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八:攀升精神高度

2011-12-2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38期

  攀升精神高度,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文明薪火,历年来就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多体现出对精神高度的追求,如2009年北京卷的《司马祠》赞愈挫愈坚的高尚人格,江西卷的《木车的激情》赞新时代要有勇于探索的心灵,浙江卷的《寻找教育的曙光》颂扬永不满足、永远求索,广东卷的《黄侃先生二三事》赞颂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2010年全国卷Ⅱ的《大河家》赞勇敢无畏、淡定旷达的情怀,江苏卷的《溜索》赞在艰苦环境中人的磨砺、团结、信任。而高考作文方面,2009年安徽卷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湖南卷的命题作文“踮起脚尖”;2010年北京卷的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天津卷的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等无不打上精神高度的烙印。
  
  剑桥的钟声为她响起
  □张达明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邓亚萍由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提名,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国际奥委会在正式场合使用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只会说中文的邓亚萍,只好每次会议都带翻译。而等翻译过来,信息难免滞后,常让她陷入尴尬。性格倔犟的她告诉自己,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自己必须也一定要胜任!
  1997年邓亚萍退役,以英语专业本科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第一堂课上,英语老师问她:“你的英语水平是什么程度?”邓亚萍嗫嚅道:“我能写出26个英文字母。”在当天的日记中她写道:“现在我是清华大学最差的学生,但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会成为清华最优秀的学生。”
  但对于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的邓亚萍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谈何容易?读书的清苦和孤独,虽然不同于球场的训练,但面对天书般的英文单词,她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辛苦。以至于到后来,每天清晨起床,她都会发现枕头上有大把大把掉落的头发。在打球时,她两眼视力都是1.5,毕业时,一只眼睛的视力已下降为0.6了。
  后来,邓亚萍不但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清华大学英语学士学位,而且获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
  一次,邓亚萍回清华看望英语老师,老师对她说:“你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作为一名奥委会委员,还需进一步提高。国内的语言环境决定了你在英语水平上不会有大的提高,我看还得再把你扔出去一回,去剑桥大学读博士!”
  上剑桥大学是邓亚萍做梦也没有想过的,老师的话让她禁不住心潮起伏,她要去剑桥大学实地感受一下。
  后经萨马兰奇推荐,邓亚萍进入剑桥大学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又是一次艰难的起步。邓亚萍拿出打球时不服输的劲头玩命地学习,把研究方向定位为“2008年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而此时,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她一边要忙北京奥委会的筹备工作,一边还要进行博士论文的准备。
  2008年11月29日,当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在学校礼堂前的草坪上亲自授予邓亚萍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为她带上剑桥博士帽时,剑桥大学城内所有教堂的钟声顿时响起来。在丈夫林志刚和两岁的儿子林翰铭以及当地朋友的陪伴下,邓亚萍按照剑桥的古老传统完成了全部仪式。那一刻,她泪流满面,哽咽着说:“在经历了11年的艰辛后,今天我终于圆了剑桥博士的梦,激动的心情绝不亚于夺得奥运会金牌。”
  邓亚萍应邀参加央视“咏乐会”访谈节目,有观众问她:“你是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唯一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博士。支撑你实现这一目标的力量是什么?”
  邓亚萍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决心、恒心、信心、平常心,加上好的方法。我想努力这样做,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从运动员到博士再到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看似平步青云,但对此她幽默地说:“因为我个子矮,所以所有的球对我来说都是高的,都是我进攻的好机会。”
  (选自《半月选读》2009年第22期,有删改)
  
  提起邓亚萍,人们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那个在乒乓球台前目光凶狠,握紧拳头,把对手逼向死角的乒坛女王。可谁又想到乒坛女王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又让自己变回到丑小鸭,毅然去清华大学进修英语学士。她以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获得了清华大学英语专业学士、诺丁汉大学硕士、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邓亚萍在十年里完成了令人炫目的华丽转身,对此,我们除了敬佩,更多的是思考。
  
