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镜语

2011-12-29胥可

新闻世界 2011年4期


  【摘要】如果说,文学是一种由心灵至于形象的艺术,那么纪录片则是一种由形象到达心灵的艺术,只是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尽相同。人物纪录片最终希望表现的,都是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人物纪录片必须捕捉人物情感与精神的外在对应,在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情中展现其内心世界。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 心理特征 视听手段
  
  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曾经说过:“纪录片是对真实的事物作出的创意和处理”。这也就是说,纪录片要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来,从平凡的生活中拍出一部戏来,从生活的表象中挖掘出人物的心迹来。与事件(或问题)专题片的主题性、宣传性、目的性很强的内容指向相异,人物纪录片直接关注人,着重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生存状态,人的性格和命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人物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媒体的特殊使命,就是通过对一个人的体态、表情、行为、言语、经历等外在要素、细节的刻录而试图揭示其独特的精神世界。
  一、心理特征分析——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前提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前提是对人物心理特征的把握和了解,这包括拍摄对象和受众两个主体。
  1、了解拍摄对象的心理特征
  首先要追求最大程度的真实,特别是心理真实,包括:事实真实、心理真实、逻辑真实。在拍摄主题确定之后,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拍摄对象,根据对象的教育文化背景、职业、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的心理推测。然后通过观察、沟通、思考进一步明确其心理特征。但是电视记录是观察式的,无法将抽象的概念和感觉直接表达出来。或许编导很容易用语言向他人描述其拍摄主体,却很难用视听语言去表达这一切。这要求采编者更进一步的了解、观察主体。电视记者张以庆曾经说:“我一般有一个想法选题后,有三、四个月或四、五个月去接触,然后去拍……,因为这三、四个月,四、五个月就是去找一些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东西或最本质的东西。”观众通过采编者的眼睛——镜头去认识和理解人物,这样,采编者理解的层次和深度就直接影响了观众对人物的解读。《老镜子》是第九届学术奖获奖影片,其中描写了池煜华老人等随红军北上的丈夫李才莲,这一等就是70年,每当她想念丈夫的时候,她都会拿起丈夫送给自己的那面镜子,唱起她自编的山歌。如果我们想通过影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在主体身上发现这些既能表达他们心境又可以被摄像机记录的元素。
  2、了解受众的心理特征
  对于纪录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言,这既是创作者的发掘过程,同时又是受众接受与认知的过程。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样的发掘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受众搭建心理桥梁的过程。
  纪录片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客观真实,观众需要真实的表达,这种表达哪怕平淡渺小,也强于做作虚假的表达。但是在现实中,不少纪录片创作者常常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它们以一种无所不知的姿态来表现人物。在纪录片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解说:“此时此刻,他心里想……”、“顿时,他心潮澎湃……”。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心理表达越是确定,越是值得怀疑,或者说,这种确定性的心理判断恰恰抹杀了心理真实。正如尼柯尔斯所言:“一句无法得到证实的自我参照性的断言被说得越斩钉截铁,人们就越难以相信。”
  没有沟通就无须接近,相反,如果没有接近性也就无法沟通。如果说,沟通是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彼此靠拢的过程,那么,接近性便是达成这一心愿的桥梁。广告业里有一句名言叫“如何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是的,“如何”二字大有学问,恰当的方法,适合的切入点,可以使双方握手、干杯,达成合作。在一定意义上,传播也是一种商业行为,需要完成信息的交易。接近性和趣味性就是对适合的切入点及适合方式的选择。我们在表述的过程当中要力求亲切、平易,力求贴近人们的审美和认知习惯。《生活空间》栏目的成功,就在于它秉承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理念,在人物描述和人物内心的挖掘上大量运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节奏舒缓自如,观众倍感亲切,细致入理。
  二、电视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段
  如果说,文学是一种由心灵至于形象的艺术,那么纪录片则是一种由形象到达心灵的艺术。为此,我们既要追求画面的内容,更要注重画面的灵魂。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刻画形象,揭示人物心灵。
  1、摄像机调度
  (1)拍摄距离的调度
  即景别的选择。不同景别的画面,其表意功能不尽相同,如何选择,则取决于更好地挖掘和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的需要。
  远景与特写是人物纪录片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最常用的景别。远景具有很强的情绪色彩,也是借景抒情的重要手段。它虽然无法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能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特别是当远景作为客观镜头的时候。纪0b2d2c76069bda1cabaa3e343f16b493录片 《藏北人家》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措嘎放牧的镜头,地平线很低,措嘎的身影映衬在蓝天白云之间,观众仿佛切身感受到藏北牧民的宽广的胸怀。有反映农民工进城的片子,民工从小山村里出来,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出了火车站,一个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远景主观镜头,观众虽然还没有看到主体的表情,却马上能有感同身受的茫然感。
  特写画面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最重要的手法之一。纪录片《沙与海》通过牧民大女儿纳鞋底这一生动细节,具体展现了一个待嫁少女的复杂心态,以及情感变化的全过程。
  (2)位置调度
  即画面构图的选择。把被摄主体排在什么位置?是拍摄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画面空间的位置是影响视觉注意力的首要因素。
  《最后的山神》中有这样一个场面:看到雕刻着山神像的树被砍掉了,老萨满满怀伤感地坐在树根旁,望着残破的山神像发呆。此时,摄影师给了雕刻着山神像的树根一个特写,将其放在了画面中央的位置,既揭示出山神像在老萨满心中的重要分量,又是对他此时百般无奈心理的特写。
  2、声音的处理
  声音主要包括:人物的语言、音乐和解说等等。
  人物的语言
  通过人物的讲述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既真实、可信,又直接、准确。“人物讲述”既有叙事功能,又有表现功能。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动作姿态,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从人物的主观视点出发,叙述过去、现在和未来,使观众进入到另一心灵碰撞、交流的感受状态中。如《中华百年祭》中画家的自述就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这里创作者有意营造一个“内心独白”的空间,让主人公在这个空间里讲述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在什么样的情意冲动中创作《中华百年祭》这组画的。
  音乐的妙用
  纪录片中的音乐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同期音乐和后期配乐。
  同期音乐是指: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同步记录下现实生活中的有源的音乐。比如被拍摄者正在弹奏乐器,录音机里正在播放歌曲等等,这些同步记录的音乐能增强影片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刘坚在创作纪录片《半个世纪的爱》时,他了解到老院士喜欢拉二胡,就邀请老院士现场演奏,拉了一段《二泉映月》,并引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往事歌谣》记录了西部歌王王骆宾故地重游时对往事的追忆,通过即兴而唱的一段歌曲展现了老人此时内心的激动心情。这种表达生动、亲切,极具冲击力,同时还能推动和促进人物内心的挖掘。
  后期配乐无论是大家熟悉的音乐作品还是原创音乐,一定要精当。配乐的目的是制造气氛,让人物的情感表达与观众的心理节奏相符。
  解说的把握
  解说的形式主要有旁观叙述式、主观叙事式和无解说。
  旁观叙述式解说怎样反映被摄者内心世界才能避免编导主观介入之嫌,这是初做纪录片者常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间接引语方式来转述被摄者的观点和看法。
  
