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二:行走城乡之间
2011-12-2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40期
有人说城市是工笔画,乡村是水墨画;城市是远亲,乡村是近邻;城市是人性此岸,乡村是人性彼岸。城市与乡村是人们谈论的永恒话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近几年高考命题注重引导考生关注平时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因此,城市与乡村成为命题者关注的热点。如2009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现代文阅读就选用了《老屋》,福建卷选用了《阿庆》。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灯火》、全国卷Ⅱ的《大河家》、湖北卷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也都体现了这一主题。2009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的命题作文“熟悉”、山东卷的命题作文“见证”以及2010年天津卷的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等都与“城市与乡村”这一主题有关。而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以“触摸都市”或者“感受乡村”为题,更是对“城市与乡村”这一主题的直接体现。
乡戏
□韩少功
第一次在乡下看戏,我有些吃惊。禾场里用几块门板架起了一个戏台,台上光线暗淡,有一盏汽灯,还有两三盏长嘴油壶灯,都用草绳从台顶吊下来,冒出滚滚的黑烟。台上两个演员像是若隐若现的鬼影,其中一个正旋着一把油布伞,与另一个肩并肩高抬腿在原地大跳,大概是作跋山涉水之态,直跳得脚下的门板吱吱有声,摇摇晃晃。伞旋得越来越快,激起台下一阵叫好。这里正在演出打土匪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我不记得这出戏有革命战士打伞的情节,大概是某演员有快速旋伞的绝活儿,不旋给乡亲们看看是不行的。剧中的解放军就只好旋着伞上山剿匪了。
农民剧团买不起布景和道具,一切只能因陋就简。蓑衣代替了斗篷,草绳代替了皮带,晒垫上涂些黄泥墨汁就是山水远景。又因为没有剧本,便由一个略知剧情的小学老师说说故事梗概,演员们即使是文盲,也可以记住。以后上场自编自演,随编随演,即兴发挥。
台下一片黑压压的人头,但真在看戏的也不多。娃娃们在人缝中钻进挤出兴奋不已,经常发出追逐的叫喊或摔疼了的号哭。后生们也忙着,不时射出一道道手电筒的光束,照到了不远处的少女堆里,照在某一张脸上或某一个屁股上。于是招来破口大骂,引得少女们开心大笑,挨骂的后生们也乐不可支。中年妇女们则三五成群说着媳妇生娃或者鸡婆下蛋之类的家务,或者在给孩子喂奶,给孩子把屎把尿。相对来说,只有老汉们才坐得庄严一些,对剧情和台词也较为关切。伞能旋出这样的水平,得到他们的啧啧称赞。他们没有我的吃惊,他们已经习惯了台上的狭小和混乱。比如打鼓佬和胡琴手说是坐在台侧,其实已经逼近了台中央,都混到演员中来了;比方正是剧中战事激烈之时,突然有人跨过尸体悠悠然走到台前,不是新角色出场,也不是报幕员有事相告,而是一个村干部来给渐渐暗下去的汽灯加气。加完气再猛吹哨子,大吼一番,警告娃娃们不得爬上台来捣乱。我差一点误会这也是剧中的情节。
我不大可能看明白剧情,而且相信大多数观众也把剧情看得七零八落,甚至觉得他们压根就不在乎剧情。他们没打算来看戏,只是把看戏作为一个借口,纷纷扛着椅子来过一个民间节日,来参与这么热闹的一次大社交,缓解一下自己声色感觉的饥渴。在乡下偏僻而宁静的日子里,能一下看到这么多的人面,听到这么多的人声,嗅到这么多的人气,已经是他们巨大的欢乐。何况还有台上的闹腾,有伞在飞快地旋转,有举枪时的爆竹炸响和硫磺味,有一溜披戴蓑衣的人在翻筋斗,还有各种稀奇新异的戏装——有位村干部大为不满地对我说:去年给剧团置了六件红衣服,花了队上两担谷。他们这次居然没有穿出来,这王麻子他搞什么鬼嘛!
革命样板戏当然是含有意识形态的,但那些意识形态同这些观众有什么关系吗?有多大的关系?同样的道理,革命样板戏所宣称要打倒的那些旧时代文艺,那些以前也在这里上演过的剧目,同这些观众有没有关系或者有多大的关系?在这样一个乱哄哄热腾腾的戏场里,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不可接受,而且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不可消解?
