出具体材料,要求考生从中筛选。另一种是在题干中给出两种问题或观点,选项为编组的形式,每组为两句,要求考生进行选择。这一考点在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都会涉及到,因而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
基于此,笔者预测2011年高考文言文“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考查形式会以如下两种形式出现:第一在题干中直接给出一个问题或观点,然后罗列具体材料,要求考生从中筛选;第二以主观题即简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真题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黄《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命题者要求考生理解的是主人公朱棣,其具体考查方向是他的“料事如神”。第①句是朱棣分析地势险要,与题干涉不大;第②句用的是比喻方式,继续阐释他对地势的看法。由此,考生就会明白,第①②句与“料事如神”无关。
答案:D
方法攻略
做“筛选文中的信息”题时,考生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通读原文,剖析信息。考生只有读懂原文,才能筛选出文中的有效信息。要看懂作者写了哪几个人,情感倾向如何,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常常是议论和点题的所在。认真读懂原文,扫清文字障碍,捕捉重要信息,是解好此类题的关键。
二、读懂题干,把握标准。即考生答题时,必须弄清楚题干要求你筛选的是哪方面的信息,如此才能避免做无用功。
三、对应原文,弄清对象。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答前,根据题目中提供的选项找到原文中每句话的出处,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然后与题干要求相对照,逐一排查,最后作出选择。
四、求同排异,具体作答。考生可找出最明确的正确项或错误项,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狮猫述
□王廷相
狮,西域兽也,毛披拂。猫亦有然者,故曰狮猫。余往在京时,曾畜其一,而生四子,咸躯白尾黑,姣然可爱。且性质荏顺,声气清窈,卧融轩如雪团,腾危槛若奔星,真闺阁之奇观也。女郎尤其怜之,置之几榻,为闺宾焉。时屋宇新构,无鼠,初不觉其害事也。
及来南都,鼠多且黠,缘壁上下,穴屋巅,昼满承尘,跳掷作扑扑声,以杖触之不畏;然夜伺人寝寂,乃群下地,环室而走,相触踏惊跃,若转斗,若嬉戏,嘈嘈呶呶,彭彭剥剥,不辨时而散去。登几庋,缘筐椟,翻书帙,穿囊袱,磕撞柈罂,拂响弦索,咀龅格格,左喧右聒,驱之仍来,寂而复作,令人中夜不得寐,虽有智力,无所从而施之。乃呼童子问猫所在。童子曰:“室无猫,故然。”翼日,乃集猫闭之室。鼠始闻猫鸣,伏于穴,不即出,久之,一二稍稍动作,骚屑刺促,如试猫然。乃猫则偃然而卧,若弗闻者。数日,鼠知猫果不为己害也,乃益狎习不避,拳穴出矣。余篝灯候之,见鼠之遇猫也,撇勒搪突,恣行无忌;猫之见鼠也,逡巡前却,若有逊避之状。嗟嗟,怪哉,异乎!猫以捕鼠为职也乃今与鼠习失职矣色相之差夫焉足取然犹不忍弃之乃市他猫为捕鼠计。至则群居而嘀嘀,而斗且啮,他猫不堪其苦,咸遁去。余始知其无能而害事也。乃尽数乞诸人,复市他猫畜之,且捕且食,尽数月,鼠患方已。
(选自《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五》,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置之几榻(放) B.时屋宇新构(建造)
C.不辨时而散去(清楚) D.寂而复作(劳作)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曾畜其一 初不觉其害事也
B.狮,西域兽也 真闺阁之奇观也
C.以杖触之不畏 余篝灯候之
D.乃呼童子问猫所在 乃集猫闭之室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狮猫“无能害事”的一组是( )
①卧融轩如雪团,腾危槛若奔星②相触踏惊跃,若转斗,若嬉戏③猫则偃然而卧,若弗闻者④猫之见鼠也,逡巡前却,若有逊避之状⑤鼠知猫果不为己害也,乃益狎习不避,拳穴出矣⑥性质荏顺,声气清窈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种猫因为毛飘动起来像狮子毛一样,大家就将其叫做狮猫。作者在京城饲养过这种猫。
B.狮猫体白尾黑、性格柔顺、声音好听,很受年轻女子的喜爱。
C.作者到了南京后,老鼠成群结队,肆无忌惮,破坏了很多东西,吵闹得作者无法入睡。
D.作者为了解决鼠患买了别的猫,狮猫却对它们又抓又咬,致使别的猫都跑掉了。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猫以捕鼠为职也乃今与鼠习失职矣色相之关夫焉足取然犹不忍弃之乃市他猫为捕鼠计。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久之,一二稍稍动作,骚屑刺促,如试猫然。
②乃尽数乞诸人,复市他猫畜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陈亮传
□李 贽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孝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有欲中亮者,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数语侵澹,澹闻而嗛之,即檄状以闻,事下大理,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繇亮,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而属台官论亮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而辛弃疾、罗点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尔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群臣更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及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擢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授签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
亮志存经济,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虽为布衣荐士恐弗及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选自《藏书•卷十六》,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下笔数千言立就(完成)
B.朝士白事,必令揖亮(明白)
C.复诣阙上书(造诣)
D.欲榜朝堂(树立榜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而目光有芒 而辛弃疾、罗点素高亮才
B.划其牍于地 乃囚亮父于州狱
C.郡守周葵得之 遂有都堂审察之命
D.因得交一时豪俊 因上《中兴五论》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陈亮做事“重许可,见肺肝”的一项是( )
①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②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③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④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⑤遂渡江而归⑥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亮不仅才华横溢,善于言辞,而且写的书也有吸引力,他写的《酌古论》就曾被宰相周葵称许。
B.南宋和金人签订合约,天下人都认为天下太平了,但陈亮两次上书反对,宋孝宗很震动,想提拔重用他。
C.孝宗身边大臣作祟,陈亮于是主动提出渡江而归,其言论被人中伤,刑部侍郎何澹受理后就报复陈亮。
D.奸臣想要重处陈亮,孝宗知道后,责骂了办案者,不看案卷。陈亮于是得以免去处罚。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虽为布衣荐士恐弗及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
②得亮策,及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
创新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长年智斗倭寇
□朱国桢
古称操舟者为“长年”。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
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亲信之;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杀之,因捩舵饱帆归,此不可失也。”皆曰:“善!”
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毙一酋。长年故善舟,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因私剜其舌,另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
