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的七字育人观
2011-12-29徐光宪
成才之路 2011年2期
编者按:2009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获得者徐光宪教授,也是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季羡林先生称赞其“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近日,年届九旬的徐光宪先生专门撰写文章,阐述了自己对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青少年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徐光宪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群、劳、乐”的七育。
德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三感”:一是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树立社会责任感;二是认识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形势,树立时代的幸福感;三是认识当前时代的挑战,树立历史的使命感、紧迫感。
每个人从出生到能够进学校念书,凝聚着父母养育的恩情,师长教导的辛劳。做人的第一原则是要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让学生们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使学生牢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同时告诉他们: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就领先世界,到204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雄踞世界第一!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千秋耻,既已雪,中兴业,需人杰”,从而培养他们的时代幸福感和历史使命感。
智育指导学生如何做学问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研究的能力,这就是智育。
一是把从课堂、书本、实验室和课外学到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建立自己合理的,既有一个或两个专长(专业教育),又有比较宽广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框架(通识教育)。
智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方法教育,即学会自学的方法。老师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连同一张导游图交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体育树立现代预防医学理念
体育即健康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要培养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吸烟,少喝酒,合理平衡饮食,等等。
现代医学已由以治病为主,发展到预防第一、治病第二的阶段。所以健康素质教育要使青少年树立现代预防医学的理念和公共卫生的习惯。
美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美育是培养高尚的情操。艺术和音乐是形象思维,科学主要是逻辑思维,但重大的科学理论创新是由形象思维开始的。
科学理论的创新有两类:一类是发展式的创新,另一类是原始创新。前者是在现有理论的框架下发展得到新的结果。这类创新主要是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后者是完全抛开现有理论框架的原始创新,这类创新往往起源于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提出一个假设,然后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建立理论,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群育培养学生学会待人处世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和待人处世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这就是群育。
群育要培养学生与老师、同学、父母、社会进行思想交流、互相关爱和协作相处的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艺术。
劳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劳育是培养学生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习惯和技巧,包括家务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平等对待和尊重体力劳动的心态。男孩、女孩都应学会缝缝补补和洗衣做菜的家务劳动,家庭之中不能把家务都推给女方等。
乐育培养学生的幸福快乐观
我国正处于200年来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奋斗得来的。我们要有强烈的时代幸福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永远不怕艰险,深信一定能战胜困难,要有取得成功的毅力和决心。