  我知道光在哪里
  □濮存昕
  
  做人艺的演员,其实是挺幸运的。人艺的前辈都很真实,很平常,该什么样就什么样,出门不用戴眼镜遮上眼睛,不藏着也不掖着。我想像他们一样,自在坦然地活着。
  广告与公益
  作为演员,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是碰到好时候了。当年我们的父辈,专于一艺,只能做一件事情,而现在,我们能干八件事情。我也是在这样的机遇中,进入了商业层面,挣钱比父辈多多了。因为你是知名演员了,人家需要用你的形象来推广品牌。还有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你只要花点精力,出席活动,这事儿就成了,你有了舞台之外的社会功能。这是事情好的一面。
  我第一次接广告,拍的是日本的NEC电器,他们看了电视剧《英雄无悔》,就选择了我。第一次去银行取十万元钱,我心里怦怦直跳,见钱眼开,又不禁心虚,怕有人打劫。
  广告拍多了,也会激发你的艺术思维。我自己就常被创意精彩的广告感染。现在我还对我早期拍的红酒广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故事广告,通过一瓶红酒传达对爱人的思念。
  有段时间,很多人批评我也商业化了。有一个观众还把我的一个广告形象从报纸上剪下来寄给我,在旁边写上:不要脸,哈巴狗,人家让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我当然很震动——观众希望我维护自己的形象。这以后,我选广告就很谨慎。信息化时代,太多地方希望你做吆喝的形象,但我已经知道深浅了。一件事,你参与进来,就要为它负责任。这责负不了,就别揽。
  至于做公益活动,我坦白地说,做公益对演员来说,有名又有利。看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红楼梦》,讲贾宝玉正邪二气。他说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有正邪二气。我想自己也如是。虽然现在外面对我的赞誉很多,爱心大使啦,好演员啦,那怎么解释我身上的邪气?我只能说,我表现出来的是所谓的善良与美好,我隐藏着丑陋与罪恶。我能藏着不被人看见,那是我的修养。我不是不会骂人,也不是不会偷盗,我也会伤害人,可是我能控制住。我也有隐私。对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人生课题,包括人性丑恶的一面,我怎么能不知晓?
  最后的告别
  有一年我去南非,在野生动物园,车子遇到几十头象排着队在草原上走。我看到一头老象距离远远地跟在后面,在车道上迎面而来。一窗之隔,它的眼睛低垂着从车边走过了,四条腿着地,每踏一步我都有震感。我知道,老象在离去的时候,就是这样离开象群慢慢走,最后连遗骸都找不着。还有老子,骑着青牛,出关而逝。最后的告别都应是这样的,慢慢歇息——属于你的会议结束了,属于你的酒席散了,该放弃的就放弃……
  作为演员,我们离不开掌声。我们感恩于这些喝彩,让你还有动力继续吃苦受累,但是也绝不能只为喝彩做事。人生最终还是“满船空载月明归”。不属于你的赞美,希求不来;属于你的赞美,你退了,人家茶余饭后也许会聊聊你。戏剧艺术是我的月,名利是几颗星,不过如此。
  (选自《我知道光在哪里》,有删改)
  
  濮存昕就像一位邻居大哥,朴实、厚道,面带微笑地给我们讲他的故事。他把人们对他的喜欢和信任再度回报给社会,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他的文字最大的优点是“真诚”“文字往心里走”,一如他的人。一个人能找到一生都愿意追寻的光并不容易,“光有很多意义,信仰、生命都算。一个人只要坚持真善美,只要向往光,就一定能找到光”。
  
  
  
  我是少年
  □郑振铎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如炬的眼,
  我有思想如泉。
  我有牺牲的精神,
  我有自由不可捐。
  我过不惯偶像似的流年,
  我看不惯奴隶的苟安。
  我起!我起!
  我欲打破一切的威权。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沸腾的热血和活泼进取的气象。
  我欲进前!进前!进前!
  我有同胞的情感,
  我有博爱的心田。
  我看见前面的光明,
  我欲驶破浪的大船。
  进前!进前!进前!
  不管它浊浪排空,狂飙肆虐,
  我只向光明的所在,进前!进前!进前!
  
