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十一:传承艺术精粹

2011-12-2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40期

  传承艺术精粹,是国人之责,教育之任。美是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新课程标准强调考生掌握的重点之一。所以近几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以艺术为主题的文章越来越多,中国的琴、棋、书、诗、画、石、园、舞、剧等,还有有关的文学、美学等专论,皆有所体现,尤其是朱光潜等美学大师之文频频被选用。
  如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选用了钱谷融的《不可无“我”》,命题者紧扣作者谈到的艺术活动“有我”“无我”的观念及关系的理解与运用出题。而浙江卷的社科文阅读选文则以中国画、中国园林艺术等为例,谈到中国人如何以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上海卷的阅读选文《笔墨的超越》主要谈在中国书画中,笔墨表现了意境和人文精神,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与理解。另外,江苏卷的现代文阅读选用了朱光潜《谈美书简》中的《谈静》一文,与2008年湖南卷的阅读选文选自同一部书。
  
  昆曲几百岁
  □陈益
  
  昆曲诞生至今,究竟经历了多少年?古老的昆曲有多少岁了?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似乎每个对昆曲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能回答的。然而,许多专家学者的说法却并不一致。
  有人说是四百多年。那是指明嘉靖十年(1531年),活跃于娄江畔(昆山、太仓一带)的魏良辅在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下,总结北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海盐、弋阳诸腔的长处,对昆山腔加以改良,归纳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山腔歌唱体系。嘉靖末年,昆山人梁辰鱼继承了魏良辅的成就,对昆山腔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编写出第一部昆山腔传奇《浣纱记》。于是,昆曲衍化成昆剧。
  有人说是六百多年。那是指元代后期,南戏与昆山一带的语言和音乐相结合,又经昆山千灯人顾坚的改进,推动了它的发展。明代初年便有了昆山腔的称号。
  也有人说是七百多年,还搬出了皇帝的故事来作佐证。有多种明人笔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也知道昆山腔的优雅,在洪武六年召见昆山110岁的老人周寿谊时,曾询问:“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周寿谊回答:“不能,但善吴歌。”太祖命唱,寿谊乃唱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人夫妇同罗帐,几人飘散在他州。”太祖抚掌大笑,命赏赐酒馔于殿上,又蠲(juān)其家丁役,送其还家。朱元璋的贫苦出身决定了他不会像唐明皇那样沉湎于歌舞音乐。尽管他为了教化百姓,曾十分推崇高则诚的《琵琶记》,但这也只是说明当时昆山腔的影响已从民间抵达宫廷,分布范围也不再是昆山、苏州一带。那么,昆山腔的萌发期必然要从洪武年间往前推,岂不是有七百多年?
  其实远远不止于此。魏良辅的《南词引正》有这样的记载:“……唯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三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明初有昆山腔之称,却为黄幡绰所传。这样看来,昆山腔要与生活在唐玄宗时代的宫廷名伶黄幡绰联系起来了。安史之乱以后,黄幡绰只身回到了傀儡湖畔。据说那里是他的家乡,尚有待考证。但他死后所埋葬的土山称做“绰墩”,确是事实,至今遗迹犹存。他传唱的歌调,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俗称嘌唱,即干唱,迂徐委婉,细腻绵糯,令人回肠荡气。这便是昆山腔的前身。
  如果把昆曲的根子算到黄幡绰身上,那它可有一千三百岁了,是不是过于老迈?
  和人的生命一样,古老的昆曲也有它的青春期。从明天启初年到清康熙末年(1621~1722年)的一百余年,是昆曲最为蓬勃兴盛的时代,也许正是它灿烂的青春期。当时,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道具日益讲究,角色已分为老生、小生、外、末、净、付、丑、旦、贴、老旦等十二个行当。剧作家的新作不断涌现,各地的戏班竞演新剧,蔚然成风。昆曲不仅被士大夫所喜爱,也深受普通百姓欢迎。在江南一带,演唱昆曲是常见的民间娱乐活动。耽性耽情、迷恋名角者,丝毫不亚于今天流行音乐的追星族。
  依照笔者所见,昆曲以自身的命运诠释着漫长的中国戏剧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告诉我们青春永驻仅仅是一种良好愿望。今天我们探究吴歈雅韵的发源、发生、发展,正是为了掌握生命规律,以延年益寿。
  有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总是值得我们思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把昆曲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而不是别的?
  (选自《文汇报》2010年5月10日,有删改)
  
  这是一篇介绍昆曲历史的文章。作者用简练的笔墨为读者介绍了昆曲的产生、发展、兴盛的历程,简单而不宽泛。标题以拟人的形式发问,引人探究;行文结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昆曲的成熟开始写起,到发展,到起源;写法上不直接介绍昆曲历史,而是在探寻其岁数的同时叙述出来,别具一格。
  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升华了主旨。倒数第二自然段提出如何客观看待一个事物的盛衰以及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回应开头,提出思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把昆曲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画,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得好了,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绝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然,不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绘画也是如此。中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以前的西洋画都只是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面浑然融合不可。”在这点上想来,印象派的创立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体。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就是这个意思吧!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很明了地解释了其意义: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就是“统一”。只有统一是板滞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们触乱,苹果滚开,就是“多样”。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写生,将它们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两个靠拢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的。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就是艺术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现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布莱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就是当做一大艺术而看宇宙的吧!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那么这个“我”怎样呢?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术。
  
