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011-12-29常堰丽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前设计激兴趣,学生写作思路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在上作文课之前,要做好课前设计。在写以动物为主题的作文之前,我预先布置学生要仔细观察家里或邻居家的小动物,学生精心准备了,到了第二天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一反恹恹欲睡的常态,兴致高昂。接下来,我让学生打开思路,自由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枯燥的作文变成了快乐之事。然后,我让学生思考发言的内容,构思自己的作文,从而使一篇篇异彩纷呈的作文脱颖而出。像“可爱的小白兔”“我与小狗的故事”“令人‘讨厌’的小花猫”等优秀作文,一篇比一篇好。可见,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发挥是与课前的设计分不开的。
二、讨论中形成构思,学生行文立意新
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了,写作思路打开了,接下来,教师最好能发动学生参与到老师设计的交流活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灵感很容易在这种气氛中闪现,写作欲望渐渐强烈起来。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构思选材、组织语言,这样就容易写出奇特而精致的美文。例如,在一次以“考试”为题的作文写作中,大部分同学一看到作文题就把“考试”简单地理解为单元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为此,我及时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同学们,其实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次考试组成的,考试时刻伴随着我们,学习中的考试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话一说完,大家就考试这个话题激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同学说犯错误了是否勇敢承认并改正也是一种考试,有的说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否勇敢去克服也是一种考试,有的说当你拾到十元钱是否要交公也是一种考试,有的说在考试中能独立作答本身就是一种考试……通过讨论,大家对考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写作思路拓宽了,写作欲望也渐渐强烈起来。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在人生中所遇到的不同考试进行构思、组织语言,很容易就能写出题目不同但却又能表达“考试”这个主题的美文。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讨论与构思能够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作文评价多元化,学生写作欲望强
(1)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可以不打分,而是采用等次,好的写“优”,中等的写“良”,一般的写“及格”,不达到要求的写“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
(2)要进行多途径评价。对学生的作文不能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而应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批改方法有:1)示范评改。2)学生自改或互改。3)好文共赏和差文共析。
(3)评价语气要因人而异。好的作文评语应该短小精悍,又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激发学生更好地去写作。
(唐河县苍台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