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入学法指导
2011-12-29郝德仙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授人鱼,供一餐之需;授人渔,则终身受用。”这里的“渔”就是规律,就是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知识的知识”。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那么,教师怎样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促使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实现学生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
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自身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阅读教材时,我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步:第一步,粗读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第二步,细读教材,用点、线、勾、圈等记号画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关键词,理出基本知识结构,把握课文的重点知识。第三步,理清脉络,找出课文的疑难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小结的方法——纲要浓缩法
纲要浓缩是指借助一种直观教具、结构图表或比较图表浓缩学习内容,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线”的记忆变成“面”的记忆,形象直观,重点突出,脉络清楚。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节、课、单元或全书小结。如在教学“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教学完成授课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作如下总结:初级阶段的含义(两层)、人口问题(表现、对策),社会主义为什么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资源问题(表现、对策),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基本国情、环境问题(表现、对策)可持续发展含义、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所谓质疑能力,就是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教会学生“会问”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用大量具体事例启发学生,用古人名言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质询。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质疑的方法。基本的方法有追根求源法(就是对基本概念和原理,以正面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求其“所以然”)、逆向反思法(对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上去提出疑问)、浅处深究法(从教材中的平易之处,找矛盾质疑)、区别联系法、联系实例法等。
四、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规律出发,依据不同的教材,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如在学习“做人要自尊”时,我让学生从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要培养自尊的品质,怎样培养自尊的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思考,去阅读和理解教材,这样层层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指导学生学会联系
联,即联系。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地运用“联系”的方法,既有助于开阔思路,复习巩固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又有助于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运用“三联”法进行学习。一联,是指注重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学习新知识时,及时地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既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巩固旧知识。二联,是指注重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三联,是指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即理论联系实际,是指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要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思想行为实际联系起来。如在学习“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内容时,我们可联系2008年亚太经合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一重大时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当今世界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同时又说明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再联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明确了“自己该这样做”,并认真落实在行动上,从而达到知行统一。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政治课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略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会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瓦房店市第二十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