  (选自《百年美文》,有删改)
  
  所谓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哲学是讲事物的规律,那么美学自然就是讲大大小小艺术的基本规律了。规律讲清楚了以后,关键是如何去应用规律。丰子恺先生把宇宙看做一大艺术,“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丰子恺先生将儒学、道学、佛学、美学统一于“天人合一”,这是何等的大气魄!丰子恺先生的大艺术超越了具体的小美,美得铺天盖地而又万物归一。
  
  
  好听琴
  □白居易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选自《唐诗》)
  
  本性爱琴的诗人一听琴音,尘世烦恼便一扫而空。清畅优美的音乐既可以祛除疾病,又可以保养心性。这剂良药让人的心灵受到陶冶和净化,使聆听者心旷神怡,达到“尘机闻即空”“万事离心中”的境界。人一旦进入琴音的清澈、空寂、恬淡之境,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倾听琴音,仿佛走进天地大美中,走进儒道佛交融的审美境界中,走进天人合一的和谐之中。所谓“养蒙”,即养儿童般的真性情。音乐“恬和好养蒙”,就是让人在听音乐时平静下来,去掉世俗“机心”。这首诗歌中,琴音平和空灵,清畅优美,抚慰了世人的忧伤,传递了乐政的思想,给人以无限的美好享受。
  【谭周杰、钟卫/供稿】
  
  客家民居“围龙屋”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龙泉之声
  
  说起客家地区,人们就会想到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虽然没有多么的精美绝伦,宏伟壮观,却有着实用性和独特性。
  围龙屋背靠大山树林,整个围龙屋都处在绿荫环抱之中,门前的池塘荡漾着碧波。鸟瞰围龙屋,池塘、禾坪和围龙屋恰好组成一个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的“太极圈”。正面看去,围龙屋占据最高点,其次是上堂、中堂、下堂依次排列,以对称式庭院房屋形式,向前后左右重叠排列,构成全组的核心。正堂处于正中,一般由辈分最高的人居住。在建筑结构上,围龙屋承袭了中原传统民居的架构、墙体和斜坡屋顶,根据南方气候特点,以“四扇三间”为基本建筑单位,形成“三堂两横”为核心的家居单元。平面布局上,层次分明,左右对称,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的建筑物都在中轴线上布置,附属建筑均设于主建筑物的两旁。
  客家围龙屋讲究来龙去脉,坐北向南。围龙屋门前的池塘和屋后培植的树林,屋内的厅堂、天井布局都充分体现风水术在民居建筑中的应用。围龙屋的建筑特色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自古至今《周易》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处的居住环境风水论”成为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
  传统的民居建筑尤其重视屋基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龙”,指的是山形的总脉络,即龙脉。山体是支撑房屋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场所。围龙屋总是傍山而建,很讲究地势。
  二、“局”,是房屋周围自总脉分出来的支脉共同形成的局势。有些山势略为不足的围龙屋,往往在屋后的山坡营建风水林,只许栽培,不许砍伐,以藏风得水。客家先辈认为“林木兴则宅必发旺,林木败则宅必衰落”,这是一种人为因素的“配风水”。
  三、“水”,是指屋基前面的水势。在围龙屋的前面都置有一口半圆形的池塘,它不单是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还含有完善基地阴阳、配偶、山影门庭的潜在意识。
  客家围龙屋以“一进三厅二厢一围”为基本结构,其他无论是二围、三围还是多围,都是在这基础上增添扩建而成的。即不管围龙屋的大小,其总体特征和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如梅州地区的梅江区、白宫、松口、南口等各个地方的围龙屋形态都大体一致。房屋的内部结构是:从晒谷坪(禾坪)到上堂连同左右两厢房间共同构成一个方形或长方形。晒谷坪前面有一口半圆形的池塘(龙池),上堂后有一半圆形的围屋,它们与中间的方形或长方形构成一个椭圆形状。从高空俯瞰,其外部形态以外墙的“龙体”和屋顶的“龙脊”共同组成“围龙”形的整体,封闭性很强。客家人多数聚族而居,这样的建筑形式有利于内部的协调统一和防御。而在如此井然有序、高度统一的理性控制下,也必然会形成内向性和储蓄性的品格,实际上也是客家人寻求封闭独立和防御外界干扰的意识形态的反映。
  河源仙塘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可以看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这是防御外敌入侵的瞭望孔、射击孔。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这座民居最有特色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和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如今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棵印”被中外建筑专家和民俗专家并称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围龙屋的生态性对于形成客家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选自“新浪读书”2010年12月1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试解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来龙去脉”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2.根据文章内容,试解释一下“围龙”的含义。
  3.文中说“围龙屋的生态性对于形成客家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结合全文,试分析围龙屋“生态性”的特征。
  4.根据文章内容,请指出客家围龙屋折射出了客家人的哪些品格特征?
  5.文章列举了梅州地区的围龙屋特征后,为什么还要举河源仙塘围龙屋的例子?是不是重复?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除了反映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抱朴子说得好:“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式,无形中成不二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致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姓名: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让你当?”以至于后来,又出现了东方书画家协会、世界书法家协会、国际书画家联谊会这样庞大的团体。按此论,这几个团体主席的书法水平更是高妙无比。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只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都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象。
  
  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中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