(选自《湖南日报》2006年2月4日,有删改)
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幽默诙谐的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场别有风味的“乡戏”。欣赏这幅有些搞笑色彩的“乡村娱乐图”,一股清新纯净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沉醉,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乡土之乐、乡土之趣和乡土之情。文章结尾处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进行了议论,进一步说明乡民们并不关注剧本的新旧、故事的意义以及演出的成败,更突出地表现了乡民们的单纯与可爱。
上海是一部喜剧
□王安忆
我将上海设计在舞台上,布景是写实的风格,细节比较烦琐。
街面上的店多是小店,楼上可住人,从后门进去,前边是门面:米店、油酱店、碗店、针头线脑店。服装店是一间一间的,门面不大,里头坐个老板娘,放下熨衣板在熨衣服,玻璃门上贴了招聘雇员的告示。看一眼就知道这店里的内情,但是推门进去,还是有私密的气息。收银的账台上,放了写了半页的信纸,算了一半的家用账,顾客或是朋友的名片,谁给的几块糖果,小孩子的照片、奶嘴,男人的烟盒,女人的发网、卡子。门前的行人大多面熟,走过来走过去做什么,也大致知道个差不多。不过是从来不搭讪的,保持着矜持的态度,很严肃。各有各的大事情,说出来你也不懂。
服装要讲究。这讲究不是说摩登、华丽,而是规矩。上衣的拉链拉到领下两寸,裤缝是直的,皮鞋不必十分新,但必是擦亮的。穿正经的西装也可以,对,就穿了西装,在门口“嘁嘁”地说闲话。而且,非要是男人,四十五岁朝上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打一点发蜡,双手插在裤袋里。女人家顶好穿碎花布的衣裳,颜色新一点,花色带些乡气。“乡气”其实顶女人气,而且,没有市井气。男人市井气些好,显得应变能力强,能对付世界。无论男女都需瘦,不能有赘肉。但不是广东人那样的精瘦,也不像农人体力上的劳作形成的瘦,而是有些像知识分子,有智能生活的那种瘦。
说话呢,以上海话为主。上海话里,苏州和宁波两种口音可以偏重些。这两种口音就像阴和阳,一个女性化,一个男性化。但却要倒过来说,前者男人说,后者女人说。这样男人就比较善于叙事,娓娓道来,有耐心,又有些纠缠不清。女人说一口宁波腔上海话,就风趣和活泼了,否则,怕是要有些呆和乏味,就没意思了。而这里的女人,都要有意思,性情要俏爽一些,也就是妩媚的泼辣吧!
这些男人和女人,在一处上演的,必是喜剧无疑。剧情呢,大致是像《新民晚报》“蔷薇花下”栏目刊登的那种。比如有一老伯,去迁他亡妻的骨灰,想到他亡妻是个喜欢热闹,广交朋友的人,便考虑会把旧邻鬼魂带到家中来。回转家中时,特意将骨灰放在门外自行车上,不让野鬼进房。不料骨灰盒却叫小偷偷去,当做个万宝箱。再则,一售票员见一少年乘客携一猴子上车,十分激动,诚请多坐一圈车程,允其免票。还有一妇女立于车内,有儿童站起让座,称她“阿婆”。她坚持不就座,待有人称其“小姐”则欢天喜地地坐下,等等。你可说是荒唐,荒唐就是荒唐,可是带劲!勃勃然的,出些小洋相,又无碍于你我。是不登大雅之堂,可本来就是“大世界”那样的人多又杂的戏园子、小舞台上的戏。滑稽的人生里,也含有世事的苍茫,但决不因此而凄凉下来,而是热心热肺热肚肠。
总之,我就喜欢上海的谐谑成分。所以,要我来想象上海,就是把这些单挑出来,放大,突出,拼接,搭起来。
(选自《王安忆文集》,有删改)
本文没有描绘大都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而是以写实的手法,从生活细节方面描绘上海的世态百相。文章先从街面的小店写起,接着写上海市民服装的讲究,再谈上海的方言,最后写上海人上演的喜剧。这就使上海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随着画卷的展开呈现出来。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上海,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轻松幽默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于亲切自然中感受到这个城市中人们的真生活、真性情。
城里人和乡里人
□北元村
城里的墙多
门也多
出门关门,进门关门
抬脚是门,下脚是门
门对门是隔山的人
门前门是隔世的人
迎面点头代话语
换换地方互不认
城里人有事
靠的是110
乡里人有事
靠的是近乡邻
乡里墙少,门也少
床前的路通向那山根
这山喊叫那山应
三里五里都是一家人
城里人,把情锁在屋里面
酿成美酒自家品
乡里人,把情撒在天空
化作五彩云
这是一首语言通俗、意蕴深厚的小诗。诗人以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于鲜明的对比中表现出城里人和乡里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以及处世方式,令人深思。该诗开篇从城里人切入,用“墙”与“门”写出现代城市中人心的隔膜。第三节诗承上启下,是对诗歌主旨的揭示;最后一节诗对全诗意旨进行了总结,同时把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这是一首让人心生感伤的小诗,诗人站在现代城市文明的路口,反思当今城里人的生活方式,阐发了对乡村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何传跃/供稿】
