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四:体验体育盛会
2011-12-2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41期
一场体育盛会,就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碰撞、交流,相互促进与提高的盛会,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建友谊大厦的盛会,更是世界各族人民爱国热情大激发、大释放的盛会,还是世界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共建和谐、促进各项事业大发展的盛会。
综观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和谐、合作、友谊”为主题的阅读和写作试题备受命题者青睐。在阅读方面,高考语文江西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高考语文湖南卷中有关“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现代文阅读等,都与体育有密切联系。而在写作方面,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命题作文“与你为邻”从体育角度来看,体现了友谊与合作精神;北京卷的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体现了理想与奋斗精神;天津卷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体现出和谐与合作精神;浙江卷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则追问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考生在备考时,也要适当关注一下体育方面的内容。
体育颂
□[法国]顾拜旦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微,要看他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过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
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意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义?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深思熟虑。
啊,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有人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他内心深处却受着耻辱的折磨,有朝一日被人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
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更加甜蜜。
啊,体育,你就是培养人类的沃土!你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民族体质,矫正畸形躯体;防病患于未然,使运动员得到启迪:希望后代长得茁壮有力,继往开来,夺取桂冠的荣誉。
啊,体育,你就是进步!为人类的日新月异,身体和精神的改善要同时抓起。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告诫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又无损害健康的肌体。
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它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互相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
(选自《顾拜旦文选》)
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是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结构精巧,匠心独运。语句的合辙押韵使得这篇散文诗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流动之美与和谐之美。这是我们在写作此类体裁文章时要借鉴的写作技法。本文是一首体育赞美诗,特别是第二人称手法的运用,让人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和清新感。另外,本文从多个角度写作的手法也值得称道。作者从体育的作用、意义、内在、外在、历史、现实等诸多方面去赞美、讴歌其伟大,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礡。
鲁迅的体育情结: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一脉相承
□马承钧
在鲁迅先生55年的短暂生命中,曾举行过11届奥运会(当时中国称“万国运动会”)。从他1906年弃医从文时算起,也经历了8届奥运会。
虽然他并无记述奥运会的文字存世,但他著作中的体育情结仍激励着后人。
