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飞:堂堂蒙古
2011-12-29麻雯
北京纪事 2011年12期
站在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舞台上,包飞出奇地平静,这份自信来自30余年对京剧的执着与付出。宽亮圆润的嗓音、帅气优美的一招一式、真挚丰沛的情感……包飞尽情地演绎着每一个人物,眼角眉梢皆是戏。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被誉为“中国戏剧的奥斯卡奖”。当他手揽梅花奖收获祝福的时候,与京剧有关的记忆愈发清澈,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成长都弥足珍贵。这个唯一活跃在一线舞台上的蒙古族京剧演员,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味。
从懵懂无知到爱上京剧
来自内蒙古通辽的包飞,蒙古名叫作“聂萨夫”,正是“飞翔”之意。1981年,在北京市戏曲学校的招生中,10岁的包飞凭借出色的嗓音条件考入。当时,他即兴演唱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首插曲,“小小竹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