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障碍探析

2011-12-29崔福民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因素构成等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并提出了心理障碍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防治措施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数都在17~19岁这一年龄范围,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和迷惘性,他们正逐步进入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经济不独立,思想不稳定,世界观尚未成型,是典型的“未成年人”。
  这个阶段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自负、偏执、多疑、冷漠、焦虑、狂妄与狭隘等。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比较强,自信心不足,一方面盲目追求理想;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情绪。当主观和客观发生矛盾,情绪受到挫折时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无法解脱,禁锢在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致使心理失常而患病,轻者不承认自己有病,虽说能坚持上课,但是成绩十分不理想;重者会做出残害自己或者危害社会的事情,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就是个特别的例子。我校也有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中有的休学或者失学,有的甚至长期不愈,不仅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我校有一位女生,无缘无故焦虑,导致严重失眠,到医院门诊部求治,却查不出任何毛病。整日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痛苦之中,这样的学生如果遇到特殊事情的激发、特殊因素的刺激,难免会产生超常规的行为,这些都提醒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 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心理落差大
  上中专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对满眼灰色的楼群产生厌恶情绪,大脑反应慢,经常出现忘记返回路线的情况。
  2. 对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中学和中职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的关心。中职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生相对是佼佼者,由于对中职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昔日的优势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
  3. 生活自主性的适应
  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度爱护孩子,以及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的锻炼。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家长让孩子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从小要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会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为大学生心智却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学生心理樊笼的存在。而这些,对于长期在温室里备受呵护的孩子,对于还仰仗家长扶持的孩子,一下子让他丢弃拐杖,让他从依赖的心理突然转变成自立自强的心理,是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而在阵痛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
  4.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进入中专,人际交往面拓宽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同一寝室的有来自省内和省外,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甚至想逃避现实。激烈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在恐惧失败的心理下,不敢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5. 难以排除的情感危机
  在这个阶段里,男女同学的发育基本上是成人水平,个个体格健壮,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但是,生理变异是心理变异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往往具有封闭性,表现为内隐、曲折、不易形诸颜色,并带有较多的社会性、政治性,对继续深造或者就业存在着焦虑、对社会上的某些矛盾还不大了解,情绪容易波动,反映比较强烈,具有两极性,一会儿振奋,一会儿又失望。当然,绝大多数同学自我意识在增强,并能作自我调节。但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受到溺爱,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很容易形成孤僻、自私、任性的性格。
  三、解决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
  (1)设置或分配专门机构,专项管理学生心理问题,把学校的医疗机构、学生管理机构发动起来,主动配合,采取措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采取体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常设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育管理队伍中来,在辅导员队伍中强化班主任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职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一个日常的解决心理问题队伍,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3)调动党团各级组织的主导带头作用,把心理辅导作为党团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党团组织的先进性及感召力,同时在进行学生综合考评,在解决学生入党入团问题时,要加入对自身心理问题处理能力及解决带动周边群众解决心理问题的测评,使学生具备健康心理,阳光心态。
  (4)配备专职医生负责校际规模的心理事务,该心理医生要具备对心理疾病的防治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良好的医术,而且要加强心理学学习,对心理障碍,要会诊断,会分析,能疏导,使神经衰弱的发病率降到最低点,精神障碍得以恢复,使学生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另一方面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办心理卫生教育培训班,再由班主任、辅导员对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把学生的心理障碍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平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