鲁迅先生自小就有体育情结,早年在南京求学时,就爱骑马,每天都要跑一两个钟头,还开始用“戛剑生”“戎马书生”等别号,甚至刻了一枚“文章误我”的印章。看得出,年少气盛的鲁迅很有点“尚武”之风。后来他去日本留学,在仙台医专学医,自然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这期间他还学过柔道,且有一定的功夫。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一次夜里途经某坟地,忽见一形同鬼魅的东西,便上前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哇哇乱叫,抱头鼠窜,原来是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足见鲁迅拥有良好的体质和攻击能力。鲁迅还喜欢登山和远足,在杭州、绍兴任教期间,他经常带领学生或邀请友人到孤山、北高峰、会稽山等处爬山,顺便采撷植物标本或拓碑考古。他在绍兴府中学学堂任监学兼博物教员时,还和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学生去南京、金华、宁波等地远足,游览。读过生物学的鲁迅,深知健康的身体对人生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事业,还能给下一代遗传优良基因,所以他在体育教育和儿童培养上具有前瞻性。他反对一味复古的所谓“国粹体育”。他赞同“拿来主义”,认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去拿西洋体操,不是简单搬运他们的招式,应结合我国传统体育以‘静’为主的特点,取其精华,排其糟粕”。这说明鲁迅在体育上提倡洋为中用,是主张“与国际接轨”的。
关于竞技体育,鲁迅有一段精彩的文字,写在1925年的杂文《最先与最后》中:“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为最后一名选手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而讴歌,也向为坚持到底的选手喝彩的看客们致敬。其“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观点与今天弘扬的“重在参与”“和平友谊”的奥运精神完全一脉相承,可见鲁迅先生早就对奥运的精髓心领神会矣。
可惜在从事职业写作之后,日益繁重的“用笔战斗”使鲁迅忽略了锻炼,加之反动势力的迫害、“友军”的暗箭等严峻的政治态势,令他根本无缘体育运动,连外出散步都不可能了。这使鲁迅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急剧下降,直至日益陷入谷底,最终英年早逝!即使如此,晚年的鲁迅仍对年轻时热衷的体育活动念念不忘,充满眷恋。1935年1月29日他在致萧军、萧红的信中云:“运动原是很好的,但这是我在少年时候的事,现在怕难了。我是南方人,但我不会弄船,却能骑马。先前是每天总要跑它一两点钟的。然而自从升为‘先生’以来,就再没有工夫干这些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前后,鲁迅曾两次应邀去香港讲学。热爱骑马的他本也想去看看赛马,却因故未能遂愿。80年后的今天,第29届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先生地下有知,也该含笑了。
(选自《山西日报》2008年8月1日,有删改)
本文的立意较为深刻,从鲁迅先生的体育情结入手,选取鲁迅先生一生中典型的与体育有关的事件,以鲁迅先生对体育的精彩论断为主要情感线索,体现了“重在参与、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本文在构思上颇具匠心,首尾呼应,引线串珠,巧妙勾连,详略得当。文章以奥运开头,以奥运作结,从鲁迅少年时代的体育情结到弃医从文后的体育思想,从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情结到鲁迅生活中的体育情愫,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奥运英雄
□仲彦
英雄,闪烁着万丈光芒
照耀在奥运会的每座赛场
一块奖牌
手捧胜利之歌
站在国家和荣誉的领奖台上
沿途洒下的汗水
坚贞不屈,拼搏到底
奥运英雄,站在冠军一直站着的地方
汗水周围四面八方的鲜花与掌声
把灿烂的笑容写进
英雄和史诗
英雄你好,沿着民族荣誉向上攀登的祖国
怀抱着梦想。一些鲜花和掌声爆炸开来
天地中央的英雄把坚强与微笑做成速度和力量
在天地之间飞翔,二○○八年的北京
许多胜利歌声飞来飞去的地方
奥运英雄的伟大笑容,在胜利中飘荡
(选自《金立》2008年8月)
这首诗歌语言朴实,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抒发出了诗人真挚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奥运英雄的赞美之情,赞美奥运英雄用汗水换来鲜花和掌声,为民族为国家赢得荣誉和光荣。这首诗选取的意象非常典型,如赛场、领奖台、汗水、鲜花、掌声、笑容、史诗等。这些意象由对英雄的赞美之情这根红线贯串起来,全部都围绕中心意象“英雄”进行烘托映衬,可见诗人的匠心独运。
【张宇/供稿】
我看残奥会
□周国平
小时候,也许我也曾经像那些顽童一样,尾随一个盲人、一个驼背、一个聋哑人,在他们的背后指指戳戳,嘲笑,起哄,甚至朝他们身上扔石子。如果我那样做过,现在我忏悔,请求他们原谅。
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我多么无知,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现在,我当然知道,无论是先天的残疾,还是后天的残疾,这厄运没有落到我的头上,只是侥幸罢了。遗传,胚胎期的小小意外,人生任何年龄都可能突发的病变,车祸、地震、不可预测的飞来横祸……无人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幸免。
阅历和思考使我懂得了谦卑,懂得了天下一切残疾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造化的恶作剧中,他们是我的替身,他们就是我,他们在替我受苦,他们受苦就是我受苦。
事实上,残疾与健全的界限是十分相对的。从出生那一天起,每个人的身体就已经注定要走向衰老,会不断受到损坏。由于环境的限制和生活方式的局限,人们许多身体机能没有得到开发,其中有一些很可能已经萎缩。严格地说,世上没有绝对健全的人。有形的残缺仅是残疾的一种,在一定意义上,人人皆患着无形的残疾,只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而已。
肉体是一架机器,如同别的机器一样,它会发生故障,会磨损、折旧并且终至报废。肉体实在太脆弱了,它经受不住钢铁、石块、风暴、海啸的打击,火焰会把它烤焦,严寒会把它冻伤,看不见的小小的病菌和病毒也会致它于死地。
不错,我们有千奇百怪的养生秘方,有越来越先进的医疗技术,有超级补品、健身房、整容术……这一切都是用来维护肉体的。可是,人类仍无法防备种种可能损毁肉体的突发灾难,仍不能逃避肉体的必然衰老和死亡。那么,生命抵御和战胜残疾的希望究竟何在?
