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商报》经济报道内容分析

2011-12-29王永建方明豪

新闻世界 2011年6期

  【摘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西藏商报》经济报道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献,提出报道存在的问题:来源于官方的硬新闻偏多,深度报道和评论不足、报道的形象性需要加强等。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根据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本文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西藏商报》 经济报道 内容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新闻逐渐成为当今消费和大众传媒时代的宠儿。翻开每天的报纸,可以发现占据其中重要版面的是经济新闻。并且,经济新闻的内容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军事、文化等报道领域。据权威杂志对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全国读者中,对经济新闻关注程度列各类报道之首的人为68.5%。①事实证明,经济新闻不仅是向人们传递、解析经济领域内最新变动的最为直接和快捷的手段,作为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由于西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其他省市,同时,也制约着新闻传播发展的进程。②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西藏商报》经济报道进行研究,分析报道有哪些特点,报道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一、内容分析相关设计
   本研究的样本是《西藏商报》从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所有共2450期报纸。样本总体为这些报纸中要闻版、国内版、国际版中包含的经济报道。本研究旨在考察《西藏商报》的经济报道情况,分析单位为篇,即研究总体中要闻版、国内版、国际版中的每一篇经济报道即为一个分析单位。记录单位有14个,包括报道年份、稿件来源、消息来源、报道体裁、配图、报道地域、报道篇幅、报道时效、报道性质、报道领域、报道行业、报道主题、援藏、统计数据。
  二、《西藏商报》经济报道研究结果分析
  对《西藏商报》经济报道研究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内容分析结果,结合相关新闻学、传播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另一方面,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献,联系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西藏商报》在经济报道存在的一些不足。
  1、官方的硬新闻占主导地位
  根据统计分析,《西藏商报》经济报道,有超过一半的报道来源于政府机构,共454篇,占总体的56%,本报的报道中,58.6%的报道消息来源于政府,在新华社的报道中,62.2%的消息来源于政府。从报道内容方面的分析,有163篇报道是对西藏整体、全面、宏观的报道,占西藏报道总数的38.4%。从报道领域方面来看,宏观和中观的报道有332篇,占总体的40.9%。
  在西藏特殊的环境下,《西藏商报》经济报道中,来源于政府的硬新闻的报道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但是,这也标志着官方的带有宣传色彩的经济报道占据相当的版面,因此会造成经济报道内容单调,形式机械呆板,新闻的视觉不新不深等状况。
  2、深度报道和专业评论不足
  《西藏商报》经济报道当中的深度报道比例偏少,根据分析资料,占整版面积1/2以上的报道仅有50篇,占总体的6.2%,占整版1/4以上的报道仅有193篇,占总体的23.8%;对经济报道体裁的分析中,评论只有30篇,占总体的3.7% ,在2010年的报道中,评论达到最高值,占总体的7.08%。
  3、报道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城市报道多,农村报道少。西藏地广人稀,城镇化程度偏低,根据统计资料,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6.2%。③从统计分类可以看出,明显地对城市报道大大多于农村,在按报道地域分类表中,对于拉萨的报道共有202篇,占西藏报道总量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