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因素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2011-12-29殷利梅

考试周刊 2011年53期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两者关系决定了文化影响着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英语阅读自然也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把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文化因素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学习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国家独特的文化内容。因此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和掌握的过程。语言教育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学习英语只要掌握了词汇、语法,便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当然词汇和语法这样的语言基本功的掌握确实非常必要,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英语阅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忆一些词汇、语法规则,而是为了进行交流。因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理解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存在的障碍
  1.词汇障碍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元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背脊,它理所当然十分明显地、广泛地反映文化的差异。一方面,一些英语单词在汉语里有其对应的词,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的读者可能不会遇到与文化相关的理解障碍。然而,也可能有许多词不能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对应词。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能找到对应词,一个词的意义域和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不会是完全等价的。此外,许多英语词能在汉语里找到对应词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英语单词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词,但是两种文化赋予每一个词不同的文化关联。如在英语文化里,red代表危险,但在汉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幸福、好运和权威。在英语文化里,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相反,在汉语文化里,13却是幸运数,而4才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与汉语中的“死”字谐音(死意为death)。
  2.语篇障碍
  英汉语篇存在很多差异。首先,英语语篇受思维模式影响,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和统一性,如表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比较与转折、推论和总结的句子。其次,语言形式(包括重复、同义词和排比结构的应用)、连接手段(替换、省略、前指照应)和逻辑组织各要素共同影响语篇结构,但汉语却不如此。
  三、文化因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要想把文化因素运用到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去,首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英语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甚至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其次要注意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外语学习者很容易将自己母语的思维习惯机械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时行得通,有时则不然,思维模式是造成跨文化障碍的主要原因。受英语和英语文化影响的国家倾向线性思维方式,总是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常常以文章第一句作为主题句,然后用论据去证明英语篇章强调整个段落必须连贯,主题句常放在段落开头,此外,篇章表达前后必须一致,井然有序,富有逻辑性。相反,中国人倾向于迂回思维方式,与螺旋式思维相近,人们习惯先描述外部情况,最后给出主题。思维模式不同影响篇章结构的差异,因此应培养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英语强调形式逻辑思维。例如,英语句式结构曲折,用各种连接方式来组织完整的语法结构。汉语则强调辩证思维,意义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句子结构表现松散。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影响了篇章的结构。
  最后要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人阅读英语文章的影响反映在以上方方面面。因此,在上阅读课时,教师要教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
  1.相关的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扩充,特别在阅读课教学中应该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进行相应的文化导入。
  2.层进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教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识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应的原则。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要导入的必须是和所阅读的文章密切关系的文化内容,而不能因为把文化看成是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哲学等的综合而在课堂上大量介绍,而影响了阅读课教学的效果。必须明确的是阅读课中的文化融入是在阅读课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它的目的是为阅读课教学服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阅读文章。因此,文化的导入应注意适度的原则,切莫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总之,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境,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平时的阅读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也有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