将归,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并缚诣镇将所,妄言捕得贼。零舟首虏,生口具在,请得上功幕府。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杀贼奔归状。镇将唶曰:“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中丞某召至军门复按皆实。用长年为裨将,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并遣诸男妇。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选自《涌幢小品•卷三十》)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倭薄会城大掠(迫近)
B.同执者男妇十余人(捆绑,抓)
C.时时阳为好语媚贼(明地里)
D.会舟夜碇海中(抛锚停船)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从吾计,且与若归
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
B.长年为贼得
诸妇更为媚歌唱
C.长年秃而黄须
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
D.王长年,闽人,失其名
妇人收其刀以出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王长年“有胆勇”的一项是( )
①时时阳为好语媚贼②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③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杀之④令诸妇女劝贼酒⑤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⑥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断缆发舟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长年靠做船工为生,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于是称其为“长年”。他有胆识也很勇敢。
B.王长年趁倭寇解除了被捆船民的绳索,暗中叫大家听他的安排,他愿意想办法跟大家一起伺机逃脱。
C.在倭寇离回国不远而放松戒备和风向有利的良好时机中,王长年身先士卒,带着大家杀敌逃脱。
D.大家获救后,王长年不愿做官,晚年过着贫穷的生活。而冒名获取功劳的官军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中丞某召至军门复按皆实。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
②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
第二节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条目中第②③条明确规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考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内容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历年高考题目中,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大多集中在分析论点的某个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事发生的原因或发展导致的结果等几个方面。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该考点要求考生分析和概括作者在记叙某一事件或人物时,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的观点、看法、态度、倾向,包括褒贬抑扬、喜怒哀乐等。
考势预测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往往结合在一起采取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题目要求“选是”或“选非”,选项的内容大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一是对情节要素的叙述分析,二是对有关人物的述评,三是对语段观点的概括评价,四是对艺术技法的简要分析等。对艺术技法的考查,有的开篇明义,直抒胸臆;有的寄寓故事,含而不露;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等。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多是文中议论性的句子。考生要注意甄别筛选,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根据上文所述,笔者预测2011年高考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考查点有两个:一是关注作者写人叙事后的评论文字,并将其简括为“自己”的观点;二是对文言选段内容方面的分析与概括,考查考生对文章特色的把握、理解、分析和概括。做好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有助于考生更好地解答文言文阅读题。
真题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选文参照第一节)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解析:第8题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综合体现。C项“被敌方间谍获知”是错误的,原文中,“获贼间谍”,这个人是宋忠的部下,他向朱棣一方透露了宋忠的消息。很明显,C项是错误的。
答案:C
方法攻略
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解题策略是:
1.整体把握,对照选项。首先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从而形成“整体文意”。然后把四个选项作为把握文章内容的四个切入点,试题中拟设的四个选项一般是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也就是选文四个方面的内容要点。
2.了解规律,借以排查。命题者拟制试题中的错误项有如下方法:①事件杂糅,即把不同时空的事糅合起来表述。②内容错位,即故意在时间、地点、指代、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③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即平添原文中没有依据的内容。④表述夸大或缩小,即以偏概全或者化全为偏,违背原文事理逻辑。⑤颠倒是非,即选项中的表述与原文正好相反。⑥强加关联,即文中本无关系,硬加因果、条件等关系。⑦对错参半,即有对有错,融在一起。借助这些错误项的设置方法来排查选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选项,排除错项。在一般情况下,试题的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明确正确项,也就推出错误项了。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解题策略是:
1.删繁就简,锁定重点。考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大篇幅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剥离,从保留下的关键的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2.留心结语,仔细推敲。现在高考文言文的选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在这样的文章结尾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文章最后常常用某人的话语来总结某人某事的特点,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因此,考生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而是蕴涵在了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这就要求考生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信息,进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海上平寇记
□王慎中
守备汀漳俞君志辅,被服进趋,退然儒生也。瞻视在鞞芾之间,言若不能出口,温慈款悫,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然而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生死之形,士皆掉魂摇魄,前却而沮丧;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矛,七注之甲,鸷鸟举而虓虎怒,杀人如麻,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厉孔武也!
