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2011-12-29赵乾坤
新闻世界 2011年6期
【摘要】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中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进行了研究,而且2010年很多学者用了很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针对当前的热点话题,比如富士康事件、张悟本事件、以及现在收视率飙升的非诚勿扰相亲类节目中媒介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原因,学界和业界都做了深刻研究。2010年中国的媒介社会责任论研究大致就是沿着这几个思路展开的。
【关键词】媒介社会责任 消费主义 风险社会 相亲节目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
电视:消费时代电视媒介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张琼华的《浅谈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一文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现在电视节目的现状是新闻评论节目戏说化;综艺娱乐节目低俗化;访谈节目煽情化。而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不完善;受众媒介素养有待提高。文章最后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有效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发展;关注弱势群体,反映社情民意;普及大众文化,提升受众媒介素养。①
电视公益广告:2010年电视媒介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具体到公益广告的研究,李玉娇在《电视公益广告》中认为电视公益广告在整合社会公众力量、弘扬传统美德以及倡导合理的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公益广告充当了进行伦理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的角色。公益广告本质上是为公众的社会利益服务的,它所宣传的是主流价值观,提倡的是合理的社会行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起步较晚,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在运行模式和广告发布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报纸:蒋建国在《消费主义背景下报纸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中对报纸社会责任缺失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认为我国报纸的公共价值则在消费主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