我眼前出现了一系列高贵的残疾人形象。在西方,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大作家博尔赫斯、全身瘫痪的大科学家霍金,当然,还有少女海伦•凯勒……在中国,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子,到盲人阿炳……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肢体健全的人相比,他们拥有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
由此可见,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命的质量肯定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肉体只是一个躯壳,是生命的载体,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但是,人类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就其本性来说,灵魂是一个单纯的整体,而不像肉体那样由许多局部的器官组成。外部的机械力量能够让人的肢体断裂,但不能切割下哪怕一小块儿的灵魂。自然界的病菌能够损坏人的器官,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侵蚀人的灵魂。总之,一切能够致残肉体的因素,都不能致残人类的内在生命。一个人,无论躯体怎样残缺,仍可使内在生命保持完好。
在本体世界,上帝是公平的,人人都被赋予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灵魂,一个永远不会残缺的内在生命。在现象世界,人类的肉体受千百种外部因素的支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人。可是,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尊严的方式活着。
诗人里尔克常常歌咏盲人。在他的笔下,盲人能穿越纯粹的空间,能听见从头发上流过的时间和在玻璃上清脆作响的寂静。在热闹的世界里,盲人是安静的,而他的感觉是敏锐的,能以小小的波动把世界捉住。最后,面对死亡,盲人有权宣告:“那把眼睛如花朵般摘下的死亡,将无法企及我的双眸……”我也相信,盲人失去的只是肉体的眼睛,心灵的眼睛一定更加明亮,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事物,能看到一个更本质的世界。不妨说,残疾人更受神的眷顾,离神更近。
残疾人为何要举办体育运动会?为何要撑着拐杖赛跑,坐着轮椅打球?是为了证明他们残缺的躯体仍有力量和技能吗?是为了争到名次和荣誉吗?从现象看,是;从本质看,不是。
其实,与健康人的奥运会比,残奥会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体育的精神意义。人们观看残奥会,不会像观看奥运会那样重视比赛的输赢。人们看重的是什么?残奥会究竟证明了什么?我的回答是:证明了残疾人仍然拥有完整的内在生命,在生命本质的意义上,残疾人并不残疾——残奥会证明了人内在生命的伟大。
(选自《河北日报》2008年9月12日,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与许多肢体健全的人相比,他们拥有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为什么说“残奥会证明了人内在生命的伟大”?谈谈你的看法。
4.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亚运会告诉世界什么
□汪大昭
亚运会告诉世界,这里创造出了一流水平的竞技成就。世界上顶尖的乒乓球、羽毛球好手大多在亚运会上献技,射击、举重、游泳、体操、跳水等项目的强将也能数出不少。即便是相对落后的三大球、田径等项目,亚洲选手也在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亚洲不是世界体坛的配角,没有他们,世界大赛将会减色。
亚运会告诉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应当考虑更多的民族文化含量。龙舟、武术等源于东方的体育项目不似奥运会上那些西方人发明的游戏,在竞技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东方人正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体育文化表现得美不胜收。
亚运会告诉世界,亚洲的历史多灾多难,人民需要和谐,发展需要激情。已经延续了近60年的亚洲运动会方兴未艾,生机勃勃。亚洲虽然以发展中国家居多,但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把体育盛会办得有声有色,人民同样会把体育盛会视为重要的发展机遇。
亚细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贫富悬殊,信仰多元,但在这里,山高昂着头,河像热血流,亚运会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大赛,亚洲各国和地区运动员参与盛会的态度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卡塔尔乒乓球小将阿尔萨迪几乎输得精光,却说“因为亚运会而能跟世界高手过招,很享受”;韩国大腕泳将朴泰桓战胜中国选手张琳后,宽慰对手说:“谁都有状态低迷的时候。”亚运会的竞争未必不激烈,但切磋交流才能构成共鸣。
“感谢伟大的亚运志愿者!”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志愿者服装上签下的感言。“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你们的笑容是广州的名片。没有你们,亚运会将无法有效运转。”这是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在开幕式致辞中的评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礼仪之邦古老文明的教化,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须臾不可放弃的传承。数十万志愿者身后,上千万广州市民无不以东道主的自豪之情为盛会作出贡献。
十几天的共处中,多少亚洲朋友用热情的语言和行动表明了对中国的信任。多次听到参赛选手表示,面对这么多观众的鼓励,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既为东道主,没有不想听到客人对城市新姿赞誉的,但更会因客人带走美好快乐的参赛感受而无憾。
