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教学刍议
2011-12-29汤宪芬
考试周刊 2011年39期
摘 要: 高中语文新教材要求语文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以使教学工作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学 新教材
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需求。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说各位教师都大显身手,各施其能,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但我以为,新教材的“新”不只是形式上的新,不是玩一两个新花样就可以的,而是其内涵上的“新”。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起来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研究性、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遵循教材的编排来让学生达到这些能力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下大功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改变以往教师的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从里到外的大转变,彻彻底底从心里“新”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每个人都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要让学生认为自己是局外人,要让学生感觉这堂课就是为他们而设计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应该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可以把对课文及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表达出来,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才更轻松,氛围才更热烈,效果当然也会事半功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教材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建立民主意识,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有些年轻的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新就是形式上的新,就是玩花样,其实不是这样的,花样谁都会玩,关键是让学生在感到新颖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是一堂课嘻嘻哈哈过去以后,让学生认为什么也没得到,这样的课形式再新颖也是非常失败的一堂课。形式上的新、内容上的新一概并用,让学生耳目一新,既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又提高学生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