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

2011-12-29赵爱静

考试周刊 2011年53期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呢?
  1.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习作兴趣
  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作文。
  1.1加强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思维没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2重视写话训练。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
  1.3提高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每周口语交际课抽出1节为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2.打破教材的束缚,多方面选材,开放选材领域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盛永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源于生活的道理。我要求学生走出课本,打破教材的束缚,到生活中去寻找多方面的写作素材,开放选材领域,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感悟、积累的能力。如看到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幅画像,一些动作,听到一席对话,领悟一番心理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练笔的内容和素材。平时,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和环境,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练笔。比如当看到一个人,可以让学生写他的衣着、外貌和表情;听到一段有趣的话,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看到一个精彩的场面,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境和气氛。虫叫鸟鸣,刮风下雨,日出日落,月盈月亏,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让学生观察摄取自然景观,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明月云霞的奇妙变化、山川树海的千姿百态、风景名胜的灿烂辉煌。让学生到广泛的生活溪流中去获取反映社会风貌的人情风俗材料,体验沸腾的现实生活,参与平常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了解周围的优秀人物。学生还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报纸。在这些传媒工具中广泛地猎取时代感强、知识面广的各种信息,拓宽他们的生活面。时常引导学生畅游书海,多读多看,多思多想,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经受现代文明的陶冶,学习英雄人物的品德,汲取古今文化的营养,观赏五湖四海,旅游世界各地,探索天空海底的奥秘。总之,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为习作积累、铺垫、服务。
  3.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时,在充分发挥课本上的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要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教师要善于设计、创设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训练方法,不断强化、巩固学生个性的形成。
  3.1音乐作文──作文与音乐的美妙结合。教学时,教师将准备好的一段富有变化、含有情节、便于想象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听之前,教师将听音乐的目的、要求交代清楚。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想象和联想,所形成的事物及事物呈现的状态、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3.2图画作文──作文与美术的巧妙结合。与看图作文所不同的是,图画作文的图不是老师给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幻想,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然后用笔画出来,最后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画,写成一篇文章。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画,自由地写。如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家庭变化;再如让学生给学校规划理想的设计蓝图等。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展开想象的翅膀,所想的、设计的也一定是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此外,表演作文、影像作文、素描作文等都不失为作文个性化训练的好形式、好方法。
  4.学写科幻故事
  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的情有独钟。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童心萌动。我在的多年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偷偷地尝试着科幻故事的写作。起初,我还有阻止之意,后来干脆放手让学生大胆练习,有时作必要的指点。通过长期的训练,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个性、创造力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5.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训练是有效的训练途径。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心底的话语,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写日记,而且要对学生不断地、经常地、持之以恒地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扬,习惯得以巩固。
  此外,写读书心得、连环图画故事、说明文、议论文、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6.培养学生边读边改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叶老对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修改,学生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为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我要求他们:第一,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自念两遍,做到边念边改;第二,互念互改。在自念自改的基础上,找一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同学听,由同学修改,再让那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他听,由他修改。
  7.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7.1用名家作品来激发自改作文兴趣。抓住学生对名家具有敬慕之情的心理特点,我在作文课上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他们懂得文章的写作包括创作和修改两个部分,完成写作后要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日臻完善,并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7.2用学生互改来引发学生自改作文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作文修改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换阅读作文,互提意见,并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诸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写出简要批语,再把这些文章贴出来,让大家评头论足,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体验自己修改作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符梓强.如何提高批改小学生作文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