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当好班主任
2011-12-29李英凤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摘要: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本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学到不少知识,作了如下尝试,现分享如下。
关键词:班主任;转化
一、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人格威信
经常听有人这么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其实就是人格威信的一种表现。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人格威信不仅包括作为班主任所具有的容貌、体态、仪表等个性的全部内容,而且也包括班主任对人生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处世哲学、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人格是决定班主任是否具有威信的重要因素。因为,班主任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具有良好的人格,将社会提倡的道德行为规范、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班主任的人格高尚了,在学生面前的人格威信也就树立起来了,这样的班主任在班级里,在学生中就会有很强的号召力、动员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不仅能够较好地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号召,出色地管理班级,而且使学生产生敬意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并且能够为学生树立样板让学生去模仿。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接受每一个学生是无条件的。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爱,它像阳光一样,洒向大地上每一个角落。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不妨借过来说:一个班主任爱优等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当然,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始终这样认为——人无完人,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只要做到了因材施教,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得力的班干部,让学生自主管理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班主任尽可能减政放权,尽可能把班级管理看做是学生们自己的事情,不是班主任的事情。从组织结构的设计到职责权限的划分,从活动的组织者到学生干部的教育,我们都应渗透这一思想。我们要通过班级管理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面对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对于一些违反基本要求的,则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班规执行,对于一些班规则可灵活处理,而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期望要求不同,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后进生要求则放低,鼓励他们进步;对于中上的同学则要严格要求,提出更多的期望,对于屡教不改的一犯再犯的学生也要严格要求,不能让步,一来是增强他们自身的约束力度,二来是起到杀一儆百、严明班风的作用。班主任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堵漏洞,死死盯住学生的言行,随时以组织纪律管束之,而应当是做细致的疏导。在班级管理中要形成宽松的环境,创设和谐的氛围,形成开放的班级文化氛围,以此熏陶和感染学生,以求“润物细无声”。
四、抓常规管理,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我一直认为,要爱他们,就要严格地管理好他们。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集体有较强的凝聚力。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做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俗话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对于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更具有现实和积极意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耐挫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思考型的教师,努力使我的学生成为思维型的学生”这是我作为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与追求。
(瓦房店市第三十五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