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邵飘萍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011-12-29左珊
新闻世界 2011年6期
【摘要】“新闻专业主义”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但是在中国报人办报过程中已经涉及了很多符合专业主义的内容。而且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邵飘萍在他一生的办报实践中,处处体现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邵飘萍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它是美国政党报刊解体后在美国新闻界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理念。1896年,《纽约时报》在阿道夫·奥克斯带领下,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以及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它们秉承奥克斯家族的传统,遵循公共服务的观念,而绝不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这种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总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标志着社会责任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闻职业伦理和准则进一步得到确立,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得以建立,逐渐构建出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一、客观新闻学。二、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及独特作用。在具体的媒介功能实践中,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和传播新闻时,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以“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在报道争论性问题时,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要求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为所有与新闻工作有关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判断标准,成为通行的基本新闻价值观,尽管在实践过程中还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中立和客观。
“新闻专业主义”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但是在中国报人办报过程中已经涉及了很多符合专业主义的内容。现以我国着名报人邵飘萍为例,谈谈其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体现出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邵飘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者。在其14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他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社长,在北方创办过当时颇具影响力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和进步报纸《京报》,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开创工作,并出版我国早期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他用一支笔记录时代风云、抒写正义、扞卫真理,可以说,邵飘萍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贯穿其新闻生涯的始终。
一、献身新闻事业的精神和独立的办报思想
新闻专业主义者相信进步、理性、普遍的真理和标准,他们是独立的,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并以此作为终生的职业追求。邵飘萍短暂的一生几乎是与新闻工作紧密相连的。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