奖牌将随盛会落幕而去,广州亚运会留给我们、留给亚洲、留给世界的,不只是体育运动的成就,还有世界对一座开放的城市、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崛起的大洲的全新观察,有对东方文明在和平发展中影响力的再判断。20年过去了,从北京亚运会到广州亚运会,当年的选手成了教练,当年的新生儿成了赛场上的主角。只有那个响亮的歌声在继续:亚洲雄风震天吼!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1月22日,有删改)
1.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广州举办亚运会的看法。
【难点解读】
一、要理解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理解关键词语一定要把该词语或者含有该词语的句子放到文章里,联系前后文以及特定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如回答选文1后的第1题时,考生应该把握“生命”一词在文中的特定内涵,深入到原文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说法实际上是在告诉读者:这里所说的生命已经不是肉体所代表的自然生命。生命与肉体不是一回事,因此生命的质量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再比如,在回答选文1后的第2题时,考生一定要领悟“残疾人更受神的眷顾,离神更近”这句话前面所说的“盲人失去的只是肉体的眼睛,心灵的眼睛一定更加明亮,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事物,能看到一个更本质的世界”这句话的含意,从而便会得出正确答案。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自然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指向文章的主旨。考生平时要学会归纳文章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归纳文章中心思想。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所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回答选文1后的第4题时,考生要紧紧抓住开头段落在整篇文章中所起的铺垫与引领下文的作用,细心体会作者运用特定段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良苦用心。
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往往容易出探究类型的试题。如选文2后的第3题,要求考生结合文章进行探讨研究,谈谈考生对广州举办亚运会的看法。这道试题就属于探究题。这一类型的试题答案相对比较开放,伸缩性较大,但是有的考生不知从哪个角度答题,感到无从下手,有的考生答题只抓住细枝末节,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考生答这类试题时要找到比较恰当的切入点,然后列出答题要点和范围,最后再进行回答。这道试题的切入点是“广州为什么能够举办亚运会,举办得怎么样,结果如何,有哪些意义”,只要弄清楚这四个小问题,答这道题时就不会跑题了。考生只要能从人文和经济优势以及国力和影响等角度分层次探究,围绕“激情”和“和谐”组织答案,能够自圆其说,就可得到理想的分数。
【张宇/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意大利]达•芬奇
2.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印度]泰戈尔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战国]吕不韦
4.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东汉]华佗
5.学习快乐+活动快乐=生命快乐
——健身口号
读着这些凝聚智慧哲理的名言和格言,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与体育运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给材料的话题作文题所提供的是一组有关“体育健康生活”的材料。从表面上看,这五句名言穿越时空,横跨古今,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认真思考,考生从中可以归纳出这些材料的主旨——运动与生活的关系。此主旨既切合了当今社会的热点现象——健康生活,也贴近考生实际,避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考生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揣摩材料,分析各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异同互求法来审题,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反过来对照原材料选择切入角度。二、要把握原材料的情感倾向。这组材料虽没有褒贬色彩,但是从字里行间可知其歌颂弘扬的意味。因此,考生作文时适宜从正面立意。
这道作文题的审题难度不大,但是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避免下列问题:1.观点似是而非。2.在引述材料时,照抄原材料,或对原材料只随便提一句,甚至一句也不提。
有一种喜爱叫痴迷
足球应该是最受男生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足球也是我最大的爱好。我的梦想就是把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到底,这种念头从2008年以来更加强烈。
我出生于1992年欧洲杯决赛期间。正是这个巧合,亨里克•拉尔森的名字伴随我成长。我两岁时又赶上第15届世界杯,从荧屏上认识了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从此我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从肥罗、齐达内、贝克汉姆,到小罗、巴拉克、舍甫琴科,再到现在的梅西、卡卡等,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巨星们的辉煌岁月。随着老将新星的接替,我也从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了雷厉风行、果敢顽强的少年。我不仅对球星万分敬仰,而且有着少年追梦的轻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足球,虽然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从来没有中断过对足球的喜欢。
我爱足球,它带给我快乐。我喜欢那种感觉——在草地上追逐,汗水洒在绿茵场上,矫健的步伐奏出欢快的乐章。小小的足球像拥有魔法,在蔚蓝的天空下,在凄风苦雨中,总能画出美丽的弧线。我奔跑,我欢呼,我顿足,我满足。