风筝仙女
□铁凝
家居市区的边缘,除却购物的不便,剩下的几乎全是方便。
楼房前边不再有房子了,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每天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
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规划了菜地,这片菜地将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因为公园对于一座城市算不上什么奇迹,而一座城市能拥有一片菜地才是格外的不易。公园是供人游玩的,与生俱来一种刻意招引市民的气质;菜地可没打算招谁,菜们自管自地在泥土里成长,安稳,整洁,把清新的空气送给四周的居民。
通常,四周的居民会在清晨和傍晚沿着田间土路散步,或者小心翼翼地踩着垄沟背儿在菜畦里穿行——我们知道菜农怜惜菜,我们也就知道了怎样怜惜菜农的心情。只在正月里,当粪肥在地边刚刚备足,菜地显得空旷,而头顶的风已经变暖的时候,才有人在开阔的地里撒欢儿似地奔跑了——人们在这里放风筝。
放风筝的不光我们这些就近的居民,还有专门骑着自行车从拥挤的闹市赶来的青年、孩子和老人。他们从什么时候发现了并且注意起我们的菜地呢?虽然菜地并不属于我们,但我和我的邻人对待这些突然的闯入者,仍然有一种优先占领的自得和一种类似善待远亲的宽容。一切都因了正月吧,因了土地和天空本身的厚道和清明。
我的风筝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是一个面带村气的仙女。我举着我的仙女,在日渐松软的土地上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近处有放风筝的邻人鼓励似地督促着我:“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我关照空中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着手中的线,一时间只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风筝仙女更像仙女的东西了。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的姿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中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
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放风筝的人。一辆“奥迪”开来了,吱地停在地边。车上下来两三个衣着时髦的男女,簇拥着一位手戴钻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也远非我手中这种通俗的杨木棍制成,那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钻戒”站在地边打量天上,一脸的不屑,天上正飞着我的仙女和邻人的燕子。
然后那蜈蚣缓缓地迎风而起了,确是不同凡响地好看。四周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善意的人们以这真诚的叫好原谅了“钻戒”不可一世的气焰。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扔掉香烟,从他们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
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风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摇晃着身子朝远处飘去。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脚下的粪肥,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坚持着我的追赶,只因为这纯粹是仙女和我之间的事,与别人无关。当暮色苍茫、人声渐稀时,我终于爬上一座猪圈,在圈顶找到了歪躺在上边的仙女。
大而圆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思索究竟什么叫做放风筝。我不知道。
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
(选自《安徽文学》2008年第3期,有删改)
1.文章开篇说“剩下的几乎全是方便”中的“方便”指的是什么?
2.文中反复说“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有什么深意?