  主观叙述式解说允许有很多内心感悟的东西。如《神鹿,我们的神鹿》就是通过被摄者柳芭的旁白讲述自己家族三代女人的命运。所思所想,都能直接得到表达。
  三、创作者的智慧——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关键
  1、动作细节的选择
  动作是人物思想的外化。能否及时发现甚至预见动作细节,并在瞬间做出选择,是拍片成功与否的关键。《重逢的日子》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台湾退伍老兵回上海探望结发妻子,在为他接风的家宴上,记者问他的小孙女“爷爷回家后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孙女回答“家里小菜比平时多了”。全家人都笑了,唯独老兵一个人流下了泪水。摄像师敏捷地抓住了老兵擦眼泪的动作,老兵复杂而苦涩的心理通过这一细节尽显无遗。
  2、视角选择
  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主要有当事人视角、介入者视角和旁观者视角,其中,当事人视角和介入者视角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当事人视角的纪录片曾经一度被认为丧失了纪录片对客观真相的追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内心独白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形式恰恰是对被摄者思想情感的最客观的反映,在被摄者真诚讲述的前提下,当事人视角的纪录片更容易感染观众情绪从而取得成功。
  有别于当事人视角,《夏日记事》采用了介入者视角,全片以一句 “你觉得幸福吗”的采访提问铺展开来,记录下人们被提问激发后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的虚构部分,也即思想和情感。介入者视角的纪录片一般广泛使用提问采访的形式,能够便捷地挖掘事实真相和人物内心世界。
  3、编导现场调度
  纪录片的调度有即兴式调度和场景式调度,而即兴式调度更能体现创作者的才智。即兴调度主要是指创作者依赖其判断力和预见力,根据对象情绪的变化,预测其动作走势,思考可能调度摄像机的位置和运动方式,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以确保能够记录下“决定性过程”。如纪录片《家在我心中》中父女在车站分别的场景,女儿在车上,父亲下车了,单机拍摄,时间稍纵即逝,但创作者还是抓住了父亲眼角的泪水等感人细节,成为现场即兴调度的成功片例。
  纪录片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利用电视化的手段,有善于捕捉的眼睛,就一定能将拍摄主体的精神世界艺术地反映在电视屏幕上,为这个世界寻找更多的知音。
  参考文献
  ①刘坚:《电视节目编导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②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③《中国电视纪录片—第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获奖作品精选》,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2003
  ④《The Art of Technique:An Ae-
  sthetic Approach to Film and Video
  Production》,John S.Dou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