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011-12-29黄冬梅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着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偏低,社会感表现冷漠,进取动机差,缺乏自信与动力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他们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并在社会上立足。而体育运动一个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团体的协作,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即组织成员对本组织感到满意与认同,自觉的以组织利益和组织目标为重,在各自的工作中恪尽职守,主动与其他组织成员积极合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在体育课中,“团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活动和竞赛都是在团队中完成的。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导致团队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的频繁的接触,学生对团队间的竞争与对抗,胜与负比较敏感,情感流露比较真实。因此,引导学生树立团队观念,十分必要。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呢?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归属感是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属于本团体的感觉。中等职校学生思想素质较高中生差,学生整体表现出对身边事物冷漠,自我意识过于强烈,集体意识差。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归属心理,正确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或竞赛中建立团队目标。团队精神的形成是与能否建立明确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团队目标有密切联系的。团队目标能使团队成员在心理上彼此认同,产生一体感和“我们”感,集体意识增强,最大限度地为集体目标努力。在共同努力中使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认识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作用,个人越努力就越能显现个体在团体中的重要性,从而使个体与团队的联系就越紧密。
二、运用学生希望得到团体认同强化团体意识
认同感是指团体成员对同一语言、行为的态度,对本团体内的人员有更高的接受度、评价度和支持度。中职学校学生大多都经历了中考的失利。由于学习后进造成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要多于高中生,缺乏自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要尽可能多地给予肯定,给学生以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练习中的示范动作,分组的体能竞赛,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团队是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载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强化自信心,充分认识到团队对自己的重要性,通过在团队大家庭中的努力,逐步提高、完善自己。
三、倡导团结互助精神,创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人与人在相互了解之前是存在一定心理距离的。如果要想消除彼此的心理设防,进行合作,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施以帮助。进一步讲,团体成员能将其他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当做自己的来看,且能共同承担,叫做团结互助。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帮助,共同进步。对于一些需要保护的练习项目,教师可轮换安排学生在一旁协助保护,并对其他学生施以鼓励,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四、具体实施方案
1. 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或若干队,并且固定下来
分组的目的在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活动、竞赛,检查学生练习情况,教师先给予指导,再由其小组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做到每组都不留问题。在每完成一组练习以后挑选出较好的学生做练习示范,教师集中点评。
2. 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竞赛活动
由教师指导,按分组展开课堂竞赛。如五人制足球、五人制手球的小场地比赛。在每次的教学对抗赛以后,由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赛后的总结讨论。起到了体育比赛部分同学直接参加,多数或全体学生间接参加,共同受教育,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对比赛中每个成员的相互配合进行自评和互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困难的成员,大家给予帮助。通过思想沟通,增进团体成员之间的了解,以便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相处更加默契。
3. 适当将一些拓展训练项目引进中职体育教学中
如能够培养团队精神的“信任后仰”(一名队员站在一个约1.5米的高台上,双臂侧平垂直倒下去,台下几名队员接住)、“双轨电车”(几名队员跨立将双脚固定在平行的两块木板上,队员需集体迈步才能向前移动)等游戏项目。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将攀岩等需要一定投资的项目引入中职体育课堂。
4. 克服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机制
不能把学期的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一部分,而把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也作为一部分。在评价内容上,除注意知识技能的评价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运动的参与度和在体育活动团体中的价值度、合作精神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
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要直接面临就业,这要求他们不仅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具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忠诚度与沟通能力”。体育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经常组织各种两人以上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竞赛中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相互协作,彼此包容,彼此帮扶,为了共同的目标奋勇拼搏,从而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合作的体育活动中激发个体潜在的进取动机,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使他们充分理解“人人为全体,团体是一人”的含义,激发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的集体荣誉感。开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体育课关键在于教师的责任感,应一切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终身受益出发,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从了解学生的专业入手,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拓宽职业适应性的体育教学范围,使学校体育终身化,终身体育职业化。
(南阳第二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