  
  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进取精神。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没有巧妙的构思和华丽的辞藻,似乎是略嫌粗糙的。但是,这首诗却以气势取胜,以激情动人。这首诗歌的第二节一连用了九个“进前”,犹如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角,又像一篇豪迈的宣言书,展露了少年郑振铎的壮志豪情。诗中的“我”,是诗人自己,同时又是整个朝气蓬勃的觉醒的一代。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当今青少年继承和发扬。
  【薛守泉/供稿】
  
  
  悬崖树•豌豆花
  □刘心武
  
  社区里有一位年逾八十的老翁。每当看到他,我总不由得想起中国当代诗人曾卓写的短诗《悬崖边的树》,其中最打动我的两句是:“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这位老翁所留下的“风的形状”,只见于他的面庞,而他的腰板,目前依然挺拔。他的面庞上,有几道粗犷的,仿佛刀刻的褶皱,那几道褶皱之间则布满细琐的纹路。跟他靠近时,他生命中那悬崖树般的沧桑感喷溢于外。对视时,他那仿佛蓄满豁达乐观能量的眼神,更直沁我的胸臆。他的微笑很特别,淡如清水,没有涟漪,只给你一派宁静,却胜过一切礼节,使你体味到丰富的意蕴。
  他在悬崖上所经历的风雨的冲刷涤荡,这些年都陆续写在了一大沓毛边纸上,墨笔小楷,繁体竖写。他曾拿给我看过,并不是要我帮助他公开发表,只是希望我能就他那文本的整体格调提出意见。读后,返还他时,我直言,没有太强的感动,却有不小的惊讶。类似的经历,我已经听过读过很多,曾多次被感动得眼热泪流。但以往所听所读,似乎都没有他的那么淡定。他留下了风的形状,却平静得出奇,促人深思。
  中国有着不少的“悬崖树”,经历风雨冲刷磨砺,根须牢牢抓住山土,虽然“留下了风的形状”,却拒绝沉沦,没有坠入崖下深谷,晴日里展示出一身顽强的青翠,成为一道历史性的风景。这是“悬崖树”们的共性。
  但是,他这棵“悬崖树”,却又有着其个性。社区居民都知道他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经常发“红包”。他在社区绿地健身、散步时,与人们相处和谐,但寡言少语。他很少,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不参与展示性的慈善活动。他害怕被表扬,被报道,害怕过分地对他致谢。他总是默默地、巧妙地把“红包”递送到某些人手中:低工资高负担的绿化工、遭受火灾后的人家、无经济能力让孩子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家长、不慎被烫伤的小保姆、大学毕业后一时没有求到职的应届毕业生、感冒咳嗽的小保安……以雪中送炭为主,却也会锦上添花:谁家乔迁之喜、红白喜事、孩子顺利升学、病人康复出院……他也会送上“红包”。
  他退休金不菲,子女虽不在身边,但都给他赡养费,他确实比较富裕。但有些人就是不理解:他怎么养成这么个嗜好?他那“红包”都是真正地用市卖的红色封套来装,最多的据说达到一千块。
  这就又让我想到了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他写到一只成熟的豆荚里的几粒豌豆,起初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被一个顽童拿来夹在弹弓里随意弹射。其中有一粒豌豆被弹射到了一处阁楼水笕旁的瓦缝中。那瓦缝里只有少量的淤泥,但那粒豌豆就在那一点泥土里扎下了根,长出藤蔓,开出粉白的花朵。那阁楼住着一户贫穷的人家,有一个残疾的孩子。他不能下楼活动,每天只能从窗里朝外张望。他听父母讲起过花园,却从来没有去过花园。但他忽然发现,窗外渐渐有了绿苗,又渐渐有了藤蔓,后来更开出了鲜嫩的花朵,那不就是一个空中花园吗?于是他双手合十,感谢上苍这丰美的赐予。
  这位老翁也就如同那阁楼窗外,水笕边,瓦缝里长出的豌豆花。他的乐善好施,给予人的绝不仅是物质上的襄助,而是宝贵的人情滋养。
  悬崖树,充溢着阳刚之气;豌豆花,体现出脉脉柔情。他一身兼秉刚柔二气,难能可贵。
  有一次他对我说,总结一生,可用三个字概括:缘、善、爱。他这样排列这三个字,自有他潜在的道理。但是,依我之见,这三个字无妨排列为:善、爱、缘。善是心根。一切美德,一切美人美事,皆根源于善。中国人常说的良知、良能,我以为就是善的本能与行善的能力。人因有善根,故能生发出爱苗,爱的枝叶繁茂了,就能开出艳丽的爱之花:人类大爱,家国大爱,社群之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当然,还有男女情爱……而爱果成熟的过程里,缘分便纷至沓来。
  我愿以他为榜样,将悬崖树和豌豆花的禀赋,浸润自己的灵魂。
  (选自《北京晚报》2007年3月12日,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说老翁具有哪些“风的形状”的肖像特征。
  2.文章第二自然段中黑体词语“淡定”该怎么理解?
  3.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谈谈作者说“中国有着不少的‘悬崖树’”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含意和作用?
  5.文章以“悬崖树•豌豆花”为题,有什么作用和好处?
  
