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插上学习的翅膀
2011-12-29王建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力丰富,从而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将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文、图、声、像具备的动态教材,这样大大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使孩子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认识救护车的活动中,我先给孩子讲故事,说森林里小熊猫生病了,要速派救护车去救人,而我不知道哪辆是救护车,请幼儿帮忙找出来。这时,我把所有车辆都展现在大屏幕上。于是,幼儿凭着以往的生活经验,在各种各样的车型中寻找救护车。我反问幼儿,“你为什么说这辆是救护车?”幼儿马上把观察到的救护车的特征一一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幼儿想找到救护车就要通过辨别多种车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通过观察各种车型的同时也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
二、利用多媒体巧设问题,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思考
在多媒体教学中幼儿观察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幼儿因知识和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的限制,观察往往是表象的、肤浅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边演示边提出问题,使幼儿的认识逐渐由感性到理性,提高幼儿观察的深刻性。例如,在表演游戏“小狐狸急中生智”中,我制作了课件,画面显示兔妈妈只差半步就要到悬崖边了,在这紧急时刻,我问孩子们能不能帮小狐狸想个办法救出兔妈妈。这个问题让幼儿从被动地听故事到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得他们的思维相当活跃。我又出示第二张动画片:兔妈妈转危为安。这时我告诉了幼儿故事的名字叫:“小狐狸急中生智。”在此次活动中,多媒体教具的使用起到了制造悬念、促进思考、活跃气氛的作用。我的提问也帮助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了坏人应该怎么办?这时,电教媒体的作用不仅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幼儿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而且使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情感。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幼儿感到既亲切又容易理解接受。
三、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动态性,支持幼儿进行人机互动的学习
多媒体为幼儿设置了很多与教学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发现问题,借助媒体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小动物找家”活动中,幼儿进行点击或是拖动图标的操作,如点击青蛙图标,出现语音提示“我是青蛙,我的家在哪?”幼儿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青蛙位置,电脑又以声音和图像来响应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这种有声有色的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取代了以往我们对幼儿答题的判断形式,使幼儿充满了新奇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幼儿在欢快有趣的情景中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就要安排让幼儿亲自操作,并进行人机互动式教学,让幼儿用亲身的体验去促进学习。
(张家港金港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