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教专业学生如何演奏钢琴变奏曲
2011-12-29杨晔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引导幼教专业学生准确地演奏变奏曲,通过幼教专业二年级“乒乓变奏曲”一节钢琴课的说课为实例,尝试阐述如何将“变奏曲”这个全新的概念导入幼教专业钢琴教学,从而找到演奏变奏曲的方法和感觉。通过介绍、视听各种变奏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对今后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钢琴教学;变奏曲;主题旋律
一、什么是变奏曲
变奏曲又称为“主题与变奏”,是乐曲的一种形式,先奏出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继而出现一系列的主题变形,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变奏曲的特点是简单完整的曲调作为主题,采用不同的手法对主题进行变形,例如,改变它的和声、旋律、节奏等,使主题音乐形象得到多侧面、立体化的发展。其结构图示为:主题——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演奏伴奏曲的重难点以及精髓在于如何突出主题旋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这是一条主线,来引导学生演奏变奏曲。
近年来变奏曲形式在钢琴方面被广泛运用,例如,中国作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外国作品《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等,在小提琴等其他乐器中也被广泛运用,在声乐中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频繁出现,如《玛依拉变奏曲》《青春舞曲》等优秀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好评。人们喜欢变奏曲,喜欢它多变的形式,更喜欢它万变不离其宗的韵味。
二、如何将变奏曲更好地引入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中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幼教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在钢琴技巧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表现力不强,没有接触过变奏曲式。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勇于表现自我,喜欢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的时候,而变奏曲既是新鲜事物,又有其多变的魅力,只要抓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关键,课件的运用,增强了视听效果,让单纯的书上文字、五线谱变得鲜活起来,用奥尔夫打击乐器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起来,把课堂交给学生们。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旋律比较熟悉的钢琴变奏曲:《小星星主题变奏曲》《猪八戒主题变奏曲》等。近年来,在学生中间掀起了一股“韩剧热”,再通过欣赏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主题曲乔治·温斯顿演奏的《卡农变奏曲》,更加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弹奏钢琴更有兴趣了,钢琴水平也会随之快速提高,这正是以点带面,以变奏曲的演奏带动整体的弹奏水平,一举两得。
三、玩转变奏曲——一堂成功的教学案例
首先请学生欣赏一个短片,这是北京奥运会中乒乓球的赛事集锦,乒乓球这项运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项运动,它作为我们的国球,长期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乒乓变奏曲》,这首作品是描写人们在欢快地打着乒乓球,乒乓球在桌上来回跳跃的情景。什么是变奏曲呢?我已经请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一些关于变奏曲的资料,现在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变奏曲又称为“主题与变奏”,是乐曲的一种形式,先奏出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继而出现一系列的主题变形,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变奏曲的特点是简单完整的曲调作为主题,采用不同的手法对主题进行变形,例如,改变它的和声、旋律、节奏等,使主题音乐形象得到多侧面、立体化的发展。变奏曲的结构图示为主题——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
我先为学生准备了一首《猪八戒主题变奏曲》请同学们欣赏,这首作品的主题旋律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变奏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简单完整的主题,请同学们欣赏,主题过后是变奏一,请学生们在欣赏变奏一的同时注意是否能听出它的主题旋律呢,它又是如何在主题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在变奏一中我们可以听出主题旋律,但又与主题有所区别,它的主题旋律在右手伴奏织体的高音层,这与《乒乓变奏曲》中的变奏三属于同一类型。下面将要欣赏的是变奏二,请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注意是否可以听出主题旋律呢,它又是如何进行主题变形的?在变奏二中,我们依然可以听出主题旋律,但又与变奏一、主题是不同的,在变奏二中,主题旋律在左手部分,右手为伴奏,这与《乒乓变奏曲》中的变奏二属同一类型。通过这首作品的欣赏,学生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变奏曲式,同时也能找到每个变奏的主题旋律。这非常符合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变的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谓“先声夺人”。
老师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乒乓变奏曲》示范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通过老师的短片示范,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老师的手型、姿势、演奏技巧等,有助于学生下面的自主练习。
请同学们看主题部分的谱例,我们会发现,一二小节为跳奏,三四小节为连奏,五六小节为跳奏,七八小节为连奏。请同学们带有跳与连地把主题旋律唱出来,老师用学过的柯尔文手势进行引导。奥尔夫教学法告诉我们节奏第一,我组织学生用三角铁、碰铃、砂球等乐器进行声势练习。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理解”。通过学生的声势练习和对主题旋律的演唱,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突出变奏曲中的主题旋律,关键在于辨,只有辨别出哪些音符是主题旋律,才能更好地去突出它。请学生看变奏一的谱例,老师已经用红色把主题旋律部分标记出来了,在变奏一中,主题旋律在右手部分,左手为伴奏,所以我们在弹奏的过程中要注意:左手伴奏的音量不要大于右手的旋律,右手的跳音要轻而不虚。在变奏二中,左手为主题旋律,右手为伴奏,在弹奏的过程中要注意:左手部分很容易被高音区右手伴奏音型盖住,所以左手要强调一些,右手控制一些。在变奏三中主题旋律在右手伴奏织体的高音层,我们在弹奏的过程中应注意:旋律隐藏在右手伴奏织体的最高音层,要将这些音亮出来,其他音控制一些。右手要指尖牢靠,力量集中,一指贴键,控制轻。其他手指松弛迅速,放键快。这样我们弹出的音才会明亮,有弹性,主题旋律线条就会清晰地显露出来。通过学生对谱例的观察,对老师讲解的分析,两人一组展开讨论,加深理解,进而自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练习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练习过后,把学生分为4组,在组内请同学们互评,老师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最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登台演奏,老师点评。师生互评的环节是运用比较法,让学生认识自我差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个学生的优缺点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过老师的点评可以让其他学生对自己的演奏作出正确的判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本节课的作业是准确熟练地弹奏《乒乓变奏曲》,参考《乒乓变奏曲》的模式,自选一首幼儿歌曲,弹出一个简单的变奏。
本节课我运用了作曲软件、多媒体、奥尔夫打击乐器等教具,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学习了一种全新的乐曲形式——变奏曲。了解了变奏曲的特点,同时也学会了在演奏变奏曲时突出主题旋律。为日后弹奏变奏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后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通过短片欣赏、师生互动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比较法、配合法、互评利用集体课的特点解决集体课的问题。通过学习这首变奏曲,学生在跳音、琶音、左手主旋律右手伴奏、在分解和弦中突出主旋律的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日后演奏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伴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我还运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这样课堂就不会枯燥,通过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玩”中学习知识,学习效果更好。学生日后可以把这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幼儿园中,为学生将来快速融入幼儿园工作,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记得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通过这首变奏曲的学习,我针对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知道了什么是变奏曲,变奏曲的特点,以及演奏变奏曲要找到并突出主题旋律,为学生日后在学习中和幼儿园的工作中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