对足球近乎痴狂的追求,也让我吃了不少的苦头,经受了不小的挫折和打击。在绿茵场上,激烈的拼抢在所难免,身体的碰撞自然也在意料之中。所以,我除了赢得了胜利还有伤痛。另外,由于长时间泡在球场上,我的学习也成了父母最为操心的事情。在学校,我竭尽全力地学习;在家里,我最大可能地乖巧。这一切只为了不让父母师长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而逼我放弃足球。
我在足球中学到很多。在比赛中,特别是势均力敌的时候,决定比赛的不是技术和战术,而是场上11名队员的团结一致,互相信任,互相合作。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欧洲杯决赛中的利物浦队在0∶3落后情况下的惊天逆转;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国际米兰队在比赛关键时候被罚下一人的情况下,硬生生地把欧洲杯前冠军巴塞罗那队淘汰出局。
一位著名教练曾经警告球迷,别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没错,足球是一项运动,远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它所具有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在坎坷的道路上前行。
有一种喜爱叫痴迷
□张天颂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行遍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每一个男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我在追梦的道路上,对足球的痴迷从小至今、每时每刻都未曾间断。
我爱足球,缘自本性。我出生于1992年欧洲杯比赛期间,亨里克•拉尔森是我最早的偶像。两岁时,我从荧屏上又认识了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从此,我心目中的英雄便都是足球明星:从肥罗、齐达内、贝克汉姆,到小罗、巴拉克、舍甫琴科,再到现在的梅西、卡卡。一个个耀眼的巨星陪伴我度过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陪伴我从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了雷厉风行、果敢顽强的少年。我不仅对球星万分敬仰,也有着少年追梦的轻狂。虽然我说不清究竟是为什么,但是从来没有改变过对足球的痴迷。
我爱足球,它带给我快乐。我喜欢白色的足球在绿茵场上滚动的流畅,我喜欢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的快乐。小小的足球在激烈的拼抢中,像拥有魔法。在蔚蓝的天空下,在凄风苦雨中,它总能画出美丽的弧线。汗水洒在绿茵场上,矫健的步伐奏出了欢快的乐章。
我爱足球,它带给我“伤害”。为了争抢一个球,我不惜摔倒在地;为了争抢一个点,我不惜让自己自由落体。球场上的伤和痛,紧紧把我和足球融为一体。不为获得掌声,不为赢得胜利,只为辛勤的汗水化作追求的脚步,用行动向人们证明一个不变的道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我爱足球,它让我学会很多。在比赛中,特别是势均力敌的时候,决定比赛的不是技术和战术,而是场上11名队员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欧洲杯决赛中利物浦队在0∶3落后情况下的惊天逆转;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国际米兰队在比赛中被罚下一人的情况下,硬生生地把欧洲杯前冠军巴塞罗那队淘汰出局,昂首挺进决赛。
18年来,足球已经成了我生命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忘,我们挥汗如雨,在球场上奔跑,那是激情与梦想的碰撞;不能忘,我们围坐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是感性与理智的交锋。一位著名教练曾经警告球迷,别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没错,足球只是一项运动,远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它所具有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在坎坷的道路上前行。
“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足球,想说爱你很容易。
两篇文章对比,可以看出升格后的文章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语言整饬。与二类文相比,一类文语言朴实,非常生活化,理性色彩很浓。作者将自己对足球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用文字表现出来,条理清晰。
二、感情鲜明而真挚。情感是写作必不可少的因素,作者在二类文中把真实的感情化为文字,在字里行间透出自己与足球一同成长的所见所知所思所感。在一类文中,作者将二类文中稍嫌杂乱的感情归整成一条线,更为合理。
三、结构严谨。文章标题是“有一种喜爱叫痴迷”,一类文较二类文在行文中将这一主题加以凸显,段段可见,反复强调,首尾圆合,给人更为深刻的印象。
四、专业色彩浓郁。作者喜欢球类运动,把足球知识信手拈来,连缀入文,不仅避免了文章空洞无物、浅薄幼稚、夸夸其谈等不足,而且还彰显出自己丰富的知识积淀、学识素养,给文章增色不少。
【精彩片段】
1.回首2010年,中国体坛给人们留下了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温哥华的冬天很耀眼,中国5金2银4铜以第七名的成绩跻身世界第二梯队,成为中坚力量,取得了多项突破,创造了新的历史。广州的冬天很沸腾,我们记得林丹梦圆“全满贯”,记得刘翔王者归来——亚运历史上三连冠的“跨栏王”,记得中国男篮的救赎,记得女排的绝地反击完美收官的时刻……199枚金牌、416枚奖牌,连续八届蝉联亚运会金牌榜首。我们铭记南非世界杯没有中国队员的遗憾,我们渴望巴西世界杯能让中国人梦圆,我们渴盼巨龙飞天,中国真正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是希望的事业,是民族形象的代言。这里凝聚着力量,绽放着真善美,崭露出希望的曙光。
——《体育承载中国人的梦想》
2.刘翔跨越的是110米栏的栏架,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屏障。人们期盼的不仅是他在赛场上成绩的突破,更是他心中梦想的飞翔。2004年雅典一鸣惊人的辉煌尚未遗忘,2006年洛桑12秒88的速度历历在目,2007年大阪九道传奇的激情久久难忘,但它们都不及2008年北京退赛的感伤。而感伤决不仅仅是遗憾,同时也让国人学会了一种叫做“宽容”的体谅。天使的翅膀也需要休养,积蓄力量,期待着再次飞翔!