  
  用一生书写“米”字
  □朱立毅 王春雨 姜 锐
  
  老人总在唠叨:“我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我们不禁追问:“老人这一生在进行一场怎样的长跑?”
  “大米的‘米’字就是八十八,我想怎么也得干到八十八,写完这个‘米’字。”老人说。半个多世纪来,他主持研究、推广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让北大荒的粮食产量迅速提升,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品尝到丰收的喜悦。
  老人将毕生心血献给了水稻事业,他对水稻的热爱令我们惊诧,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从佳木斯搬到哈尔滨一年了,可出了门就找不到家;到家了不会开门,开了门又不会锁……”老人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上了年纪,什么都忘了。”
  可有一件事,他怎么也不会忘,也许永远也不会忘。
  给稻农们讲课时,老人从不带本子,就拿着三四支粉笔,一讲就是半天。别人问他:“您讲课时那些数字怎么记得那么清啊?”他回答:“我脑袋里没别的,只有水稻。”
  有人说,徐一戎是个“稻痴”。他对水稻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一个人如果能穷尽毕生精力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他注定是无比幸福的。
  对于自己所深深热爱的水稻事业,老人有着不懈的追求。“一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到底是多少?通过改进栽培技术,还能不断把产量提高。”谈起水稻,老人兴奋地比画着,“比如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空育131’,开始亩产只有450斤,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后,这个品种亩产能达到1100斤!”
  喜温的水稻在东北曾经是稀罕物。1954年,已在垦区干了几年的他被分配到试验农场进行水稻研究。“书上没有东北种水稻的内容,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他回忆说。
  从此,徐一戎踏上了一条漫长的水稻栽培之路:春天,他卷起裤脚,在冰冷的水田里一站就是一天;夏天,他泡在田头观察水稻的生长变化,烈日剥去身上一层又一层皮……
  我们已很难算清老人当年为了攻克一个个难关而付出的艰辛,数字记录了他探索的脚步: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在稻田里累计走了8万多里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他写的论文、笔记和资料共计2300万字,比四大名著的总字数还多出好几倍。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他攻破了水稻种植的一系列难题:保证了寒地水稻能有计划地安全播种、抽穗、成熟,解决了水稻“旱育不旱、稀植不稀、跑粗走样”的问题,创造了寒地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水稻从此在北大荒扎下了根,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27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1600万亩,单产也翻了近两番。这其中凝结了这位老人的智慧和汗水。
  离开大学校园已经60多年,徐一戎至今还记得课堂上学到的“工农剪刀差”这个词。他微皱眉头:“现在是该想办法来补贴农业了。”
  老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岁数大了,有些稻农担心他的身体,不敢找他。为了不连累别人,老人每次去田间地头都在上衣口袋里放上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是自愿来的,出什么事由我自己承担,与别人无关。
  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图什么?刚从农垦科学院退休时,有农场以高薪请他去当顾问,可他不干。“我要收了你的钱,就只能在这儿干,其他的地方我就去不了了。”老人撂下一句话,“你要给我钱,我就不来了,你一分钱不给,我照样来!”
  老人一生把钱看得很淡,但他却深知钱的分量。2008年金秋,他决定把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的钱捐给农垦科学院。老人搜罗了自己所有的存单,发现离100万还差24000元钱。于是他又等了几个月,攒足了工资最终凑成100万。
  这是太沉重的100万元。我们特别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老人捐出毕生的积蓄,可他却语气平淡:“如果这点钱能为水稻事业做点事就算值了,结个半瘪子也比空壳强。”
  这位老人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个沉甸甸的“米”字。他的人生也犹如一株水稻,饱经世间风霜,却无私地回报给黑土地。在茫茫的北大荒,徐一戎收获了富足的人生。
  (选自“新华网”2010年7月15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通讯中的人物是一位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的农业专家。
  B.写老人的健忘和不忘,不仅表明徐一戎年事已高,更重要的在于突出他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执著。
  C.文章中运用数字的目的在于说明寒地水稻的增产、种植情况以及徐一戎捐献数额的巨大。
  D.文中写铭记“工农剪刀差”一词,体现出徐一戎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看法。
  E.这篇通讯以展现人物为主,但作者于记述中融入议论和抒情,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这篇通讯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彰显徐一戎的高尚品格的?请简要概括说明。
  3.这篇通讯在选材处理和布局谋篇方面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4.文章第八自然中“那他注定是无比幸福的”中的“幸福”一词该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难点解读】
