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以最本真的课外阅读生活
2011-12-29黄曙峰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语文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一、创设良好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喜欢游戏、喜欢表现。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开展“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谁的本领大”“三国演义故事会”“读书成果交流会”等专题性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在读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评评“谁阅读得多,谁的课外知识更丰富,谁成为这次活动的赢家”,并引导全班同学给予最热烈的掌声,老师也给予高度的赞扬和奖励。如果多一点这种活动,还怕孩子不跟着你“玩阅读”!让孩子捧着“成果”回家,孩子的阅读愿望更会欲罢不能,将会更积极主动地飞到浩瀚的书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探索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提供源头活水,保证阅读时空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我认为教师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出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实施课外阅读,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要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即“书本是船,兴趣是帆”。当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浓郁的兴趣时,学生还需要“有书可读”。我们不妨用蜜蜂打个比方:把一群蜜蜂放养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再勤劳的蜜蜂也会因无花可采而碌碌无为。同样,把一群蜜蜂放在百花盛开的鲜花丛中,再懒惰的蜜蜂也能够习得采花的本领。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时时处于可阅读状态,随时可以接触到值得阅读的书籍。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书,教师可动员学生捐书,把个人的图书暂时捐献出来,存放在班级的书柜里,以便学生方便借阅;也可动员家长捐款购书,以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甚至,学校也可将阅览室变为阅读超市,让学生的进出更加自由、便捷。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因此,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经典名著、经典儿童文学等课外读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哈利·波特》《魔法学校》《新课标课外必读本》等,只有给学生所提供的书有足够的魅力,才能深受学生欢迎,乐“读”不疲。
学生有了足够的书源,又有自己所钟爱的读物,如果每天能腾出一部分时间保证让学生有时间读书,他们一定会读得津津乐道。这学期,我尝试着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让学生每天中午、写字课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广泛的时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但课余时间不吵不闹,养成自觉看书的习惯,同时,课外阅读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巩固阅读成果
如果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课内外结合,既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课堂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又在作业设计中延伸拓展,有意识地将课内作业引向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习《向往奥运》一文时,请同学们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学习《长征》后,我让学生阅读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和回忆录;学习鲁迅、老舍的课文的时候,就让学生“读点鲁迅”“读点老舍”;学习《小抄写员》,我引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学完了《穷人》,我就让学生读一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使学生受到文学综合素养的熏陶。
在习作评讲中,我也不失时机地对乐于运用课外阅读成果的作文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同学们。这样做,对学生平时养成阅读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都是大有帮助的。为了便于学生积累,提高习作水平,我让每位学生设立专门的笔记本作课外读书笔记。作读书笔记可采用摘抄、写体会、制卡片等方法。内容上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在略读时精选的词句,精读时需烂熟于胸的原文或片断都可以,并精心设计美观的版面,让自己百看不厌。
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课外阅读已经和课内阅读一样,成为一个“大家热衷”的领域。但是,在这番课外阅读“热”中,却需要我们的“冷”思考,需要我们撩开课外阅读的面纱,还学生以最本真的课外阅读生活。
(泉州市泉港区前黄坝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