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之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
2011-12-29邓跃群
考试周刊 2011年53期
摘 要: 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材建设已刻不容缓。作者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机电装调技术》为例,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做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课程内容的确定,必须满足就业导向的岗位需求,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并通过具体项目阐述了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机电装调技术》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 课程内容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刻不容缓。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因此,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选择既能满足就业导向的岗位需求,又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的课程内容,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机电装调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本课程定位为:是集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典型自动化设备安装和调试为一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课程。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继《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及专门方法,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展开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机械、电子、气、液压等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应用的能力,同时掌握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知识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和维修等专业技能,养成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在已有的电气、电子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因此,对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而言,《机电装调技术》课程建设的状况,对整个专业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都无法替代的。为达成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尤其值得研究。
首先,课程内容的确定,必须满足就业导向的岗位技术或技术领域需要,要有助于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谋求个性发展所需的态度、能力和知识,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以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本技术知识,而且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拥有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能力,真正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及素质。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PLC控制为主线,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