——《体育精神之我见》
3.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赛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体育,其实就是人类大智慧的超越,这个超越不仅仅靠赢得胜利。只有胜利的超越是无聊的,超越了金牌才是真正的超越。输赢之间的人类精神的升华,才是最重要的。
——《奔跑的中国》
4.情绪的力量是巨大的,情绪能改变历史的轨迹,情绪能改变事情的状态。我就这样继续我的生活。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可以用情绪激励自己。而在比赛中,球员需要引导自己的情绪。仔细想想,我是怎么控制情绪的呢?就是来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对自己说:好了,这就是我的感觉。我把它放到自己的剑鞘中储存起来。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收获,你必须懂得付出,我不把这当成劳动。打篮球很有趣,我不把这当做体力负担,反而很享受。劳动和乐趣,你不可能只拥有一样。我也有休息日,但休息日也同样在练习中度过。
——《科比之道》
【陈相婷/供稿】
看了这幅漫画,引发了你什么样的联想?请结合你的所见所49393e3b8a6956b863bd31393da4429454ebe92b8a3796ca5bf6715d00f97056闻所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漫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图画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鉴别及赏析能力。
考生首先要审视画面:1.注意漫画的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通过这个“眼睛”可以确定整幅漫画的主题——运动无处不在。2.观察漫画细节,从动作、表情等方面揣测漫画主人公的思想。从这幅漫画中那被风吹起的号码牌,小牛神采飞扬的表情,考生可以想象得到车轮的飞转和运动的快乐。
其次要深入思考,准确立意。在了解了漫画显性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画面内容,看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主题;想想作者要通过漫画反映什么现象,表达什么感情。这是一幅主旨鲜明的漫画,运用了夸张、象征等手法来引导人们走出家门,走出办公室,走出封闭的圈子,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当然,考生对这幅漫画要多角度理解,可以从自身说起,可以反思历史和传统,也可以联系国家和民族等。
再次要展开联想,搜集材料。理解了漫画寓意之后,考生要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象并搜集大量写作材料进行立意和构思。
【相关素材】
奇特的体育法规:(1)德国——为了提倡步行健身,德国莫根市政府作出了一项规定:凡在城区内一次进行35分钟以上或一次连续步行4公里以上者,均可得到一笔小额奖金或纪念品。(2)沙特阿拉伯——禁止下国际象棋。因为该国认为车、马、象都可以进攻王和后,等于在鼓动大臣和军队刺杀君主,所以不能提倡。(3)法国——巴黎禁止在公园内溜旱冰。(4)美国——新泽西州长岛当局对跑步者颁布了一项法令:跑步时要排成单队;晚上跑步时不得穿反光的衣服;携带警方发放的许可证;违反交通规则的跑步者,将被处以250至500美元的罚款,或者拘禁30至90天。
生命在运动中彰显美丽
□袁世敬
看着漫画中的卡通形象神采飞扬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顿时想起了伏尔泰的“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说法。
当我们惊讶于博尔特的惊人速度时,我们应该马上行动,加入到锻炼的行列;当我们迷醉于体操运动员优美的身姿时,我们应该马上去强健自己的身体。“野蛮其体魄”是前人的告诫,“雄于地球”更是我们今天的共同目标。“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欲强其国,先壮其民。
在强健体魄之时,别忘了重塑我们的灵魂。给心灵一个合适的锻炼场所,只有有了强大的内心,我们面对人生的风雨时,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才可能成就精彩的人生。爱因斯坦说:“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但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著名作家史铁生虽遭遇不幸,但他在地坛中坚持锻炼强大的心灵。他将坎坷的人生比做与围棋九段的棋手下棋,其乐观与坚强可见一斑。虽然史铁生的躯体备受折磨,但他的内心却徜徉于百花丛中,“奔走”在人生的路上。相比较而言,富士康的“14跳”者却显得如此脆弱,没有强大的心灵是他们选择死亡的原因。
运动,你就是美丽,你就是正义,你就是勇气。翟墨,一个人,一张帆,首次完成无动力帆船的环球旅行。这不是沽名钓誉,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大海的怀抱。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思生命的真谛与意义,在惊涛骇浪中独自与风浪搏击。在一次次的抛高与下落中,他体验着生命的力量,感受着运动的魅力。翟墨将国人的目光引向了海洋,更使自己的心灵得到重生与历练。
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应不忘“生命在于运动”的箴言,强其体,壮其心,让中华巨龙的身体更加健康,使中华巨龙之心更加强大,让中华巨龙岿然屹立于东方。