  一、怎样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解读文章的基础。高考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考生在分析词语的含义时,必须把握其所处的具体语境,选出与之相关的信息,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探究其内在意义。如选文1后的第2题中的“淡定”一词,显然是有别于常规意义的,考生需要结合相关语段的描写来进行推断。
  二、怎样依据规定概括内容要点
  对于概括归纳类的试题,考生先要明确题干的相关要求,确定试题所涉及的文本范围,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分析,从中概括归纳理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抓住重点词和中心句,做到全面、准确、简明地概括内容要点。如回答选文2后的第2题时,考生先要明确“高尚品格”的内涵,然后通过典型事件分析出人物的思想品格。
  三、怎样理解和分析文章的题目
  回答这类试题,考生既要认真分析题目用词或语法等方面的特点,更要着眼于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考察。如回答选文1后的第5题时,考生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得出,这个标题既表明了写作对象,统领全文,又起到了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四、怎样对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探究题是现代文阅读中要求能力等级较高的一种试题。这类试题命题形式是多样的,命题角度也是多维的。解答探究类的试题时,考生要明确试题是要求从哪方面探究的,要善于抓住主要材料,找出探究点并进行发散思维,联系历史或现实多做些纵向或横向的思考与比较。如选文2后的第4题就属于理解型探究题,是此类试题中相对简单的一种。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揭示出人物精神或其人格内涵。
  【薛守泉/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2010年3月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老二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老三为升官差点招来官司,老四想住别墅差点成为“房奴”,小五渴望富贵但求富不成。唯有老大,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境遇顺逆,幸福,如他所说“有生以来从未离开过他”。老大的幸福观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深思。有人说,老大的幸福其实就是随遇而安,麻木消极,不思进取;有人说,老大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他质朴踏实,知足常乐,不为物欲所惑,追求精神的满足。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文题由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引出话题“幸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分析材料,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幸福不仅是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老二等人追求的是物质;随着物质的失去,幸福之塔也轰然倒塌。相反,老大看重的是精神的满足,所以他总能感受到幸福。2.幸福不是等来的,也非他人赐予,而要靠自己去努力追求和亲身体验。老大能从每天的平凡生活中感受到快乐,这正是他努力追求和体验的结果。3.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感到生活美好的人,才是幸福的人。老二等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社会上那些“住别墅、开名车、存巨款”的生活模式中,不能自拔。一旦这些“目标”无法达到,幸福感就会失去。而老大却很幸福,那是因为他的生活方式极其简单——自食其力、知足常乐。4.幸福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当珍惜。
  考生若写成议论文,可以谈自己对幸福内涵的理解,阐述幸福与物质、精神的关系;可以表达追求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创造人生幸福的观点;也可以批驳“幸福就是有钱”等错误观点,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幸福观。若写成记叙文,可通过对一件或几件事的叙写,或用蒙太奇手法描写生活中幸福的几个片段,写出自己对幸福的独特感悟。但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并真切生动地去描写,写出真情实感。
  
  
  幸福就在于知足
  
  生命变化无常,或喜或忧,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知足。
  也许我们没有华丽的衣裳,但我们有舒适的衣装;也许我们没有奢华的别墅,但是我们有温暖的平房。这就是幸福。
  我有一个五口之家,虽然爸爸、妈妈没能为我提供锦衣玉食,但是他们却给了我人间最伟大的爱。这让我觉得很幸福。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知足并幸福地生活着。当我问他们有什么“幸福秘诀”时,他们答得很坦然:“我有亲人的关心,有老师的鼓舞,有同学的帮助。这已经足够了,为什么不幸福呢?”
  是啊,知足就是幸福。但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不知足,一味拼死拼活地挣钱,认为钱是幸福的象征。有了“大众”,想要“宝马”;有了公寓,想要别墅;有了官职,想当更大的官,全然成了这些东西的奴隶,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自古以来,我国就提倡知足。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现状。本来可以过得幸福,但是由于人们野心勃勃,在“人生”战场上拼杀,最终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
  