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日遇焉。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贼行海上,数十年无此衄矣。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也。亦可谓难矣!
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辄书此以与之。君其毋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所独欲书之者,君所获贼在玄钟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之尔。
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
(选自《遵岩集》,有删改)
1.下列各句,都能表现俞大猷“勇猛、有诚心”的一项是( )
①言若不能出口,温慈款悫②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急而倏忽③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矛,七注之甲④杀人如麻,目睫曾不为之一瞬⑤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⑥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俞大猷温和、仁慈又诚恳,但在战场上却意气昂扬,能勇敢宰杀敌人。
B.漳州海盗为害当地,主管官吏把他们当做忧患,都督府命令俞大猷去缉拿这些海盗。
C.俞大猷与海盗在海上交战,击败了海盗,使海盗全军覆没,遭受重大失败。
D.俞大猷的几百个士兵,都是临时招募集结的,能够取胜,所凭借的是他的诚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尊经阁记
□王守仁
盖昔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词,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则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已。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困穷而无以自全(最终)
B.则具于吾心(全部)
C.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探求)
D.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积存)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忧后世而述六经
而世之学者
B.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
牵制于文义之末
C.以免于困穷之患
以涂天下之耳目
D.虑其产业库藏之积
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作者对“六经”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②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③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④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⑤习训诂,传记诵⑥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六经是古代圣人阐述匡扶人间正道的学术著作,是代代相传的无形产业和精神财富。
B.只要六经这些精神财富存在,就能使大家永远保存激昂奋发的动力,避免颓废现象的出现。
C.当时有些学六经的人,只从自己的心里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从而造成了错误的做法。
D.作者反对乱经、侮经和贼经的做法,主张要发展地、联系地、整体地看待六经的真实内涵。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则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已。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②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创新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借竹楼记
□徐 渭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以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极于是邻,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西之,而所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云天乎?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选自《明清近代散文鉴赏大典》)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稍并其邻之竹(稍微)
B.特是邻之竹乎(只是)
C.龙山子固启之(本来)
D.子见是邻之竹(这)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如吾子之所为借者
龙山子固启之
B.而自题曰“借竹楼”
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
C.他邻之竹也
而迤于东也
D.集交游燕笑于其中
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作者“借”含义的一项是( )
①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②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③见他邻之竹而乐④见莫非邻之竹而乐⑤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⑥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情节完整的小说,作者虚构了龙山子与方蝉子两个人物,以他们的对话来表明自己对“借”这一含义的理解。
B.方蝉子所表达的寓意是,龙山子的“借”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龙山子忽略了“远”,而“远方”也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欣赏的。
C.方蝉子指出,如果龙山子可以很快乐地在邻居的竹林上看到云天,他就不会想去“借”邻居的竹林来获得生活美感。
D.方蝉子又假设,如果竹林跟龙山子的房子离得很近,他又能很快乐地欣赏它,那么他就不会再“借”邻居的竹林了。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②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可楼记
□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
(选自《国学基本丛书》本《明文在》)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楼可方丈(大约)
B.可以负日之暄(背负)
C.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饯行)
D.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走跑)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高其左偏为楼 则斯楼又其赘矣
B.西则九龙峙焉 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
C.于水有悠然之旨焉 生于有所不足
D.高子登而望之 托而栖焉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作者因“可楼”而具有“优哉游哉”心情的一项是( )
①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②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③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④于水有悠然之旨焉⑤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⑥则斯楼又其赘矣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所建造的可楼是在一间水上居室室内偏左往上搭的一间小楼。小楼四面开窗。
B.因为小楼四面景象很好,可以使作者心满意足,心情很好,于是就取名为“可楼”。
C.作者曾游遍天下名山,如燕赵、闽粤和齐鲁殷周等地,但是都没有感到很满意的。
D.可楼建成后,作者可以忘掉一切,也忘不掉一切,因而这座“可楼”显得多余。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
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
②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