生命在于运动,今天你运动了吗?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首先,与多数考生写“运动无处不在”的文章不同,作者以“生命在运动中彰显美丽”来立意构思,题目富有诗意且很有想象力。其次,文章整体思路明晰,从身体到心灵,从形式到内容,都紧紧围绕漫画的主题,让人耳目一新。再次,文章的语言和思想都可圈可点。修辞手法的变化运用,整散句的交替使用,使得文章文采斐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南非世界杯上,因裁判判罚而引起的争议一直不断。而在2010年6月27日进行的两场1/8决赛中,当值主裁判出现的严重误判,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此,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正式作出回应:“即使引入了某些高科技手段,但是执行比赛判罚的还是裁判。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用它取代裁判的职责呢?而且即使有了录像回放,场外所谓的专家也会有不同看法,10个专家就会有10个不同的意见。”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段文字有三处最为关键:第一,“严重误判”——为什么会“误判”?怎样才能避免误判?第二,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回应——他的话是为了给裁判推脱责任吗?他这么说是因为他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还是有别的原因?第三,“高科技手段”——该怎样引入高科技手段辅助裁判?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从正面思考,也可以逆向思维;可以直面现实,也可以畅想未来;可以理智推断,也可以感性思考……
因此,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一味推脱责任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2.在坚持固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大胆变革。3.任何错误都是需要纠正的。维持错判是体育比赛的耻辱。接连不断的错判,有失比赛的公正;追求公平、公正是最基本的比赛规则。4.坚持错误就是在传递负面价值观。5.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等。
【相关素材】
变通是进步之本。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曹操破除传统的用人窠臼,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身份低下却有才干的军官,于是破袁绍,败吕布,成为一代枭雄。秦以严而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以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只有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从裁判“误判”所想到的
□张悦
在南非世界杯1/8决赛中,因裁判的误判,有人提出用高科技手段来代替裁判。这或许更能体现公平,但是却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比赛的精彩程度,甚至抹杀了足球的魅力。传统的判罚固然存在不足,但如果因为它有瑕疵就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显然也不是明智之举。
由此,我想到我们面临的一些事情。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传承与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该怎样解决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是否也面临着与足球场上一样的困惑?
国学是我们文化中的精粹,但国学与西学分属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西学伴着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先驱者“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后学者却矫枉过正,拼命地贬低自己的文化,孜孜矻矻地全盘吸收西学。而国学则被严重地轻视和曲解,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最为严重的断裂。当我们高唱科学文明之歌时,却忽略甚至忘记了科学只是文化的构成部分。若把自然科学当做文化的全部,我们的心灵就会成为空地,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荒芜。
我们不否认,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但我们不应该全面走向西化。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民族文化做后盾,否则亦步亦趋地追随别人,很难成就大业。我们一直强调人格修养,强调德能并举。所以,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更要牢牢铭记先贤的谆谆教诲,这样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吸收新鲜血液的同时保住我们的精髓,护住我们的根基,才能做到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引导下,既要学好先进的科学知识,又要不失做人的基本道德,从而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足球赛场的风波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越来越多。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一定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不能感情用事陷入悲观,更不能盲目地失去了本真。
本文是一篇以说理取胜的文章。当我们还在为南非世界杯的裁判误判口诛笔伐之时,作者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进行了独立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主张。文章以所提供的材料作为切入点,思考了传统与创新的问题。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创新之处,但作者在思辨中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在纵横捭阖中显示了自己的缜密思维。
【陈相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