  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为什么我们不选择朝看日出、晚看彩霞的诗意生活呢?陶渊明,家徒四壁,但他却过得很知足。虽然家里没有粮食,唯有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但他仍过得很幸福。因为他知足啊。有句话说:“幸福的秘诀在于知足。”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顾法律的规定,公然违法犯法,来获得“宝马”、别墅、官职呢?难道有了这些,就幸福吗?并不是。有了这些,你也许会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别人把你的东西拿走,整天担惊受怕,吃不香,睡不好,郁郁寡欢。你幸福吗?恐怕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吧。
  知足,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你会感受到家人对你的关心。听到鸟叫虫鸣,这都是幸福。即使是朝九晚五地忙碌,但是回家后家人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这不就是幸福吗?
  知足,你会发现幸福就在眼前。
  
  
  有一种幸福叫知足
  □何江宁
  
  人生忙忙碌碌,变化无常。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或喜或忧。但只要学会了知足,也就收获了幸福。
  或许我们没有华丽的衣裳,但有得体舒服的装扮;或许我们没有奢华的别墅,但有温馨的家庭;或许我们没有尊贵的地位,但有简单的快乐。这就是幸福——知足。
  我有一个五口之家,虽然爸爸、妈妈没能为我提供锦衣玉食,但是他们却给了我人间最伟大的爱。生病时的悉心照顾,犯错时的耐心教育,黑夜中的贴心护送……这些,都让我感到自己很幸福。
  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利令智昏,迷失了方向?滚滚财富、显赫职位都无法填满他们欲望的深壑。在金钱、权力面前,他们永远不知足,到最后沦为名利的奴隶。这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曾数次被评为“中国首富”的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他在商场上取得巨大成功后,不愿回头构建自己的心灵大厦和道德天空,而一度沉溺于官商勾结和无道德环境的长袖善舞中,以此来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最终,东窗事发,他成了阶下囚。家财万贯的他本可以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他却忘记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极度膨胀的物欲使他走上了不归路,幸福也就离他远去。
  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提高,遗憾的是仍有不少人因不知足而失去了拥有的幸福。在这方面,古人要比我们做得好。性情恬淡的陶渊明,家徒四壁,有时家里没有粮食,还得靠亲朋好友的接济,但他每天照样在躬耕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在吟诗作赋中体会到文学的美好,在粗茶淡饭中品味到生活的幸福。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懂得知足。前些日子,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一次与百姓的交谈中颇有见地地说:“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把握,因此要努力追求幸福,充分享受幸福,体会幸福。”
  人生苦短,岁月如梭,何不乐天知命,快快乐乐地过?在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很知足,所以都幸福地生活着。当我问他们有什么“幸福秘诀”时,他们回答得很坦然:“我有亲人的关心,有老师的鼓舞,有同学的帮助。这已经足够了,为什么不幸福呢?”
  是啊,知足就是幸福。
  在这广袤的大地上,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朝看日出、晚看彩霞的诗意生活呢?海子在诗中说: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就是幸福。
  知足,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你会感受到家人对你的关心,你会听到鸟叫虫鸣,而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也会烟消云散。知足,会让你觉得家人每次为你准备的晚餐都香甜可口,这不就是幸福吗?
  知足,你会发现幸福就在眼前。
  