3.作者为什么会为“手戴钻戒的青年”感到遗憾?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
城与乡
□王月鹏
那时他还不曾见过乡外的世界。路在脚下一截一截地闪现,当他突然想回头的时候,生活19年的故乡已经远了。
那条千滋百味的路在一个叫做“城市”的地方终止。准确地说,他所抵达的是那个滨海城市的边缘地带。没有预想中的惊奇,因为那里比他的老家委实没有什么异样:田地平坦得一览无余,泛着微润的泥土气息,大片麦子在五月的风中沉吟,树影下的池塘响起阵阵蛙鸣,三五头牛正在安详地反刍……
不同的是,挖掘机、塔吊这些有别于镰刀和锄头的工具,已经占据了田地一角,与不远处的城市高楼遥相呼应。像他一样的农民工正从外地陆续赶来,为的是参与这块土地的开发建设。工期紧迫,他和工友们开始了紧张的劳作,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他们手执铁锹在土地的肌肤上制造伤口,然后用钢筋和混凝土弥补伤口。伤口从那片田野的一角开始蔓延,直到吞噬了整片麦地,直到冒出了大片的厂房。
“叔叔,庄稼地都盖了楼房,往后吃什么?”一个孩子拽着工作人员的衣角,认真地问。
“办工厂比种地赚钱,到时候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那人认真地回答。
异乡的夜晚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气息。远方不知疲倦的涛声,穿越那片黑松林,一次次把他从睡梦中拍醒。建筑工地已没有了白日的忙碌和喧嚣,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静穆,清冷。用若干粗糙木板搭成的床铺上,躺着十多个或老或少或高或矮的工友,幸福的鼾声和呓语此起彼伏。他们单纯而又质朴,勤劳而又达观,白天毫不吝啬地流汗,夜里“无忧无虑”地睡觉,期待着在岁末结算工钱,回家安心地过日子。
而他是不同的。他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逃避。他渴望在这陌生的地方能够忘却某些东西,抑或寻找到一点什么。这种“目的”很模糊,但很重要。那是一段真实和充实的日子。19岁,瘦弱的身躯,搬砖、铲土、筛沙、扛木头……每日穿行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劳作的间隙里,他与工友们玩最简单的游戏,听他们讲最粗俗的笑话,或者尝试着吸他们呛人的旱烟,然后乐得前俯后仰,得意忘形。他每天只赚8元工钱,他用这钱买书,偶尔也买盒过滤嘴香烟。夜里,在日记本上,他一次又一次写下了“青春”两个字。那是一份与19岁的年龄何其不相称的心情啊!他长满硬茧的握笔的手知道它的分量。
十多年后的那个夏日午后,他记得自己是在散步,不经意间就看到了那样的一幕:一方小小树荫下,一个农民工头枕沾满泥浆的布鞋,正在很知足地睡着。偶尔嘴唇翕动,咕噜几句含混不清的梦话。阳光被瘦瘠的树荫割成几瓣,静静地粘贴在他幸福的脸上。那是一个老人,古铜色的脸上满是刀刻一样的痕迹,干瘪嘴角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是来打工的,把所有力气都给了这个城市。他知道这是别人的城市,自己的家在遥远的乡下,与麦地、池塘,还有老黄牛相依为伴……
兄弟,长辈一样的兄弟。他在心里这样称呼老人。
此后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烙在心中的农民工记忆,居然都与睡眠相关?他相信这一定是深有意味的。在异乡的天空下,农民工们最常见的生存状态,除了劳作,就是沉睡。
世界醒着,他们在沉睡。
醒着的世界在他们沉睡时,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他们对生活的所有理解都在梦中。现实在梦的另一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选自《齐鲁晚报》2006年6月28日,有删改)
1.文中写孩子对工作人员的问话,是否多余?有什么用意?
2.“这种‘目的’很模糊,但很重要”,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以“城与乡”为题,请简要概括本文作者要揭示的主旨是什么。
4.“现实在梦的另一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存在着”,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难点解读】
无论哪类文本阅读题,其命题方式和考查角度都是有相近之处的。因此,考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要认真分析其考查点,明确其题型。
一、词句理解型试题
词句理解型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对所指定的词语、句子作出相应的解释。如选文1后的第1题就属于对特定语句中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考察词语是否运用了特殊表达方式,然后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旨,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寻找相关解释,最后加以概括归纳。
