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贫困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2011-12-29岳赟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化学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化学素养至关重要。化学实验室涉及许多仪器、仪表、化学试剂及药品,必须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设备完好,安全防火,保护环境等,这是实验室建设的要求。但在当前,贫苦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仍不太乐观。笔者根据当地大部分中学的实际,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以下几点。
一、没有较合格的实验室
许多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室空间很小,而且里面存放了许多仪器和药品,所以仅能供不到十人做实验,学生的实验课就无法顺利开展,而且实验室里没有相应的通风设备,如风扇、通风橱等,这样好多有机实验,部分无机实验就无法进行。由于药品都存放在实验室中,实验室环境条件差,许多化学教师宁愿讲,也不愿到这样的环境中做实验,即使做,实验室也只能容纳不到十人,无法进行全班实验教学,分组做,每班也需六七次,而每位化学老师一般都代四五个班,这样做根本不现实。而且实验室分布不合理,有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就在教师宿舍和教室旁边,由于化学实验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有害气体废液等,且处理不当,这样不免会给学生和教师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药品、仪器配备不全,且存放不合理
由于学校经费等原因,贫苦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的仪器及药品相当紧缺,部分学校没有一些基本仪器,如启普发生器、试管等,尤其是大试管也比较紧缺,而较贵重且常用的酸度计、离心机、离子交换器根本没有。部分学校有,但由于时间长了或保管等原因,现在大部分不能使用,除了仪器、药品配备不全外,配置也不太合理,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及药品紧缺,而不常用的相对较多。
另外,对现有实验药品存放不合理,由于条件有限,有些仪器没有专门保管的地方,尤其较精密仪器,长时间放置在实验室中就会受到腐蚀,测量就不准确。一个不大的实验室,除了做实验外,还是一个贮存药品和仪器的仓库,还有有毒药品存放于实验室中,且没有放入专门的剧毒柜中,与普通药品一起存放,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
三、废液废气处理不当
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产生某些有毒气体、液体、固体,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和水源等,从而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处理后再排放,但在贫苦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废气和废液处理令人担忧。由于条件的限制,实验中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实验室中,实验后的废液不分类首先倒入一个废液桶中,积攒到快满时不经处理直接倒入校外的水渠或河流中,这样会造成土壤和水的污染,若是含有剧毒物质的废液(如含氰废液、汞废液等),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应急设备不足
化学实验中有可能会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必须备好实验室急救药箱,其应装有溶液(止血剂)、红药水、碘酒、25%的醋酸溶液等,在实验室中还应配有灭火器等,但在贫苦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中这些配备不全,灭火器有的学校只有一种,但其实是摆设,而有些学校实验室中根本没有一个急救箱,若出现一个较小的实验事故,都难以处理。
五、没有专职的实验员
实验室建设除基本的设备配置外,还包括专门的实验员的配备、培养及素质提高问题,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物质建设更重要。
专职实验员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设备采购、保管、维护的骨干力量,他课前准备好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药品及仪器,还和教师一起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等。而贫困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就是实验员,他们一边上课,一边负责实验用品的准备,还担任实验保管员,但由于大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实验室里设备较多,且使用人员多,工作量大,这样教师的工作效率就大打折扣。
总之,贫困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不太乐观,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保证教育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为贫困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二是要加大对化学教师实验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化学教师的素质,为中学化学实验室培养1~2名实验员;三是化学教师应转变观念,切切实实把实验室作为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寻找到快乐,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通渭县常河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