  
  仔细对照二类文和一类文,不难发现后者在主题提炼、语言表述、结构布局等方面更胜一筹。具体表现在:
  一、主题更鲜明突出。二类文虽也做到了主题的一致,但由于行文思路不甚清晰,论据不够充分及语言驾驭能力的欠缺,使主题表现得不够鲜明。而升格后的文章能紧扣中心,运用新颖、典型的事例进行论证,因此主旨更鲜明突出。
  二、语言更准确流畅。前后文无论是在语言准确、句式变化,还是在文笔优美流畅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三、结构更严谨合理。一类文在二类文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在起承转合及过渡上进行了修改和提升。因此,后者条理更清晰,脉络更分明。
H+azY4O0VxJDMcisvZK04Q==  
  【精彩片段】
  1.幸福是什么?蜡烛告诉我,幸福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自己的一点热来温暖人们,尽自己的一点光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骏马告诉我,幸福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雄鹰告诉我,幸福就是展翅高飞,搏击长空,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点点地飞近……哦,原来幸福就是奉献,就是自由,就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幸福就是一颗分享的苹果》
  2.人文关怀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的内涵。我们所说的人文关怀是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而人文精神作为现代观念体系的核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这些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突出表现为:不仅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不仅要关注自己,而且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要关注更多的人富起来;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而且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今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关注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而且要关注人类的未来。人文关怀就是要把这些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融入到现实行动中来,在实际行动中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
  ——《给予农民工以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3.现在,一系列重要的挑战和课题早已摆在人类面前了。对此,中华民族同样无法回避。例如:如何解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环境中的民族文化现状;不同的文化之间如何沟通、相融;如何进行未来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建设,以使人们能在对物质的追求和对精神的需求之间取得相对平衡;如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和人文精神建设速度之间找到协调点;中华民族如何和各国人民为克服当前地球的种种危机而携手并进。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些问题可以简约为这样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如何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欧阳睿/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0年11月11日,在一间狭窄简陋的出租房内,两名赤裸着上身、不修边幅的农民工,用一把吉他、一个话筒,真情演绎着汪峰的歌曲《春天里》。他们就是黑龙江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的刘刚和王旭。自这段视频上传到网上后,迅速红遍网络。质朴有力的歌声唱哭了很多“70后”“80后”,就连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2011年,这对流浪歌手在春晚上演唱了《春天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两位在京漂泊多年的农民工,凭借“一把吉他、一个话筒”这样极其简易的设备所翻唱的歌曲,深深打动了很多“70后”“80后”。究其原因,就在于两位农民工是用自己的灵魂唱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心灵之歌,更是用执著追求解读了梦想的含义,难怪就连省委书记也力挺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执著铸就成功。执著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美丽。2.爱拼才会赢。刘刚、王旭在艰难困苦之时,仍坚守心中的信念,并一路走下来,最终获得了成功。3.磨难是财富。正是在京多年的艰难生活,使刘刚、王旭收获了创作的宝贵财富。
  【相关素材】
  2010年8月3日,濮阳市龙驰跑酷团团员在队长张鹏的组织下,每人背负20公斤的行李在一个月内,徒步走完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5省4000多里后顺利返回濮阳。他们当中除张鹏是高中生外,其他7名队员均为初中生,最小的只有14岁。在征途中,尽管风餐露宿,饱受蚊虫叮咬,但是没有一个人临阵逃脱,自甘放弃。
  
  
  因为磨难
  □鸢琪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刘刚、王旭,在京漂泊的数十年间,风里来雨里去,卖过苦力,啃过馍馍……历尽了千辛万苦,饱尝了人间冷暖。在磨难中,他们奋然前行,不屈不挠,终于从“星光大道”走上了“央视春晚”,从昔日的地铁卖唱到今天的功成名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骄傲地回答:“因为磨难,我们明白了奋斗的意义;也是因为磨难,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是啊,生活充满坎坷,我们得随时做好迎接各种坎坷磨难的准备。
  其实,“旭日阳刚”能扛住来自生活的种种艰难困苦,坚守心中的梦想,笑到最后,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磨难的价值。易卜生有句名言:“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盯住自己前进的目标。”做搬运工、当小商贩、地铁卖唱……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他们,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厄运,可他们却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且歌且行。是磨难,为他们后来的成功积累了一笔宝贵财富。
  有人曾说过,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停止不前呢?一个碰到一点挫折就半途而废的人,又怎能经受得住狂风暴雨呢?
  安在焕是颇受观众喜欢的韩国演员。在一次制作影片时因资金缺乏而不得不中断制作。安在焕因此受到了沉重打击。亲人的陪伴、好友的安慰,都无法使他走出心里的“阴天”。后来,情绪低迷的他,在工作上始终都无法进入状态。可想而知,接下来他的事业愈发不如意。事业处处受阻,他心情也就越来越低落。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再后来,他竟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其实,安在焕在事业上节节败退,不是输在实力和运气,而是输给了不能坦然面对眼前的苦难,不能正确理解困难与成功的关系。
  朋友们,去学学在金融危机中破产却轻松说“好哇!又可以从头再来了!”的泰国商人施利华,给自己一个微笑,重新振作;也去学学得知身患癌症却每天坦然面对生活的歌手丛飞,大声地告诉自己,磨难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来吧,磨难,你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完全可以战胜你。
  