二、形象分析型试题
无论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大多数文章都离不开人物形象。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常见的命题形式。此类试题有的比较直接,如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有的则委婉一些,如选文2后的第2题。分析人物形象要紧扣文中相关的人物描写,从而揭示人物的个性品质,体味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回答这道题时,考生要分析“目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这个“他”是怎样的人。
三、材料分析型试题
为了增强文章的魅力和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在写作中选用哪些材料以及如何组织和安排材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分析材料的运用也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如选文2后的第1题,就是让考生分析写孩子问话这看似不重要一笔的用意。分析文中作者对材料的选用和安排,考生要紧扣相关语段的表达内容,结合文章中作者所要揭示的情感主旨,凸显出材料运用或安排的目的或效果。
【何传跃/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城乡是一个摇篮,既是你的出生地,也是你扬帆起航的港湾;城乡是一座围城,有人想进城去淘金,有人想下乡去观光;城乡是一个驿站,有人闯出了一片天地,有人最终回到了原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渐成趋势。城乡差别在不断缩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以“行走城乡之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行走城乡之间”是一个比较容易写的作文话题。考生要写好本文题,首先要找到立足点,或是立足城市,或是放眼乡村,从中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人或物,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其次是选取精当的素材,诸如广袤的田野、不同的风貌等,使之奔涌于笔端。
写作本文题时,考生要在“行走”之时用心观察,写出城乡的风貌,抒发人生的感触。故而作文时,考生可以抓住“城乡是一个摇篮”“城乡是一座围城”“城乡是一个驿站”这三个提示语,巧妙地对应人生的三个时期:童年、青年、壮年,诠释人生内涵;也可以以“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来立意。考生要力求构思匠心独运,文字流畅生动,让文章出新出彩。
行走在城乡之间
曾经,我戏言自己是住在城里的乡下人。有人觉得很好笑,但我是严肃的,没有半点戏谑的成分。因为我家住在城里已经有五代之多,到我这一辈,真可以说是五世同“堂”了。之所以要为“堂”字加引号,是因为我家一直住在那三间堂屋里。即便是在当今“寸土寸金”的形势下,我家依旧珍惜那栋有百年历史的堂屋,不肯翻建。
听我奶奶说,我家这堂屋诞生于甲午海战前,迄今已有120岁的高龄,也算是百年沧桑的最好见证了。据说原先屋顶上还有双龙戏珠的装饰物,后来“破四旧”时被革除了,所以今天屋顶上只留着一个球状物。那两条龙呢,怕是早就驾祥云回东海龙宫复命去了。至于檐口那些叮叮当当的铜铃铛,也因为是“四旧”的缘故,被人挨个摘了去。
按理说,我家住在城里,户口应该是城镇性质了,但历史常常喜欢开玩笑。我家原先是城镇户口,后来自觉响应号召,主动下放农村,户口也就自动转型为“蔬菜队”了。当别的小孩子穿行于大街小巷,或是追着货郎担子买东西吃时,我常常放下书包到田里去,和大人们一块劳动,刨地呀戽水呀锄草呀,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也和大人们一起摘西红柿、黄瓜、茄子之类。只要有新鲜的水果,总是很快填进了我的肚子。
其实城乡之间,只隔着一座小石桥。出门不远,跨过那座小石桥,就进入乡村了。但见广袤的田野覆盖着绿油油的庄稼,黑的是土地,绿的是庄稼,更有勤劳的人们在耕耘。那时还没有自来水,所以灌溉几乎都要靠人工翻水。在河边,农民们自建一个码头,然后两人一组“戽水”。那戽水用的器具也是五花八门,最多的是盛粮食用的笆斗,两边各穿上两股绳子。然后两人站在水边,齐弯腰,齐用力,一起吆喝一声“哎呀”,那水就被人从河里舀出来,乖乖地飞上更高一级的灌溉渠里,潺潺地流向“饥渴”的庄稼地里。我常常站在旁边,一下一下数着戽水的次数,心海逐浪涌。
傍晚时分,下工了,沿着弯弯的田间小径,回到我家那三间堂屋里,烧水做饭。吃罢晚饭,已是月上中天,坐在院子里,听大人讲故事,心里惬意万分。耳畔凉风习习,夜空繁星闪烁,故事精彩纷呈,那深邃的夜空,也更显碧蓝幽静了。
虽说我家是农村户口,但能住在城里,每天往返于城乡之间,既享受乡间的那份宁静与淡泊,又见证城里的那份繁华与热闹,也是一份收获吧!
