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学高专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2011-12-29刘兴华
考试周刊 2011年39期
摘 要: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医学高专的生源质量有明显的下降,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整体教学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调整英语教学。本文分析了医学高专的教学现状,并从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针对性 适用性
一、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情况
目前,由于高校大量扩招,进入大学的学生水平逐年下降。专科层次属于大学录取中的最低档次。可以说,成绩好的都去读本科了,成绩稍好的,又准备第二年复读,也不会读专科,只有成绩很一般,而且复读希望不大的学生才会考虑专科。所以,每年专科学校招生都很困难,招来的学生素质和水平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报考医学专科类学校的考生多为理科生和男生,而男生在语言学习上天生就弱于女生,很多男同学因而都不是很喜欢英语。更多学生来自农村,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就更差一些。尤其是,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和环境都达不到标准,外语师资缺乏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成为了很多农村学校学生最差的学科,英语听力又是英语中最差的环节。这给医学高专的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师资情况
建立一支合格的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事关医学高专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事。近年来,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历和职称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尽管如此,医学高专师资队伍状况仍不乐观。一是学历层次偏低,多数医学高专英语教师的学历是本科和专科,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极少。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年纪大的老教师占有不小的比例。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大量招聘老师,因此,年轻老师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让英语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但同时也存在以后会出现断层的现象。三是英语教师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绝大多数是女老师,男教师极少,这让英语教学在整体上显得柔性过重,钢性不足。四是英语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不少人每周学时在20学时上,除了备课、上课之外,几百学生的作业批改也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更有很多年轻教师还要兼任班主任或辅导员或兼任行政管理工作。这都给他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教学情况
在多数医学高专,英语属于公共课范畴,即非专业课。一般都是英语课只开设在大一年级。医学高专学制只有三年,在校学习理论两年,医院临床实习一年,因而各学科课时都很紧张。为保证专业课学时,非专业课的英语一般都属于被裁减学时的对象,周学时多在3学时左右,除了节假日全学年真正上课的学时不到100学时。医学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学生既要学公共英语,还要学一定的医学英语,为学生日后工作做准备。同时,既要参加省内的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又要参加全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以说这些让学生和老师苦不堪言。
二、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计划的合理设置是影响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根据医学高专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英语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应有针对性和适用性。首先要满足英语教学的基本需求,要让医学高专的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都有一定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又要让他们能够在全国和省内的等级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但英语教学计划的制定又不能影响其它专业课程。所以,每周4学时是比较合理的,对于与英语关系不太密切的专业,英语课可开设一年。对于与英语关系密切的专业,英语课可开设一年半。这样才能符合医学高专的实际情况。
2.教材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材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主要材料。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是决定医学高专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又一重要因素。近几年,高职高专的教材建设发展很快,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单英语教材就有好几套可供选择。学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定不能盲目,更不能因为贪图推销教材的蝇头小利而选择教材。每个学校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各专业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要选择英语教材,就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才能有利于英语教学。如果教材选得过深,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学有所得。如果选得过浅,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知识原地踏步,没有提高,是浪费时间。在教材的数量上,也应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是否都订精读、泛读、快速阅读、听说等教材,还得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情况而定。既要让学生吃饱,又不能浪费资源。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课时十分有限,针对医学高专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强调够用原则,即强调它的适用性。对于陈旧的知识和不符合医学高专学生的内容要大胆删减,要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和整合,把一些简单易懂的和重点需要学生练习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尤其是听力教学内容,更需要学生以课后练习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只对其进行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教师还可以利用听写、单元检测、小组自查等手段来督促学生自学,而老师则针对学生的难点和具有时代教育意义、与英语等级考试相关的又实用的内容重点讲授。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要求和学校英语教学计划的具体情况,可以把有些教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如:泛读教材和快速阅读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老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其中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还要注重对他们医学英语知识的传授,让他们的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这样既保持了教材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材只注重可教性和可读性的问题,注重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02.
[3]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