8fa9a07930bd1fa01a34ed0933a19880  本文紧扣中心展开议论,较好地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有力论证了主题。为避免说理枯燥,作者使用了不少时新素材,有叙有议,内容较为充实。文章语句通顺流畅,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冯根生,在经营企业的几十年中,从不满足于“守摊子”。无论是企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着“闯”和“冒”的拼搏精神。在中国2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几乎每一阶段,冯根生都充当过“呐喊者”“出头鸟”的角色。世人赠予了他“狂商”之美誉。
  请以“成功源自”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将标题空缺处补充完整;②立意立定;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关于成功,可谓众说纷纭。而成功到底源于什么,这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也就是说,文题可供考生写作的方向和范围很广。就本题而言,考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切入点来立意作文,如理想、自信、创新、细节等。不过,这样往往会落入俗套或平淡。所以,要想高人一筹,就必须标新立异,言他人未敢之言。而在具体写作中,考生要注意把重点放在所补充的字词上。当然,在取材上要尽量选择丰富、新颖的材料。
  【相关素材】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这是继2010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对此,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表示,要保持高速铁路国际领先水平,我们不能满足现有水平,还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去创新,完善,让中国高铁真正由“追赶者”变成“领跑者”。
  
  成功源自不安分
  □唐宁梅
  2008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丁磊在一次给大学生的演讲会上,对同学们提出“人生怎样才能成功?”的问题所做出的铿锵回答是:“成功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一次次尝试挑战人生——成功源于不安分。”此言至今犹在耳畔。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谈及成功时,也多次发出“要成功,就不能安于现状”的感慨。
  中华民族素以安分守己、沉着稳重著称。不安分,就意味着行为的出格和对正统的叛逆。这对受了几千年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国人来说,显然有些格格不入。其实,在事业上打破常规,多些折腾与稳重并不矛盾。要知道,成功的道路很少平坦顺利。我们唯有斩断荆棘,清除障碍,在人生大河里奋力向前游,才可到达成功彼岸。
  看看那些从低起点做起,干出如日中天事业的商业大亨或其他行业的领军者,他们无不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的成功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在不断的突破、超越中,才能迈向辉煌。天语手机董事长荣秀丽就是诠释这个道理的典型代表。1993年,原本在待遇和福利都很好的研究所工作的荣秀丽,决定放弃熟悉的业务和已有的工作经验去创业,并断然拒绝领导给她停薪留职的机会。这在旁人看来,放着“铁饭碗”不端,离开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到处充满风险的社会中去追求未知的前程,未免也太天真了。可正是这一次的不安分、不服输,促使她走进了无线通信领域。10年后的再次“冲动”,更是让她体会到,成功的路上没有什么前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的只是闯劲和冒险精神。后来,荣秀丽在摸索中,不断给自己积累资本,才有了中国从8千万负债到赚取80亿的创业神话。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她有些腼腆地说:“说实在的,之前我也没想过我能做出今天的成就。我只是觉得在一个地方窝久了会闷出病来。人的一生不能安于平凡。”
  三次跳槽到自立门户的丁磊,敢闯敢拼编写《疯狂商务英语》丛书的打工仔李勇等,他们能够成功都源于一颗不安分的心。我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曲。是的,不安于现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度,是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著。生活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满腔激情,工作需要我们处处点燃智慧火花,人生就该这样。
  
  本文有两大亮点:1.立意新颖。几千年以来,安分守己一直被作为做人的本分和处世的原则。而作者一反常态,偏要“不安分”,这体现了创新精神。2.主题鲜明突出。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正面使用多个事例加以论证,有叙有议。在文章结尾,作者结合现实生活简要阐述安分的弊端,加深了文章内涵。
  【欧阳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