桥内桥外
□相静
曾经,我戏言自己是住在城里的乡下人。对此,有人感到很好笑,但我是严肃的,没有半点戏谑的成分。因为我家住在城里已经有五代之多,到我这一辈,真可以说是五世同“堂”了。之所以要为“堂”字加引号,是因为我家一直住在那三间堂屋里。即便是在当今“寸土寸金”的形势下,我家依旧珍惜那栋有百年历史的堂屋,不肯翻建。
听我奶奶说,我家这堂屋诞生于甲午海战前,迄今已有120岁的高龄,也算是百年沧桑的最好见证了。原先屋顶上还有“双龙戏珠”的装饰物,后来“破四旧”时被“破”掉了。而今,只剩下一个残缺的球状物。那两条龙呢,怕是早就驾祥云回东海龙宫复命去了。檐口原先还有叮叮当当的铜铃铛,也因为涉嫌“四旧”,被人挨个摘了去。
按理说,我家住在城里,户口应该是城镇性质了,但历史常常喜欢开玩笑。1962年,我家人响应号召,下放农村,户口也就自动转型为“蔬菜队”了。童年时,当别的小孩子穿行于大街小巷嬉戏玩耍时,或是追着货郎担买东西时,我常常放下书包到田里去和大人们一块劳动,刨地呀戽水呀锄草呀,有时也会摘西红柿、黄瓜、茄子之类。只要是好吃的东西,我的眼睛总会滴溜溜地跟着转。
记忆中,城乡转换间,只需迈过一座小石桥。桥内是城镇,桥外便是乡下了。跨过小石桥,但见广袤的田野覆盖着绿油油的庄稼,黑的是土地,绿的是庄稼,更有勤劳的人们在耕耘。那时还没有自来水,灌溉几乎都要靠人工翻水。在河边,农民们自建一个码头,然后两人一组“戽水”。那戽水用的器具多用笆斗,两边穿上绳子。人站在水边,弯腰从水里舀起一笆斗水,然后一声吆喝,那水就乖乖地飞进灌溉渠,潺潺地流向“饥渴”的农田。我常常站在旁边,一下一下数着戽水的次数,觉得其乐无穷。
傍晚时分,下工了,沿着弯弯的田间小径,我回到家里那三间堂屋,烧水做饭。吃罢晚饭,已是月上树梢,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故事,心里惬意万分。耳畔凉风习习,夜空繁星闪烁,故事精彩纷呈。那深邃的夜空,也更显幽静碧蓝了。
虽说我家是农村户口,但能住在城里,也算是上苍的一份眷顾吧。行走在城乡之间,在享受那份宁静与淡泊时,又能尽览城里的繁华与热闹,岂不乐哉!
总的来看,二类文主体思路还是比较好的,能较好地表现“城乡之间”的内涵。作者抓住自家户口转变的内因,很好地再现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变化。由此可见,有生活就有故事;而故事必然是对生活的反映。二类文的不足之处是遣词造句显得拖沓。另外,作者在写景方面还稍显不足,需适当修改一下。
将一类文与二类文比照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升格前后,主体素材没有大的改变,只是更显精练和合理。原文感觉有多处稍显冗长的文字和苍白的议论,而升格后的文章则显得清爽精练,更主要的是增添了细节描写,譬如看到好吃的东西,“我”的眼睛总会滴溜溜地跟着转,非常切合儿童的心理。文章升格后,一气呵成,情节转换也显得有张有弛。一类文中,将最后一段修改为“也算是上苍的一份眷顾吧。行走在城乡之间,在享受那份宁静与淡泊时,又能尽览城里的繁华与热闹,岂不乐哉”既呼应标题,又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言简意赅。
【精彩片段】
1.因此,回到城里后我就常常去图书馆,找些好书,带给乡里的孩子看,给他们读;我给他们讲城里的新闻,讲城里的孩子怎样学习和生活;教他们回去怎样和父母谈心,教孩子们以后怎么做有素质的爸爸妈妈……行走在城乡之间,既享受乡间那份宁静与淡泊,也不拒绝城市的繁华与热闹,的确很快乐,很惬意。
——《行走在城乡之间》
2.突然间,喜欢上了一个人行走。在阡陌交错的乡间小路,在崎岖幽静的山中小道,在杨柳依依的环湖大堤,或急或缓,或走或停,赏小草吐绿,看花儿盛开,听鸟儿歌唱,闻流水潺潺。
……
后来,老家通了汽车,父亲下乡也就乘汽车,不再一个人行走了。但是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一生,除了为生计、为他人行走着,真正像我这样自我放松,寻找乐趣的一个人行走,哪怕是散散步什么的,我似乎从没有见过。父亲一直在他的食品厂干到66岁,直到去世的前一天,父亲还在工厂里忙碌着。
——《一个人的行走》
3.去年我随老叔去黑龙江北部的一个极偏远的地方走亲戚。汽车飞驰在公路上,仿佛黑土地走到了尽头,外面越来越荒凉。这里是很贫困的地方,那种荒芜的气息,早早地浸染过来。
汽车途经一个村子时,我眼前就忽然一亮,虽然村中都是低矮的草坯房,可是每一户都有色彩点染。或是房前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或是屋后的空地上栽满了杨树。正是盛夏,满目的葱茏与鲜艳,与整个村子的背景似乎极不协调。汽车每路过村子,都是如此,稍觉诧异之后也就明白了。也许,这正是贫穷中的一种精神所在,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正因为有了这种希望,这里的人们才不会在贫穷中潦倒下去。
——《房前的花与屋后的树》
