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城镇建设中社区教育系统建构模式研究综述

2011-12-29王磊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催生了巨大的社区教育需求。本文主要对我国学者在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诸方面问题上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指出研究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综述
  
  在中国期刊网输入“农村城镇化”(主题、关键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后以“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为主题、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结果发现,从1999年到2010年可以检索到期刊论文9篇,硕士论文4篇。由于本文研究视角和重点是对新城镇建设中社区教育的系统建构模式进行研究,以往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非常少,因此笔者只针对这13篇文章进行综述。当然,其他有关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的文献非常丰富,笔者从中选取了对本研究具有借鉴、启发意义的部分文献进行简要介绍。
  一、社区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
  在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如厉以贤,1999;叶忠海,2000);另一方面是有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把“社区性”作为确立社区教育必要性地位的突破口。总之,国内学者对把握社区教育的社区性(社区范围内)、强调其对象的全面性(社区全体成员)、突出其功能的社会性(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体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特征已达成共识。
  (二)农村城镇化与社区教育
  李继星认为农村城镇化指的是乡村人口逐渐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区域逐渐变为城镇区域的状况和过程。李少元的观点与其达成共识。周俊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农业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地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它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内涵:一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三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四是城镇文明发展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五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村城镇化既是一个在政府宏观统筹规划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村社会现代化自我生长力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新城镇建设中系统开展社区终身教育活动,逐步创建学习型社区,有利于将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有利于促进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三)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周俊认为农村城镇化的社区教育模式是指能发挥城镇社区教育功能,实现城镇社区教育目标的有组织的结构模型及其活动方式。其外延应包含社区教育的动力来源、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方面。
  李磊认为,农村城镇中社区教育模式具有“本土化”再现性和地域性特征。周俊在李磊的基础上,又提出后发性、可塑性、多元性和时效性。
  目前,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不断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前进而不断完善、改进。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在模式复杂交错的缓慢建构中,各种典型的社区教育模式愈发成熟,实现多种模式互相依存,共同促进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社区教育规划应当与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考虑、科学制订、协调实施。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社区教育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社区教育的概念在部分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中还比较陌生,他们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全面。社区教育系统与学校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既相对分工又合作实施。各地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第二,从全局来看,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我国小城镇的社区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或刚刚起步,有的尚未开展社区教育。第三,社区教育的管理、协调机制存在着问题。第四,由于城镇社会发展规划工作落后或不科学,导致社区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五,资源统筹力度不够,资源共享的经验也不足,致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未能达到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三、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我国城镇社区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趋势:人们越来越强调用系统、综合、全面的观点来思考、规划、计划、实施、推广、评估城镇社区教育;城镇的社区教育越来越不愿与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相分离;市场要素在城镇社区教育观念中的作用会逐渐加大;城镇社区教育实体的运作将逐步走向规范;城镇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将会越来越多地体现服务特性;大批较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专业化管理人才会逐步进入城镇社区,改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城镇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将会呈现出“全员”与“重点”相结合的特征。
  社区教育的课程建设将来越受重视;在社区教育的内容方面,有关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适应城镇生活、丰富休闲生活的内容,会越来越受重视;城镇社区教育将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国际化趋势;城镇社区教育的科研研究将会日益普及。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综合国内相关文献的归纳和分析,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的内涵、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的,较为具体地分析了当前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的发展态势与存在的问题。然而,从农村城镇化这一视角把社区教育当做一个系统来建构,社区教育系统及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为欠缺。我国城镇化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大量的农村转变成为城镇。此时,如何对当前大量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成为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把社区教育当做一个系统来建构是十分必要的。社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元立体的系统”,需要社区所在地政府加大统筹力度,把社区教育摆上工作议程,把社区教育系统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中,作为新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03).
  [2]黄鸿鸿.社区教育:教育领域的新拓展[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05).
  [3]苏民.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J].北京成人教育,2001(07).
  [4]方丹敏.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之社区教育功能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2004(1).
  [5]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6]尹小敏.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
  [7]李继星.农村城镇化进城中小城镇社区教育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2(01).
  [8]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9]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