4.城市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城市的商业文化属性,一方面使它冲淡了门第、家族的制约,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但是另一方面,商业化原则是利益驱动原则,商业化城市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和转移的准绳是利益和金钱。乡村的亲切微笑的面庞,在城市开始变得遥远而模糊。于是,人们也便分明地感到城市的残酷和薄情。城市里的诸多现代化便利和全球化联系,既给人提供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的诸多机会,也把人捆绑在了社会大机器飞速转动的齿轮上,无法自拔,身心疲惫,麻木不仁。
——《城市与乡村》
【马士方、赵同宇/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城市是乡下人的梦中天堂,成为城里人是不少乡下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乡村是城里人的避风港,到乡村沐浴清风是不少城里人心中的向往。人们时常行走在城乡之间。
请以“城市•乡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要写好这个作文题,考生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准确解读话题,恰当立意。城市,是人类文明在地域上的积累,是不同文明融合与发展的交点。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是城市的对照面。考生立意时,要着重考虑城市与乡村的异同,可以展现城市文明的魅力,也可以褒扬乡村人们美好的品质。作文时,考生可以侧重谈一个方面,但是要兼顾到两者。2.创意表达。考生可以选用日记体、书信体、辩论词等新颖的文章体裁,另辟蹊径来表达对城市与乡村文明的理解。也可以选用小小说,写农民工行走于城乡之间,人在城市,心却留在乡村。
【相关素材】
在瑞士,联邦政府依靠发展了近百年的铁路网络,将城市与乡村相互连接。瑞士人每天可乘坐精确到分钟的城际列车出行,快速往来于城乡之间,既能享受城市的便利,又能拥有乡村优美的环境。
是的,这里在变
□蒋鸢韫
是我太迟钝,还是这里变得太快,抑或是我们处于相对静止的变化中?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晴
尽管昨晚心情激动,没怎么睡,但今天我仍旧起了一个大早。现在,我是一名高中生了。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我看到一排排水稻收割后留下的茬子,高低参差,把绿的王国踩在脚下,探出高低不齐的头。放眼望去,水稻田辽阔无际,直到梦开始的远方。太阳一跳一跳地爬上我的后背,用温暖点燃希望。大地在我脚下静静地躺着,我用脚在它上面踏出动听的音乐。回过头,发现路那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上面针尖似的叶子,黄黄的,疏密相间。下面的竹,笔一样直,一个个像哨兵。
可惜总是有车辆从身边飞驰而过,扬起一阵尘土。看样子,那些土地承包商是下定决心包下这片地了。但愿雨天他们别开车来,否则我的衣服会很惨。
2009年10月8日星期四艳阳高照
在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国庆假期就这样过去了。山上的小树苗在这一年里一个劲儿地生长着。可在我看来,它依旧很小,很矮。最近这里在修公路,路面上铺满了碎石。走在上面,脚硌得慌,一不留神还会崴了脚。不过想到以后这里通了车就不用走路去上学,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今年这路上走得最多的车,便是拉砖车。去年土地承包出去后,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年人。不过这里的土地多数都退耕还林了,他们无事可做。也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农田都长了草。特别是后山那一片,野草都齐腰了。时不时还从草丛里蹿出一只野鸡,把人吓个半死。原来低矮的平房,现在已经不见了,四处都在建高楼。看着身旁正在盖的楼房,我想说,真的变了!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阵雨
爸爸终于答应开农用三轮车送我上学。这在我看来是很自豪的事。因为别的同学家里大多买的是摩托车,三轮车遮阳又挡雨,比摩托好得多。不过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学校,这时雨也停了。我这两天的考试焦躁也因这雨带来的凉爽减少了许多。回家的时候,我让爸爸开慢点,我想看看这里又有了什么变化。果不其然,一切仍旧如我所料地改变着。那些小树抽出了新的枝芽,贪婪地向土地里扎根,扩张自己的地盘;那些杂草不再猖狂,被大叔们用割草机清除掉了;路旁的大厦、商城早就竣工了,敞开的大门外有小孩子在跑跑跳跳。可惜啊,那片竹林不见了!那片稻田不见了!
高三时间紧,所以我决定住校,那么当我一个学期后再回来,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呢?我还认得出来吗?但愿生活拉上我一起变!
本文通过三则日记写乡村的变迁,从三年前的美丽田野、迷人的竹林到今天的大厦、商城,清晰地表现出乡村的变化,内容充实。文章妙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水稻”“探出高低不齐的头”;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竹,笔一样直,一个个像哨兵”,写出了乡村竹林的美丽,文采斐然。文章开头点明中心,前后呼应,结构紧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他们,是一群跨入工业文明的庄稼人;他们,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却在城乡间同时面临边缘化的尴尬;他们像潮水一样,在改变着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社会。
请以“倾听潮声”为题,围绕农民工问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题目“倾听潮声”有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两种。考生作文时,可从下列角度入手:1.从字面义入手,记叙听潮的经过——对潮声进行具体描绘——从潮声中感悟哲理,以此升华文章主旨。如从弄潮儿想到农民工与潮水搏击,不畏艰难,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从潮起潮落想到农民工在现实中的种种困惑与无奈等,要写出有哲理性的感悟。2.从比喻义入手,先记叙某次听潮的经历,然后由实到虚,书写自己感受到的农民工给生活带来的浪潮、农民工胸中的心潮、城乡改革的大潮等。不过从这个角度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由实到虚,从自然的潮声联想到生活或思想之潮,虚实结合,使行文自然感人。二是不管是字面意思还是比喻意思,所写事物都应有起伏和涨落。考生要注意从起伏中找出农民工问题的某种客观规律,从而提出怎样更好地关怀和帮助农民工。
【相关素材】
2011年2月1日起至2月底,全d65ac114b6a44d68e8e01dd3ebd786d7国公安下属治安、户政部门开展了“农民工服务办证月”活动,各地公安主动进村寨、进单位,为返乡、返城农民工办理户口、身份证、暂(居)住证及其他相关事务提供便利。
倾听潮声
□曹美娟
暑假里,我跟随爸爸去山东购买石料。爸爸每天照看石料的运送,我被晾在一边,只能在海边码头上看着那些来来往往运送砖石的农民工。
一天傍晚,我坐在那儿垂钓,以消磨无聊的时间。不经意地一瞥,又看见那个农民工坐在海边,像是在远眺,又像是在倾听。他是在远眺大海的潮水吗?他是在倾听大海的潮声吗?看着那双骨节粗大的手,我不禁想:他怎会这么悠闲?
他看见垂钓的我,跑了过来,问:“能给我一条小鱼吗?我想给我儿子玩。趁着放假,我叫孩子他妈把孩子接了过来。我有三年没见着他了……”他似乎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却抑制不住他那幸福的神情。说到儿子时,他眼睛里快乐的光如大海的潮水一般……
第二天,在码头上,我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很乖巧地坐在码头边。而昨天那个农民工正满脸笑意地从儿子身旁走过,还吹了一声口哨,逗得儿子咯咯直笑。
这些农民工开始工作了,他们肩上挑着百十斤的砖石,嘴里喊着我听不懂的号子……
那个幸福的农民工总是绕一个大弯子,从儿子旁边经过,还时不时地抱起儿子转上一圈……看到儿子专注地坐在那儿时,他笑着喊:“我儿子在倾听大海的潮声呢,长大了要做个酸溜溜的文人哟!”他的脸上有种特别的幸福和满足。
在砖石堆放的地方与大船之间,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小木桥,很窄,人走在上面有些晃悠,不太安全。那个农民工走到桥中间,突然叫儿子:“儿子,快来看看,爸爸会弹钢琴。”他用脚蹬了蹬木板,木板便发出“吱悠”的响声。他向儿子解释,这是“哆”,那是“咪”。看着儿子笑了,他自己也笑了,笑得是那么开心。
几天后,儿子走了。每天傍晚,他依旧蹲在大海的码头边,眺望远方,眼中有浓浓的幸福,又夹杂着深深的忧郁,仿佛在倾听一首歌:“春天到了,爸爸妈妈回家,我也回家。我有两个家,它们相隔很远。我们走那么远的路,是为了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长长的人群,长长的火车,长长的路……”
一阵潮水涌来,哦,这次激起潮水的是他——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农民工。倾听这伴着幸福又夹杂着忧郁的潮声,我在想:如何才能让它变得更响亮,更动听呢?我陷入沉思之中……
本文从农民工如潮水一般走进城市入手,写儿子来到农民工父亲身边和父亲一起听海潮的经过,细致地描写了农民工和儿子一起嬉戏的快乐场景,表现了农民工在艰辛的生活中难得的喜悦以及农民工心中的痛苦与烦恼。本文审题准确,立意明确,农民工的神态描写自然逼真,细节描写细腻生动。
【陈家武、姚绍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